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压、高浓、低粘"上浆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高压、高浓、低粘上浆新工艺,通过对不同产品进行的高压上浆实践,分析探讨了影响高压上浆浆纱质量的工艺因素,对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结合"两高一低"及预湿上浆工艺进行超高压上浆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了“两高一低”及“预湿上浆”的浆纱工艺现状、特点,并进行了试验对比,结合两种浆纱工艺进行超高压上浆的工艺尝试,为纺织企业进行超高压上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厂生产的出口产品32~S×32~■纯棉细纺丝光格布,过去一直采用绞纱上浆工艺。该工艺上浆率低,渗透性差,而且上浆严重不匀。造成前织生产效率低,回丝量大,织造效率低,成品质量低。针对这种情况,我厂于1986年四季度开始采用以PVA为主的化学浆低温轴经浆纱新工艺。新工艺是成功的,避免了色纱互相污染,浆纱质量大大提高,织造断头率大幅度降低,质量、效率均大幅度提高,同时也节省了能源。但是该浆纱工艺,浆纱时分绞困难,且经  相似文献   

4.
赵其明  陆华程 《纺织学报》2008,29(10):39-42
针对预湿上浆工艺浆纱上浆率不能利用浆纱压出回潮率和上浆率直接求得这一问题,探讨依据上浆率与浆纱压出回潮率间的关系式,预测预湿上浆工艺中浆纱上浆率的方法。利用带预湿装置的小样上浆系统,采用质量分数为8%~11%的浆液分别对纯棉纱进行传统上浆和预湿上浆实验,并测试浆纱试样的上浆率,再依据建立的浆纱上浆率与压出回潮率间的关系式,对预湿上浆中的浆纱上浆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已知浆液质量分数,可依据预湿上浆工艺的浆纱压出回潮率近似值和浆液浓度降低系数的经验值较为准确地预测预湿上浆工艺的浆纱上浆率。  相似文献   

5.
史博生 《新纺织》2005,(1):24-29
高压、高浓、低粘浆纱工艺具有节约能源、提高浆纱质量等优点,但在推行过程中,一些因素制约着其优越性的发挥,为此提出了以下建议:重视湿分绞棒的运行质量:为取得良好的高压上浆效果,应重视压浆辊、上浆辊表面的完好状态并提高经轴质量;关于二预湿上浆,可采用以高浓度浆液不断补充浆槽的办法解决浆槽浓度不稳定的问题;呼吁大专院校科研人员参与浆纱新工艺的研究工作,提高我国浆纱水平。  相似文献   

6.
史博生 《棉纺织技术》2004,32(12):26-30
高压、高浓、低粘浆纱工艺具有节约能源、提高浆纱质量等优点,但在推行过程中,一些因素制约着其优越性的发挥,为此提出了以下建议:重视湿分绞棒的运行质量;为取得良好的高压上浆效果,应重视压浆辊、上浆辊表面的完好状态并提高经轴质量;关于预湿上浆,可采用以高浓度浆液不断补充浆槽的办法解决浆槽浓度不稳定的问题;呼吁大专院校科研人员参与浆纱新工艺的研究工作,提高我国浆纱水平。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了浆纱工艺与上浆质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压浆力、浆液浓度、浆液粘度等工艺参数以及浆纱毛羽减少率等质量指标的分析研究,证明高压上浆能有效地提高浆纱质量。  相似文献   

8.
减少纱线毛羽新途径及贴伏浆纱毛羽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9,他引:7  
为探讨纱线毛羽的产生原因及减少毛羽的方法,分析了紧密纺纱技术、络筒工序、浆纱工序减少纱线毛羽的作用机理,重点研究了浆纱过程中浆料选配、预湿上浆工艺、高压上浆工艺、预热浆槽位置、湿浆纱行进路线、浆纱蠕变等因素对纱线毛羽的影响.指出:紧密纺纱技术及Perla-A毛羽减少器可以有效减少毛羽,浆纱工序贴伏毛羽的有效措施是合理选用浆料、采用预湿上浆、高压上浆以及改变湿浆纱行进路线等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
预湿上浆工艺在双浆槽浆纱机上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在双浆槽浆纱机上进行预湿上浆的试验,以及对其浆纱性能、织造性能的测试分析,表明了预湿上浆工艺在双浆槽浆纱机上同样能取得较好的上浆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浆纱工艺与上浆质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压浆力、浆液浓度、浆液粘度等工艺参数以及浆膜完整率等质量指标的分析研究,证明高压上浆能有效地提高浆纱质量。  相似文献   

