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我国纺织服装业的蓬勃发展,直接地提升了人们的穿衣水平。服装表演艺术在当今时代以各种媒体或表演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周围,引领服装发展潮流,引导服装流行趋势,提升人们的穿衣理念。因此,对服装表演艺术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对于加深人们对表演艺术的理解、提高人们对表演艺术的欣赏水平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服装表演艺术借助表演形式展  相似文献   

2.
正服装表演艺术是伴随着服装行业的蓬勃发展而衍生出来的新型艺术形式,作为创造性艺术,服装表演通过动态的展示将情感与思想表现于人体语言,这是一场视觉的盛宴。表演服装作为云云众"衣"的一个分支,在表演艺术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是表演艺术中角色借以展示形象的媒介。钢琴演奏同样是通过多种艺术手段把乐器、舞台、服装、指挥等结合在一起,把艺术展示给观众的一种表现方式。它既需要充分展示钢琴的艺  相似文献   

3.
冯一格  李永美 《西部皮革》2022,(21):138-140
文章分析了音乐元素与服装表演艺术之间的融合,通过阐述音乐在服装表演艺术中运用的起源,剖析音乐元素与服装表演艺术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得出音乐元素能够强化服装表演艺术的情感表达、丰富服装表演艺术的编排创意、诠释服装表演的内容和内涵等结论。通过音乐价值元素在服装表演中的多元化体现,使服装表演的气氛更加活跃、情感表达更加丰富,表演效果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时尚的理解不断更新,同时也在穿着打扮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T台走秀应运而生,具体来说,走秀就是用动态展示来诠释服装设计理念,将设计师对时尚的定义和自己的风格传达给他人。服装、模特、场地都是动态展示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只有三者进行完美配合,整场服装动态展示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本文将对服装动态展示的概念和其中的基本要素做出简要的阐释,同时介绍不同表演风格对不同服装设计理念的展现以及如何在动态展示中获得更好的对服装设计理念进行展示。  相似文献   

5.
王萌 《西部皮革》2023,(4):52-54
音乐艺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听觉语言,无论是其艺术形式、表现元素,或是展现效果,都可以有效提升人们感官中的积极情绪。文章以音乐艺术融合服装为切入点,分析音乐艺术在服装表演、服装设计、服装风格等方面中的应用体现;探讨了音乐艺术与服装艺术之间的关系,总结了音乐艺术在服装中的审美、情感及创意应用价值,以期通过音乐艺术元素与服装的有机融合,进一步提升服装设计层次感,强化服装表演的效果,使服装展示效果质量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6.
在服装营销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服装卖场展示设计,设计师只有将服装卖场空间、服装的色彩等进行完美的组合,才能把服装的文化内涵、风格特点、档次定位等信息充分的传递给购买者,刺激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再进一步产生购买行为,服装企业才能完成服装销售,获得利润,企业才得以发展和强大。  相似文献   

7.
在这个注重精神和情感的世纪,人们追求文化,追求艺术,更注重品位。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原来实用实惠的层面上,甚至已经提升为一种文化、一种艺术,展示个人的个性和内涵的一种形式。在成人的世界,服装尽得风流,在儿童的世界,服装正逐渐演变为大人和小孩沟通的桥梁。未来的成人从小就在时尚的气氛中熏陶,这对于素  相似文献   

