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泽荣  刘彬 《四川水利》2012,(1):54-55,60
通过对苏家沟泥石流地质灾害的调查、访问,从地形条件、固体物源条件、降雨条件及滑坡——泥石流耦合作用关系等,分析苏家沟泥石流灾害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对苏家沟泥石流易发程度、发生机率、活动规模、活动强度、溪沟堵塞程度、发生频率等方面进行泥石流活动危险性技术分析,判定该泥石流综合致灾能力强,并提出了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七盘沟是一条多发性大型泥石流沟,"5·12"地震后沟内发生多处崩塌、滑坡和堰塞体,其固体物源丰富,参与泥石流活动的动储量巨大,在遇较强降雨条件下极易发生泥石流。经对该地区地质灾害影响因素调查,并对泥石流特征值进行分析和验算,本文提出了综合治理措施,可有效降低该地区发生泥石流灾害,减少其危害性。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平定县泥石流灾害比较发育,其中太行山中段西麓泥石流发育具有典型特征,该泥石流沟位于冶西镇西南的南川河源头,流域范围内有居民居住,泥石流灾害严重威胁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寨坪沟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和基本灾害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其起动机理,采用了相应的泥石流预报公式进行预警,提出了预警临界降雨值及判据。  相似文献   

4.
崔巍 《东北水利水电》2022,(5):36-37+39
文中简述了鞍山东部地区山地灾害的种类,包括山洪、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同时分析了该地区山地灾害的成因,由不良的地质构造、陡峭的地形条件、受极端天气系统引起的暴雨及人类不合理活动等,最后重点论述了鞍山东部地区不同种类情况下山地灾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府谷县大石板沟地处黄土沟壑区,由于附近人类活动影响,大量弃土堆填于大石板沟上游沟谷内,结合地形地貌及区域降雨条件分析,认为人类活动增大了大石板沟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即可能产生人为泥石流。对人为泥石流的特点、形成条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在采用科学治理方法的基础上,通过采取相应措施,可以阻止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对2010年四川绵竹青平乡“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并对四川山洪泥石流灾害进行历史回溯,以期为水利防汛减灾工作提供经验、借鉴.清平乡典型调查发现,四川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历史回溯得出,自古以来四川地区山洪泥石流灾害频发,近90%的灾害发生在6-9月份;恶劣的地质条件、复杂的降水,以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该区域山洪泥石流频发的主要原因.“8· 13”灾害过程呈现出“淤”、“冲”、“卡”、“涝”的特点.在应对山洪泥石流灾害方面,实施工程防治措施的同时,加强非工程防治措施的效果也越发显著.山洪预警系统在应对“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最后,对山洪灾害易发区非工程防治措施的推进方面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泥石流监测预警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泥石流监测预警要根据流域大小、泥石流暴发规模等而设定,应在对泥石流流域全面考察、对泥石流的形成与活动特征等较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展开。总结了不同形成条件、运动特征及流体特征等泥石流监测内容和监测技术方法,分析了不同警报技术和监测警报器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并提出了不同灾害规模下的预警体系及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8.
拟建G212线陇南段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分析是泥石流灾害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步骤,有利于研究泥石流的形成机制及区域特色。通过现场调查和大量统计分析,确定了影响泥石流形成条件的岩土体类别、流域面积、10 min雨强、流域内潜在流动物质饱水程度等影响因子,并对这些因子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了采用危险性评价分析对于区内的泥石流灾害预测与防治是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唐梁 《人民珠江》2014,(6):99-101
清平乡塌洞沟受"5·12"地震影响,沟域内产生了大量松散物源,在暴雨等诱发条件下已爆发多次泥石流灾害。通过对该泥石流沟的详细调查,将沟域分为形成流通区及堆积区,并研究各区段冲淤特征及该泥石流的堆积特征,并对其成因机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王飞龙  陈明 《人民长江》2018,49(21):36-39
泥石流流域的土壤侵蚀量对于泥石流灾害的发育起着控制性作用。以贵州西部山区为典型实例,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分析了研究区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以及提供泥石流物源的土壤侵蚀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GIS平台的空间分析技术,采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定量计算了此类土壤侵蚀参数,并编制了研究区土壤侵蚀量的空间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属于强烈侵蚀区域,剧烈侵蚀多发生在35°以上的耕地。利用该模型进行的土壤侵蚀量分析结果可以为该类地区土壤侵蚀和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穆鹏 《人民长江》2011,42(11):16-19
为了解陇南地区泥石流多发区在“5.12”地震后泥石流的发展趋势,为该地区今后泥石流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以某泥石流沟为例,详细分析了该泥石流沟的自然地质条件,泥石流特征,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进行了预测。调查分析结论认为:该沟在震后固体松散物质增加,存在发生大规模泥石流灾害的条件,对其下游震后重建的集中安置点及在建的高速公路安全构成威胁。提出了拦排结合、以拦为主、并辅以生物防护治理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前人对灾害链的研究及实地勘察,分析山地灾害链的发育类型与结构,采用SINMAP斜坡稳定性分析模型,进行小流域斜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流域内不稳定区域分布特征。利用多重灾种链式演化模式中的聚焦型模型,分析典型小流域泥石流沟汉林沟链首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结果表明其链首灾种为地裂缝、崩塌、滑坡、坡面泥石流及沟谷泥石流。由于汉林沟沟口相对狭窄,沟道的排导能力较弱,在极端降雨或其他地球外营力下形成的大型沟谷泥石流,极易形成堰塞湖,堰塞湖坝体在无法承受巨大的泥石流体冲击时,极易发生坝体溃决,形成大型山洪灾害,因此汉林沟流域发生泥石流灾害后最终形成的灾害链为山洪灾变链。  相似文献   

13.
