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以柠檬酸为脱钙剂,在磁力搅拌作用下进行鳙鱼鱼鳞的脱钙研究.先后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法考察了固液比、柠檬酸质量分数、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等工艺参数对脱钙率的影响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确定为固液比1∶20 g/mL、柠檬酸质量分数10%、搅拌时间60 min和搅拌速度900 r·min-1,在此条件下,脱钙率高达92.57%.正交试验的方差分析表明上述四因素对脱钙率的影响精度均为不显著,但通过极差分析和F1值比较均可发现四因素对脱钙率影响程度的相对大小为柠檬酸质量分数>固液比>搅拌时间>搅拌速度.  相似文献   

2.
为了顺利地从鳙鱼鱼骨中提取较高纯度的胶原蛋白,进行了鳙鱼鱼骨脱钙的预处理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考察了主要工艺参数液固比、盐酸质量分数、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对脱钙率的影响,并对它们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佳参数分别为7.3∶1 g·g-1、7.00%、1 000 r·min-1和1.0 h,在此条件下,脱钙率达到91.68%(实际值)。建立了以考察的4个工艺参数为自变量,以脱钙率为响应值的工艺模型,该模型理论值与实验值吻合度较高,可预测不同工艺条件下的脱钙率。同时,确定和比较了各工艺参数对脱钙率影响的显著性程度,为严格控制操作指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鱼鳞酶解前处理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草鱼鱼鳞为原料优化鱼鳞脱钙、脱杂蛋白前处理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分别以鱼鳞脱钙率及胶原蛋白含量为指标,研究最佳鱼鳞酶解前处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脱钙工艺中HCl浓度0.4mol.L-1、料液比1∶20、脱钙时间6 h可得到较高的脱钙率;最佳除杂蛋白工艺参数为NaOH浓度0.15 mol.L-1、料液比1∶20、脱杂蛋白时间12 h。  相似文献   

4.
鱼鳞脱钙是从鱼鳞中提取胶原蛋白的重要的前处理过程。以鳙鱼鱼鳞为对象、盐酸溶液为脱钙剂、羟基磷酸钙消耗速率为目标,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分别考察了反应时间、羟基磷酸钙浓度、盐酸溶液浓度和反应温度对羟基磷酸钙消耗速率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分别为40 min、0.017 4 mol·L-1、0.5 mol·L-1和2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羟基磷酸钙消耗速率为3.744 9×10-4mol·L-1·min-1,相应的脱钙率为86.20%。建立了盐酸脱钙的动力学方程,模型反映了羟基磷酸钙消耗速率随羟基磷酸钙浓度、盐酸溶液浓度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其理论值与实验值基本吻合,可用于过程调节、产品控制和预测不同条件下羟基磷酸钙的反应消耗速率。  相似文献   

5.
摘要:为研究葛根黄酮的提取工艺,对多个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考察,并选择乙醇质量分数、提取时间、液固比与提取温度4个因素采用响应面法进行了优化,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所得模型能很好地描述提取率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乙醇质量分数63.9%、提取时间138.0min、液固比11.3mL/g、提取温度72.9℃、1次提取;提取时溶液pH值不需调整;乙醇回收循环使用可行。采用该工艺条件,黄酮理论提取率可达到1842.6ug/g,实际为1821.3ug/g。  相似文献   

6.
以银杏果为原料,通过对索氏提取时间、固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单因素水平并做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了以乙醇为提取剂提取银杏果中异黄酮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然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异黄酮质量分数.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索氏提取时间5 h ,固液比1∶30,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温度97.45℃.在最佳条件提取后采取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回收率为98.15%,精密度为3.391%,银杏果异黄酮质量分数为2.255 m g/g .  相似文献   

7.
研究纤维素酶酶解-微波法提取黄芪多糖的新工艺.采用单因素分析与正交实验法,以黄芪 多糖的提取率和质量分数为评价指标,考察酶料比、酶解时间、液固比、微波功率等工艺条件对多糖 提取效果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酶料比57.6U/g,酶解时间60min,液固比10:1,微波功率480 W,提取时间8min,重复提取1次,多糖提取率达到16.07%,多糖质量分数为88.40%,优于文献 报道方法的提取效果.酶解-微波法具有耗时短、节约能源、提取率高、产物纯度较好等优点,是提 取黄芪多糖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野生藜蒿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在单因素基础上,选取液固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和提取温度4个主要因素,以黄酮类化合物得率为响应值,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黄酮类化合物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鄱阳湖野生藜蒿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液固比45:1、乙醇体积分数71.2%、超声时间39.5min、提取温度72℃、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黄酮得率为3.623%。  相似文献   