8.
茶元素服饰承载了千年以来茶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有一种水墨丹青之美,近年来广泛应用在服装表演艺术之中,尽显中式美的深远韵味。如何更深入地理解茶元素服饰的内涵,如何更好地将其应用在服装表演艺术之中,无疑是一个积极的研究方向,有着巨大的研究价值。为此,笔者在参考了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茶元素服饰的内涵以及其应用进行了综合研究。文章分三个部分展开,首先从茶元素服饰的内涵之美入手,随后分析茶元素服饰的设计特点,最后对茶元素服饰在服装表演艺术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说明,以期能够为我国茶元素服饰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服装细节是指服装的局部造型设计,是服装廓形以内零部件的边缘形状和内部结构的形状。服装内结构设计通常以分割线、省、褶裥等的形式展示,结合外结构风格与品牌设计,与之保持整体平衡性,以提高品牌细节的精致度,给予了服装品牌独特的生命力。本文通过细节元素在服装中的的表现,分析服装配饰以及图案等细节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廓形作为服装造型的基础,以最直观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是设计过程中的基石。服装廓形的演变引发服装风格的变化。本文旨在阐述了服装廓形的综述、造型特征、廓型形态设计影响因素和服装廓形设计中的造型元素方法。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时尚风潮下服装跨界设计的含义,诠释了装置艺术形态与服装设计的关系。从装置形态构成的角度归纳了服装创意设计的立体形态语言和形态意象语言表现形式,并对其具体表征进行了分析,为多元环境下当代服装内涵与外延设计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2.
服装设计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装设计的语言形式以服装艺术特有的要素来传递丰富多彩的信息。阐明服装设计艺术的语言本位,并非一味地标新立异。强调文化内涵与装饰要素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扬州剪纸艺术在毛呢服装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针对扬州剪纸艺术与毛呢服装设计结合的可行性问题,以扬州剪纸的艺术特征作为切入点,阐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民间艺术扬州剪纸在服装中运用的意义,并结合毛呢服装的设计特点和时尚需求,分别从扬州剪纸艺术的图案布局、技法运用及工艺表现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扬州剪纸艺术为毛呢服装的创新设计提供了思路,挖掘了开发潜质,增加了附加值,为毛呢服装的个性化设计提供了全新的方向,同时也为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艺文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李熠  吴志明 《丝绸》2012,(7):44-48
简述了非物质社会服装装饰艺术设计的创作开放适应性、情感抚慰表达性、创意意象表征性、文化指向内涵性等特征,从符号学、视觉艺术、形式构成、思维方式角度分析了服装装饰设计语言的表达方法,归纳了几种表达形式在服装装饰设计中的演绎现状。认为服装已经渐渐成为文化的外在标志,其装饰设计也从新的角度,用新的思想和理论重新解释和认识人们熟知的设计问题,设计中语言相互融合不断地探求、总结新的语言模式,创造出新的审美观念和新的设计艺术形式。以期为非物质社会服装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和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15.
喻琳艳  郑圣虹 《纺织学报》2019,40(10):158-163
为将折纸艺术更好地运用到服装造型的塑造上,并实现折纸艺术服装所特有的立体表现力,从折纸设计的表现技法和折纸设计的结构工艺技法方面阐述了折纸造型服装的塑型实现方法,并分析了折纸造型设计表现技法中的几何结构性设计和寓意仿生性设计的具体设计表现形式。结果表明,通过运用折纸造型结构工艺技法中的装饰型折纸、嵌入式折纸、拼接组合式折纸、重复组合式折纸、局部延展性折纸和整体性折纸的塑型技法,可实现具有结构刚性和复杂性的折纸艺术与服装造型塑造的融合,从而达到充分发挥折纸艺术独特造型美感和艺术风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规模空前的"年轻风暴"席卷全球,欧美各国的青年亚文化族群掀起街头时尚浪潮,源于高级时装由"上"至"下"的流行被颠覆,高级时装业面临危机,设计师们不断尝试设计与经营的突破与创新,高级成衣业悄然兴起,时尚发生巨变,现代化服装产业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面料性能对服装褶裥造型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艳梅  张悦婷 《丝绸》2007,(4):35-37
服装造型是形成服装风格、体现服饰美的重要因素,服装造型除了受款式和设计的影响外,面料性能也是决定性因素之一。为此,通过试验探讨了面料力学性能对服装褶裥造型效果的影响和制约,使这一完全凭主观经验评价的过程得以量化。研究结果可以方便服装材料的选用,利于根据材料设计不同风格的服装,对服装设计和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健 《纺织导报》2016,(1):86-88
文章通过对拼布艺术在服装面料再造设计中的图案造型、面料肌理、装饰手法等方面创意表现的研究与论述,意在强调拼布艺术在服装面料再造的创意表现中,设计作品必须体现个性创意与装饰艺术手法之间的有机配合,必须展现传统文化与时尚流行的有效融合,使古老的拼布艺术在服装面料再造、服装设计与人们生活方式中焕发青春、彰显魅力。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龙凤纹样的历史发展与服装设计应用,并从造型表现形式、艺术风格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分析龙凤纹样的特点。得出将传统龙凤纹样与现代服装设计的审美意识相结合,可以使服装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的眼前,从而达到极致效果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民间裙装中褶皱的效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惠娥  崔荣荣 《纺织学报》2006,27(9):118-120
中国民间蕴藏着丰富的服饰文化资源,是我国现代服装设计取之不竭的灵感源泉。研究了中国民间裙装中的造型和装饰细节———褶皱,探讨了其文化和艺术价值以及对我国现代服装设计的借鉴作用。重点分析了褶皱的形制和装饰特征,并且从形式美的角度探讨其对现代服装设计理念的影响;发现传统裙装中褶皱实用和审美价值的一体性是现代服饰文化发展的重要表现内涵。二者的融合共同构成了传统民间裙装中褶皱的效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