西藏左贡县阿左弄巴沟属典型的泥石流沟,2014年8月8日爆发的泥石流堵塞了玉曲河并形成了堰塞湖。通过对泥石流爆发前后10余年的现场调查,掌握了阿左弄巴沟泥石流及堰塞湖的第一手资料,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阿左弄巴沟位于高山峡谷区,形成区位于冰川冻融剥蚀区,汇水面积大,松散固体物质丰富,流通区沟谷狭窄,纵坡比降大,沟口泥石流堆积扇规模较大,而玉曲河河谷狭窄,泥石流爆发后堵塞河道从而形成了堰塞湖;泥石流物质源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而触发泥石流的水力条件却具有偶然性,导致大规模泥石流及堰塞湖的形成具有周期性和突发性。为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可从以下3个方面对泥石流灾害进行防治的措施:①加强对泥石流物质源的监测;②重视泥石流灾害水文气象预警;③采取必要的工程防治措施。所掌握的资料进一步丰富了对西藏东南部泥石流堰塞湖的研究,对于泥石流灾害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新疆乌恰县地质条件复杂,构造活动强烈,断层发育,泥石流灾害频发。研究该区域泥石流发育的控制因素,对类似地区泥石流灾害的早期调查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乌恰县泥石流最为发育的恰克马克河、苏约克河及托云达里亚河流域作为研究区,通过遥感解译与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泥石流的分布规律与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控制泥石流发育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①乌恰县大规模泥石流的发育主要受断层和玄武岩喷出界面控制;断层带和玄武岩喷出界面处的岩体软弱破碎,为泥石流提供物源,且破碎带被雨水切割以后形成沟谷,为泥石流的流通提供地形条件。②泥石流分布在距离断层或玄武岩喷出界面3.5 km的区域内,总体上距离二者越近,泥石流分布密度越高;92.5%的泥石流分布在距离0~2 km区域,其中0~0.5 km区域泥石流最为发育,密度达到0.4处/km~2;另外,大规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距离断层或玄武岩喷出界面1.0 km以内区域,而小规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2 km以内的区域。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大河沟泥石流沟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气象和物源特征等资料,对该地区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查明大河沟泥石流属于暴雨型稀性泥石流,且爆发频率较高,并阐明了该区泥石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滑坡转化为泥石流灾害链是在特定条件下,由滑坡引起的泥石流灾变现象,这类灾变对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通过研究二者之间的转化关系能够较为准确地指导滑坡转化为泥石流灾害链的监测和防治工作。文章以陇南市武都区为研究对象,对滑坡转化为泥石流灾害链的起动机理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其形成过程及条件,探讨了滑坡转化为泥石流灾害链的延伸形式,并提出了相对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根据调查资料,介绍了七台河市泥石流的分布规律及灾害特点,概述了泥石流的形成、发育规律及演变过程,分析了泥石流灾害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治理措施,为山坡地利用、水土保持和地质环境治理及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泥石流灾害会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危害,因此研究泥石流沟的发育特征及开展易发性评价对国土空间规划、防灾减灾、制定合理泥石流防治措施等具有重要意义。以白龙江泥湾沟泥石流为例,根据其泥石流形成条件及发育特征进行分析,显示泥湾沟再次爆发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大;在对该沟进行实地调查所获资料的基础上,对其泥石流的动力学特征进行了计算,并利用所选取的18个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易发性做了定量评价。研究表明该沟泥石流具有高易发性。研究结果可为泥湾沟泥石流防治工程及防灾减灾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弄清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原因,根据舟曲县气象局在事发当日实测的降雨量资料以及现场实地查勘和调研情况,从地质构造、河道特性、降雨过程等方面对8.7泥石流发生的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地形地貌和特殊地质构造是导致泥石流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突发性暴雨是诱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直接原因;汶川地震及舟曲地区出现严重干旱是引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影响因素。对类似灾害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诱发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降雨,研究降雨影响泥石流形成的机制,对泥石流防治具有重要意义。Logistic回归模型实际上是一种降雨对泥石流发生概率的影响的定量分析方法。利用这一模型对泥石流灾害进行定量预测的关键是科学选择自变量雨量数据。有了前期有效降雨量和当日雨量,就可以利用降雨型泥石流临界雨量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泥石流临界雨量进行分析,进而得到不同降雨情况下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