11.
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可以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文章研究了一种用于纺织印染领域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的上浆和退浆方法及所用的高压装置。将蜡质浆料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前的上浆,接着整个退浆过程只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来溶解浆料,退浆后无需处理废液,只需降低工作压力,二氧化碳就会变成原本的气体状态,并可被回收用于下一步染色,剩余的浆料也可重复利用,整个过程完全绿色环保,所使用的高压装置设计简单、设备成本低,为产品工艺研发中的小型试验提供了一种低成本且高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预湿上浆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现 《纺织导报》2006,(3):35-38
预湿上浆作为一种能节省浆料、提高浆纱质量、利于环保的绿色浆纱新技术,它的优越性特别是已渐为大家所认识,近些年得到迅速发展。文章对现有的几种预湿上浆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它们对预湿效果、经纱伸长及浆纱质量的影响和各自的适用范围,可为纺织厂选用预湿方式或纺机厂设计浆纱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纺织印染助剂发展新动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章杰 《纺织导报》2005,(5):101-105
阐述了国外印染助剂发展的新特点:西欧的纺织助剂在世界市场上依旧占据支配地位,设置“技术壁垒”和“贸易壁垒”的力度进一步加强;新纺织助剂的开发放到比较显著的地位。文章还根据我国纺织助剂工业的现状指出了印染助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纺织浆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纺织浆料在纺织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市场上出现了各种浆料和助剂.淀粉(包括变性淀粉)、聚乙烯醇(PVA)和聚丙烯酸类浆料仍然是目前的三大主浆料,其使用量大致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5.
纺织橡胶器材是纺织机械中的关键器材,关键性产品有纺纱胶辊胶圈,浆纱、印染及后整理橡胶辊筒,高速新型纺织机械的传动带。分析了三类关键性纺织橡胶器材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我国纺织橡胶器材技术水平差异大,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不能满足纺织新技术发展的需要。纺织橡胶器材技术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础研究薄弱、产品试验不规范、材料和装备研究不够。要发展我国的纺织橡胶器材行业,应明确关键橡胶器材的主要技术目标,加强基础技术的研究,注重适用技术的应用,重视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6.
聚乙烯醇(PVA)是印染废水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同时含铬显影剂的使用导致部分印染废水含有六价铬(Cr(Ⅵ)),高浓度PVA及高毒性Cr(Ⅵ)的协同处理技术亟待突破。利用过硫酸盐热活化可引发聚合物发生自由基交联反应的特点,研究印染废水中PVA及Cr(Ⅵ)协同处理的方法。考察了过硫酸盐投加量、反应温度、初始pH值、Cr(Ⅵ)初始浓度等因素对二者去除效率的影响,借助X射线光电子能谱、凝胶渗透色谱等手段分析了反应沉淀物及剩余废水中残留物,探索了PVA及Cr(Ⅵ)的协同处理机制。结果表明:当过硫酸盐质量浓度为8.0 g/L、反应温度为70℃、废水pH值小于6时,模拟印染废水的化学需氧量去除率达91.9%,PVA去除率可达98.0%,Cr(Ⅵ)还原率为94.3%;过硫酸盐热活化引发PVA自由基交联及PVA的还原性是PVA高效沉淀及Cr(Ⅵ)有效还原的主要原因,此类浆料与重金属污染物的协同处理在印染废水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单经单纬毛织物的兴起,决定了精纺毛/涤混纺纱必须通过浆纱工序.羊毛纤维表面有鳞片层,湿热状态下会产生缩绒现象.毛纱弹性好,但毛羽多、湿强度低、耐热耐碱性差.根据羊毛纤维和纱线的结构、特性,文章分析了毛纱上浆的特点和难点,依据"相似相溶"原理,研究制定了毛/涤混纺纱上浆用浆料及浆料配方,并阐述了上浆条件和主要工艺参数.上浆后,纱线达到了贴伏毛羽、增加耐磨、增强保伸、改善织物织造性能的目的.通过大量实验,测试并分析了浆液性能、浆膜性能和浆纱质量,得出了适用于毛/涤混纺纱上浆的最佳浆料配方.  相似文献   

18.
以印度某纺织印染厂的全规模生产为基础,评估了用生物抛光染色一浴法工艺——借助含过氧化氢酶和中性纤维素酶(Novozymes Cellusoft Combi)的复合酶制剂——替代传统3步法工艺的环境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抛光染色一浴法工艺可以节省水资源和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确保产品质量最优。  相似文献   

19.
浆纱是整个纺织生产链能耗和污染最大的工序之一,绿色上浆越来越引起业内的关注。文章论述了绿色上浆要求及针对绿色上浆所采用的浆纱机节能新技术,优化和创新浆纱工艺,使用绿色生态浆料等各项先进工艺技术措施,提出了PVA绿色化应用的观点,并展望了未来绿色上浆的发展途径,主要是开发新浆料、新配方,实施浆料碳标签和上浆碳足迹。为浆纱工程的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0.
运用技术分析及经济效益测算的方式,对纺织印染企业采用污水热能回收技术进行了可行性研究。通过对印染企业使用污水热能回收技术的经济及社会效益的综合测算,认为污水热能回收技术不仅可以减少企业的成本支出,而且可以减少废热、废水的任意排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污水热能回收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旨在促进各印染企业进一步的加强节能减排,强化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将污水回收与利用技术及光伏太阳能再加热技术充分应用到生产中,真正做到为企业增效,为社会增利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