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天然气与石油》2010,28(3):6-6
2010年第15届中国LPG(液化石油)国际会议发布的信息表明,在2009年投产3000×10^4t/a的基础上,2010年我国石油行业还将有3000×10^4t/a炼油能力投入运行。前些年炼油能力吃紧的局面已彻底扭转.但国际金融危机引起的需求下降所导致的能力过剩几年后才能消化。  相似文献   

2.
“十一五”期间,我国炼油能力快速增长,从2005年底的5.25亿t/a增至2010年的5.04亿t/a,国内多元化市场主体格局形成并发展,炼油布局进一步调整优化,炼厂规模不断扩大,炼化一体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炼油装置结构不断优化调整,深加工、精加工能力不断提高;汽煤柴油消费总量从2006年的1.8亿t大幅攀升至2010年的2.58亿t,汽煤柴油总产量从2006年的1.8亿t上升至2010年的2.5亿t;油品质量升级步伐明显加快,油品结构调整取得进展,替代燃料发展取得新突破。“十二五”期间,我国炼油工业总规模将继续扩张,炼油能力将突破6亿t/a,以资源国为主的外资炼油能力将增长;炼油装置结构和布局将进一步调整优化,千万吨级炼厂增至30座左右,形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配套的基本格局;提高加工原油的适应能力,持续优化调整装置结构和产品结构,推进产业升级;产品标准不断提高,燃料进一步清洁化以适应节能减排目标;生物燃料等替代能源会得到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3.
截至2007年1月1日,全球炼油能力达42.6×108t/a.评述了2006年世界炼油能力统计,2006年世界各地区炼油过程能力分解,世界最大炼油商排序,2006年炼油能力在2 000×104t/a以上的世界级大炼油厂排名以及2010年世界炼油投资预测.  相似文献   

4.
到2010年,中国将建成21个大炼油项目,加工能力超过240Mt/a,占全国炼油总能力的57%(2010年全国炼油总能力约为420Mt/a)。  相似文献   

5.
2009年,世界炼油能力比2008年大幅增长达8099万t/a,创4年来增长记录,炼油能力严重过剩,油品需求持续低迷,中间馏分油库存居高不下,全球原油加工总量下降。炼油装置利用率连续第4年下降,部分地区降至80%以下。北美、西欧和亚太地区炼油毛利分别大幅下降26%、47%和37%。  相似文献   

6.
印度最大的民间石油化学企业Reliance工业公司计划投资60亿美元倍增炼油能力和聚丙烯(PP)的生产能力。目标是到2009年炼油能力增加54万桶/天达到120万桶/天,PP生产能力增加1Mt/a达到2.5Mt/a。扩增装置都是在印度Gujarate州的Jarrmagar综合生产基地内建设,  相似文献   

7.
我国炼油工业面临的艰巨任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初期,我国炼油工业曾被人讥为“小茶壶式”的工业。经过50多年的努力,我国炼油工业已经建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体现在:首先是我国的炼油能力有了飞速的发展,2003年我国原油加工能力已达3.04亿t/a,实际炼量2.67亿t/a,居世界第二位。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美国《油气杂志》炼油厂调查结果,2014年全球炼油总能力略低于8.8×107 bbl/d(约4.4×109 t/a,1bbl≈159L)同比降低7×104 bbl/d(3.5×106 t/a),主要是西欧和北美洲能力下降,炼油厂数也比去年减少了7座。这是继2012年全球炼油能力达到历史最高记录以来连续第二年下降了。全球最大的炼油公司前3位分别是埃克森美孚公司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013年中国炼油能力和汽油、柴油供需现状的分析,国内炼油能力已经出现阶段性过剩,特别是东北、西北和华东地区。如果国内炼油规划项目继续实施,则2020年中国的炼油能力将达到8.69×108t/a。若汽油、柴油出口按2 000×104t/a考虑,根据汽油、柴油分地区的供需平衡情况预测,预计国内汽油、柴油将过剩5 925×104t/a,折合炼油能力约1×108t/a,主要过剩地区是东北、华东和华南。此外,由于消费的柴油汽油比将继续下降至约1.3,而生产的柴油汽油比保持在1.76或更高,柴油过剩趋势明显,出口压力较大。提出了调整规划炼油能力建设步伐、淘汰落后炼油能力、鼓励来料加工等措施应对炼油能力过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润滑油与燃料》2007,17(6):37-37,35
炼油催化剂公司表示,受新一轮低硫燃料标准实施、炼油商增加劣质原油加工量和新增炼油产能的影响,炼油催化剂业务正在强劲增长。据美国Freedonia集团分析师Ned Zimmerman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未来几年全球炼油催化剂市场需求有望以年均2.8%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全球炼油催化剂市场份额将达到35亿美元。若按消费量计算,全球炼油催化剂需求有望以年均2.1%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的消费量将达到410万t。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1000万t/a炼油、120万t/a乙烯工程获国家批准。这一工程总投资272亿元,工程包括20套炼油装置和12套化工装置,计划2008年建成。  相似文献   

