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家纺面料的远程仿真显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纺织企业介绍产品时只用一张简单的JPG图片来介绍色彩丰富、品种多样的家纺面料,缺乏逼真的宣传效果,将家纺面料搬到虚拟场景,利用3DMAX建模、高级光照处理技术使家纺面料的显示具有强烈的空间真实感,使客户在游览器端可以自由地对服务器提供的场景中的家纺面料进行替换操作,以挑选符合个性化审美效果的家纺面料。该系统实现了家纺面料的远程仿真显示,它的推广使用将极大地提高家纺面料的销售量,特别是网上家纺面料的销售量。  相似文献   

2.
总结一款棉亚麻混纺立体花纹家纺面料的生产技术。以JC/亚麻80/20 14.5 tex混纺纱为经、纬纱,开发一款幅宽315 cm的家纺面料。介绍了经、纬纱质量指标;分析了该产品的生产难点;总结了整经、浆纱、织造工序采取的工艺及技术措施,保证了产品的顺利生产。实测坯布下机经密673.5根/10 cm,纬密276.5×2根/10 cm,幅宽314.5 cm。认为:开发的织物可用于家纺被罩面料,也可用于家纺装饰面料,例如窗帘、沙发罩等。  相似文献   

3.
基于粘胶/Tencel交织织物的性能,开发了粘胶与天丝交织的家纺面料。结合生产实际,介绍了粘胶、天丝交织家纺面料的工艺流程及性能。粘胶/天丝面料不仅绿色环保,而且服用性能优良,是高档家纺面料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4.
毛军  陈红霞 《染整技术》2022,(3):23-27,51
莱赛尔(Lyocell)纤维具有优异的光泽、丝滑凉爽的手感和极佳的舒适度体验,在家纺面料领域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但是莱赛尔纤维存在原纤化严重的问题,尤其是作为家纺面料,在湿度大、洗涤频繁等使用环境下,会出现起毛起球和掉毛等问题.采用轻免烫技术对莱赛尔家纺面料进行处理,对处理后织物的断裂强力、尺寸稳定性、接缝滑移、...  相似文献   

5.
当前,生产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家纺面料已成为广大家纺产品制造商产品开发的重要方向。文章首先对"绿色染整"的内涵作了界定,然后就家纺面料所能用的一些绿色加工技术作了阐述,重点对冷轧堆、生物酶及超声波等前处理技术,超临界二氧化碳、低温、气相或升华及微波远红外等染色技术,数码、热转移及激光雕刻等印花技术及生物酶、无甲醛及液氨等整理技术进行了分析,以供广大纺织同仁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印染》2020,(9)
介绍了大红纯棉家纺面料的染整加工技术和要点,包括烧毛、淀粉酶退浆、连续练漂机煮漂、冷轧堆染色、柔软拉幅整理等。生产的大红家纺面料耐湿摩擦色牢度达3级,抗起毛起球性达3级以上。  相似文献   

7.
罗布麻纤维具有抗菌抑菌及远红外线放射功能,可用于开发高档家纺面料。因其可纺性较差,必须与其他纤维混纺成纱。采用罗布麻纤维与天丝纤维混纺开发家纺面料,设计了产品结构,研究了织造与后整理加工工艺,并提出在关键工序采取的技术措施。研究结果可为企业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陆伟 《江苏纺织》2006,(3B):16-18
在2006中国家纺面料新趋势战略论坛会后,作为论坛主办方之一的江苏金太阳卧室用品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袁洪胜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作为品牌家纺面料的专业供应商的掌门人之一,他详细回答了本次论坛及其家纺面料创新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总结一款超轻薄家纺面料的开发技术。以JC 4.9 tex集聚纱为经纬纱,开发了一款经纬密均为984根/10 cm、幅宽300 cm的超轻薄家纺面料。介绍了经纬纱质量指标及织物规格;优选原料,保证经纬纱质量指标;在整经、浆纱和织造工序中,优选工艺参数,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最终保证了产品顺利生产,织机效率达68.3%,下机一等品率89.5%。认为:开发的产品轻薄透气,是做家纺羽绒被面料的佳品。  相似文献   