9.
从鸡羽毛中提取L-胱氨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以鸡羽毛为原料提取L-胱氨酸的工艺进行了探讨。研究了盐酸质量分数、盐酸与原料毛的质量配比(即液固比)、试验温度、时间及硅藻土对L-胱氨酸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酸/硅藻土催化下,当盐酸质量分数为30%,液固比为2,硅藻土的质量为原料毛的3%,温度为112℃,反应时间为7h时,产率为3.3%,所得产品中L-胱氨酸的质量分数达98.6%。与其它工艺相比,该工艺经济适用,且产率高。  相似文献   

10.
用正交试验优选葛根总黄铜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粒度、提取次数和工艺流程一定时,通过对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与固液比的单因素试验确定水平点。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选用L9(3^4)正交表优选葛根总黄酮的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8,乙醇质量分数为5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5h,试验验证提取率为1.12%。  相似文献   

11.
对稀酸法分离废弃涤棉混纺纤维,回收涤纶的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盐酸质量分数、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固液比等因素对分离回收涤纶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大小依次为:反应时间、盐酸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固液比。最优工艺为:盐酸质量分数10%,固液比40g/L,温度95℃,反应时间90min。反应后的涤纶成纤维状,棉纤维水解成细小粉末,通过过滤分离达到了回收涤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稀盐酸处理木质纤维素,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的实验方法考察了反应时间(t)、反应温度(θ)、盐酸质量分数(c)和液固质量比(r)4个因素对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对这4个因素进行组合优化工艺过程。结果表明,当t=1 h、θ=115 ℃、c=1%,r=10为较优化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3.
采用酸浸法从废旧锂离子电池中回收金属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盐酸-30%过氧化氢、硫酸-30%过氧化氢和硝酸-30%过氧化氢为浸取液,回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金属钴,研究了浓度、温度、30%过氧化氢的量、反应时间、固-液比等对钴浸取率的影响.经响应面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盐酸-30%过氧化氢最适宜做浸取液,最佳工艺条件为:盐酸浓度为4.0 mol/L,盐酸-30%过氧化氢...  相似文献   

14.
以某铬渣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振荡淋洗试验,研究了水、乙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柠檬酸、草酸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等淋洗剂对污染土壤中cr的去除率,并探讨了淋洗剂浓度、淋洗次数和体积比对不同淋洗剂复合淋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淋洗剂对土壤中Cr的去除率表现为:柠檬酸一草酸〉EDTA〉sDBs〉乙酸钠〉水。SDBS与草酸复合淋洗并没有促进草酸的去除效果,EDTA与草酸复合淋洗效果较好。草酸浓度为0.3mol·L^-1,草酸与EDTA体积比为3:1时,土水比为1:20,一次淋洗24h,Cr去除率为87.64%,淋洗三次,每次淋洗8h,Cr总去除率为91.04%。  相似文献   

15.
景天三七总酚酸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声波辅助提取景天三七中的总酚酸,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提取率。探讨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对景天三七总酚酸提取工艺的影响,在单因素提取的基础上采用正交的方法优化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影响景天三七总酚酸提取工艺的主要因素为提取温度,其次为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60min、料液比1:8、乙醇浓度70%,测得的景天三七总酚酸提取率为3.62%.景天三七总酚酸的抗氧化能力与Vc相接近,表明景天三七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NO进行有效的净化,研究了一种新型催化剂——铜/海泡石.海泡石用盐酸进行改性,由正交实验优化确定了改性条件:盐酸浓度为1.2mol/L;固液体积比为1:20;浸泡时间为20 h和浸泡温度为333 K.研究表明,在稀薄燃烧条件下,铜/海泡石对NO的还原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Cu负载量为5%,灼烧成型温度为673 K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最好的活性,593 K时,NO的转化率达90%.掺入稀土元素Ce和Sm可以提高铜/海泡石的催化性能.考察了氧成分和空速等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并用TGA,XRD,H2-TPR和BET等对该催化剂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铜/海泡石是一种NO选择催化还原的有效催化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凹凸棒石吸附废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的可行性及处理效果,考察其吸附LAS的一般规律.方法以自配LAS水样为处理对象,比较凹凸棒石原土和不同改性方法改性的凹凸棒石对LAS的吸附效果,选择吸附剂;分析反应时间、温度和pH对经盐酸改性后的凹凸棒石吸附LAS的影响.结果用2mol·L^-1的盐酸改性的凹凸棒石吸附LAS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其LAS去除率可达70.69%;反应时间越长,LAS的去除率越高,30min时可达到较高的去除率;改性凹凸棒石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对LAS的吸附作用明显优于碱性条件.结论改性凹凸棒石适合做含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废水处理的吸附剂,经盐酸改性的凹凸棒石吸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小米多糖的碱提工艺,考察了碱液浓度、提取温度、液固比、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小米多糖收率的影响,并用正交设计进行了4因素3水平优化,得到最优组合。结果表明,影响多糖收率的强弱顺序依次是:液固比〉提取温度〉碱浓度〉提取时间;碱提小米多糖的最佳条件组合为碱浓度0.8mol/L、提取温度80.0℃、液料比20.0∶1、提取时间1.0h,多糖收率为47.27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