12.
《石油工程建设》2010,(1):133-133
2009年中石化炼油板块效益取得突破,一跃成为公司增收创效的主力。2009年中石化加工原油约1.85亿t,较2008年增长6.8%。2010年炼原油加工量将突破2亿t。  相似文献   

13.
《天然气与石油》2010,28(3):34-34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2010年3月20日发布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形成13个千万吨级炼油基地,国内炼油能力1000×10^4t/a以上的炼油厂原油加工能力,已占总加工能力的近50%。在13个千万吨级炼油基地中,有两个企业炼油能力超过2000×10^4t/a。  相似文献   

14.
美国《油气杂志》1997年12月22日一期报道了1997年拥有炼油能力位居世界前列的25家大炼油公司排名。现将其中原油加工能力超过50Mt/a的17家炼油公司及其原油加工能力列于下表。注:①加工能力均按1998年1月1日的能力计算;换算单位按1b/cd折合50t/a。1997年世界十大炼油公司  相似文献   

15.
今后10年内,世界炼油投资将有大量增加。从历史情况看,美国炼油工业投资在1997-2000年间大体在30~40亿美元/a之间,而在前3年内已增加到60~7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章楠 《石油知识》2009,(5):26-27
一、原油加工能力统计 据初步统计,截至2007年底.全国拥有炼油厂120家左右,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合计约4亿吨/年,较2000年增长43%;原油加工量3.27亿吨,比2000年增长61.9%。大的炼油企业共三家,其中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炼油能力约1.95亿吨/年,占全国总能力近一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炼油能力约14亿吨/年.占35%:由陕西地方炼油企业整合形成的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炼油能力1300万吨/年.占3.3%.  相似文献   

17.
注:①根据OGJ1996年12月23日一期报道整理;②装置能力单位1b/cd的换算系数:减压蒸馏、焦化、热加工及沥青装置为53t/a,催化重整、烷基经、叠合、二聚、芳烃、异构化及含氧化合物装置为43t/a,其他装置为50t/a;③制氢装置1MMcfd折合1dam3/h。世界主要国家炼油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世界石油工业》2012,(1):36-41
2011年,受国际地缘政治热点事件频发和福岛核事故影响,世界石油供需总体偏紧,油气价格大幅攀升,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回升,炼油、乙烯能力增速明显放缓;中国石油和原油对外依存度双破55%,成品油消费与经济增长同步放缓,油气产量稳步增长,天然气进口量大幅攀升,炼油和乙烯能力分别新增2650万t/a和40万t/a,油气干线网络基本形成,LNG存储能力和石油储备建设快速推进,海外油气权益产量达到8500万t油当量。2012年,世界石油供需趋于宽松,国际油价继续在高位震荡,油气勘探开发热点仍是深水、非常规油气和LNG,炼油和乙烯能力将大幅增长;中国石油需求有望接近5亿t,石油和原油进口量继续增加,天然气消费量有望超过1500亿m^3,炼油和乙烯能力将分别增长;5820万t/a和240万t/a。  相似文献   

19.
美国《油气杂志》1996年12月23日一期报道了1996年位居世界前列的20家大炼油公司排名。英荷石油集团仍居榜首,中国五化总公司仍居第三位,台湾省的中国石油公司首次列在第20位。这20家大炼油公司的原油加工能力总计为1651.51Mt/a,占全世界总能力3803.32M/a的43.42%。其中前10名的原油加工能力共计1174.12M/a.占全世界总能力的3O.8%;前5名的能力均在100M/a以上。现将前10家大炼油公司及其原油加工能力列表于后。1996年世界十大炼油公司@文皋  相似文献   

20.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全球石油需求疲软,炼油业进入低谷。炼油能力大量过剩,装置利用率下降,毛利处于低位,许多炼厂关闭。费氏全球能源咨询公司(FGE:FACTS Global Energy)在2010年5月的一份报告中估计:2009年以来,超过80万bbl/d的炼油能力永久性关闭,其中一半在北美,另有180万bbl/d的炼油能力临时闲置至少3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