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规划>和<黑龙江省新增1000万亩粳稻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黑龙江省提出到2012年全省达到"5000万亩水田"的目标.故加速灌区建设是实现此目标的关键.文章分析了全省灌区现状,设想了灌区建设总体布局,提出了实现规划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水利天地》2011,(3):33-34
庆安县是全省水田生产第二大县,2009年被列入全省第一批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2010年水田实灌面积120万亩,水稻总产达到14.3亿斤,比上年提高了10%,农田水利建设支撑着庆安水稻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年来,我们围  相似文献   

3.
《水利天地》2009,(4):18-19
庆安县地处黑龙江省中部,耕地面积223万亩,水田面积110万亩,是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国家A级绿色水稻生产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水田生产第二大县,人均水田面积居全省第一位,在粮食生产中,占有二分之一的面积,创三分之三的产量,超四分之三收入的是水稻,水稻标准化生产一直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可以说水稻是我县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随着水稻效益提高和面积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4.
红星水库,距哈尔滨市区38公里,总库容为2.682万立方米,属于中型水库。其坝址以上流域面积为114.8平方公里。设计灌溉效益为水田1.64万亩(1984年实灌1.05万亩)、旱田0.7万亩。由于客观条件具备,1985年计划新增水出面积约万亩左右。水利建设促进了粮食丰收,该库受益区粮食单产是,水田为820斤、旱田为610斤。同  相似文献   

5.
近十多年来,我省水田灌溉面积飞跃发展,由1980年的28.3万ha,增加到1996年的9万ha(其中1996年纯增近1万ha),而且还有大发展的趋势.水稻平均亩产由1980年的200kg增加到现在415kg,总产由10亿kg增加到60亿kg,10%的耕地面积,创造了占总产20%的产量.水田面积大发展对我省粮食总产登上新台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快灌区工程建设,进一步巩固扩大水田灌溉面积,是关系到我省粮食再上新台阶的一个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垦区遍布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小兴安岭山麓,辖区遍及全省12个市69个县(市、区)。土地控制面积5.44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505万亩。经过三代人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垦区已成为我国耕地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有农场群,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近年来,垦区上下提高认识,结合市场需求,全力推进灌溉工程建设,实现了水田面积的稳步增长。截至2006年,垦区水田种植面积已达到1309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达到226亿斤,年提供商品粮200亿斤以上。  相似文献   

7.
宜丰县地处赣西北,总面积为1940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144.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9.01%。据调查,全县渍害面积有8.9万亩,占全县水田面积的24.3%,常年产量一般比正常田低200~300斤,是我县粮食生产的“拖腿田”。因此,治理渍害低产田,是提高我县粮食总产的重要途径。一、我县现有渍害低产田的类型及分布 1.山谷地区渍害田这类田多为原生性渍害田,它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冲沟山坑之中,包括冷浆田、冷水田、烂泥田、锈水田、冬水田。其主要特征是地势低洼,冷泉水串田浸流,排水不  相似文献   

8.
富西灌区设计灌溉水田面积2113.3hm2,灌区灌溉制度是否完善,影响灌区效益和农民的增产增收,如何充分利用水资源,发挥耕地产能,是灌区发展的一个要素,文章分析了适宜该灌区的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9.
《水利天地》2010,(3):17-17
<正>近两年,农垦总局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水利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水利的决定》,提高认识,精心组织,认真落实省政府的战略决策,全面启动了三江平原灌区工程,进一步夯实了千亿斤粮食产能基础。我们的  相似文献   

10.
翟边 《水利天地》2011,(5):12-12
哈尔滨市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三年新增1000万亩粳稻生产基地的号召,结合市域实际,确定了3年新增273万亩水田的目标,集中打造一个200万亩水田大县和三个100万亩水田大县,在全市建成1000万亩优质粳稻生产基地。其中,2011年计划实现新增水田面积75万亩,力争完成80万亩,当年即可增产粮食5亿斤,增加收入6亿元。  相似文献   

11.
同志们:这次全省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推广现场会是省水利厅党组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目的是要进一步提高我省各级领导干部对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推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加快水田节水灌溉工作步伐,为全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今天上午,与会同志参观了庆安县现代农业建设现场,  相似文献   

12.
《水利天地》2004,(2):10-10
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和灌溉效益的大幅提高,我省各种形式的民办水利迅速兴起,灌溉面积不断扩大。水稻成为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1980年全省水田面积424万亩,2000年增加到2643亩,增长了6倍。水稻平均亩产由1980年的250公斤增加到现在  相似文献   

13.
《水利天地》2008,(5):14-15
黑龙江垦区经过60年的开发建设,建成了我国耕地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有农场群,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多年来,我们结合垦区实际,大力加强灌区工程建设,加快水田发展,粮食总产纪录连年刷新,综合生产能力由10年前的143.2亿斤增长到现在的2493亿斤,用占全省五分之一的耕地生产了占全省三分之一的粮食。特别是2007年,垦区战胜了严重的春涝和夏伏连旱,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绿色米都"农垦建三江管理局拥有耕地1 100万亩,其中水稻面积1 000万亩,年粮食生产能力141亿斤,占全省的八分之一,其中水稻产量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在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建三江管局的水稻主要以地下水灌溉为主,水稻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地下水资源有限性的严重制约。  相似文献   

15.
《水利天地》2011,(2):9-10
庆安县是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黑龙江省水田生产第二大县。2009年我县被列入全省第一批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2010年水稻实播面积120万亩,水稻总产量、总产值和人均收入分别达到14.3亿斤、15.7亿元和5240元。  相似文献   

16.
铧子山水库灌区设计灌溉水田面积700hm2,实灌水田面积467hm2,经现场调研发现,若能通过灌区挖潜,是完全可以达到设计水田面积的。  相似文献   

17.
《水利天地》2011,(3):16-17
近年来,黑龙江垦区始终把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实施作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重中之重,作为不断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根本举措。全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水利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水利的决定》,突出三江平原灌区等重点项目建设,统筹推进大型灌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和小型农田水利等水利工程实施,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思路抓到底,打响现代水利攻坚战,率先夯实千亿斤粮食产能基础,为垦区粮食总产突破360亿斤、全省粮食总产突破千亿斤提供了基础支撑和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要尽快实现"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除采取科学的耕作技术,实现较大面积机械化,在种子、肥料、土壤等方面的综合措施外,主要是加强水利建设,发展灌溉面积,从而带来了灌区优化管理问题。文中提出的优化灌区通信方式本着选择结构简单、性能先进、可靠性高、防雷省电、便于维护的原则,基于目前移动通信发展迅速、覆盖区域广等特点,建议采用GPRS通信方式。  相似文献   

19.
哈尔滨市共有水资源总量129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350m3,占全省人均水平的1/2,世界人均水平的1/8,尤其是城区人均占有水资源仅91m3。20世纪90年后,全市水田每年受旱面积17 33万hm2,占总灌溉面积的52%,严重受旱面积8 667万hm2左右,每年灌区缺水5亿m3,因干旱少收粮食3亿kg。水资源紧缺严重制约着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着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为适应国民经济和人口发展的需要,必须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提高水份生产率。1 水田节水发展对策1 1 精心规划设计,保证技术可行节水灌溉体系主要由工…  相似文献   

20.
金秋十月,三江大地喜获丰收,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2008年是水利不平凡的一年,继去年遭受历史罕见的大旱之后,今年佳木斯市旱情依然严重,面对严峻的旱情,水利人不等不靠,抢前抓早,超常工作,全力抗旱,全市粮食总产量由去年的70亿斤增加到80亿斤,实现了大旱之年水田面积不减,粮食产量增加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