10.
《江苏纺织》2007,(9B):34-34
7月11日至15日,国际家纺设计作品展销会在县轻纺科技中心举行。1000余幅体现国际家纺面料流行趋势的原创设计作品,吸引了绍兴及江苏的不少家纺面料企业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1.
对影响色织物色光的组织结构因素和加工工艺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要求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数码提花织物创新设计的实质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赳  吴文正 《纺织学报》2007,28(7):33-37
提花织物在经纬交织织物中是技术要求较高的品种,具体表现在设计技术和生产技术上,随着数码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数码提花织物创新设计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以数码纺织研究的发展背景和阶段成果为依托,结合传统提花织物设计和生产中的基本特征,详细分析了数码提花织物在设计理念、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上的创新特点。提出数码提花织物创新设计的实质在于利用数码设计技术来创新织物结构设计方法,并分析了数码提花织物分层组合设计的创新本质,表明结构创新不仅是数码提花织物创新设计的最有效手段,也是衡量该领域创新设计实质内容的最好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3.
蔡永东 《纺织导报》2012,(2):68-70,72
色织行业是棉纺织行业中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但由于我国广大色织企业的产品开发及其生产技术发展不平衡,导致效益不佳。作者从原料选用、纱线结构变化、组织结构设计、流行色应用、功能整理、多层次深加工等方面系统阐述色织新产品开发的思路。对涉及色织产品生产的纱线漂染、经浆、织造及后整理等技术作了全面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国内色织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3种复合组织单面纬编织物的编织工艺,包括:"四合一"T恤面料、泡泡纱复合面料、褶纹复合面料。编织工艺中重点阐述了三角排列、织针排列和穿纱方式。对针织面料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棉/甲壳素/聚乳酸纤维小提花织物的关键生产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介绍了棉/甲壳素/聚乳酸纤维小提花织物的特点,制定出了利用喷气织机织制棉/甲壳素/聚乳酸纤维小提花织物的生产工艺。确定了棉/甲壳素/聚乳酸纤维小提花织物的规格、花型、组织以及色彩搭配,制定了该织物的生产工艺及各工序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织物防水透湿涂层整理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光东 《纺织导报》2006,(6):79-81,83
防水透湿涂层整理技术在国际上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防水透湿涂层织物在我国越来越流行,已拥有200条以上的涂层生产线,因而助剂国产化势在必行。文章介绍了防水透湿涂层织物的特点、用途,并以德美化工的防水透湿涂层胶为例阐述了该类织物的加工工艺,以及工艺控制重点等。  相似文献   

17.
采用芦荟和柠檬酸、酒石酸复合羧酸对棉织物进行抗皱和抗紫外线整理.研究了复合酸质量分数与配比,以及芦荟质量分数对织物折皱回复角、抗紫外线性能、断裂强力和增重率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芦荟蒽醌化合物可借助复合羧酸与棉织物形成共价交联,整理棉织物的抗皱性和抗紫外线性能因此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熔喷非织造布的静电充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静电充电的理论及方法、熔喷非织造布静电充电的技术和机理,并介绍了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为提高过滤介质的空气过滤效率,对熔喷PP纤网进行静电充电的新近开发情况。  相似文献   

19.
织物的平整度对于评价其外观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利用虚拟仪器技术的优势,实现了织物表面几何信息的3D捕获、处理和显示,合理构建了反映织物表面褶皱程度的特征值,结合MatLab的神经网络模块,客观评价了织物的平整度等级。实验表明,所建立的织物平整度等级客观评级系统的可靠性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基于数码技术的提花织物产品创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赳  蒋烨瑾 《纺织学报》2009,30(11):53-56
通过比较传统提花织物与数码提花织物在产品特征上的差异,结合数码提花织物分层组合设计模式的特点,以织物结构的设计创新为前提,建立了切实可行的数码提花织物产品创新的技术路线图,并对产品创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提出最佳的解决方案,为数码提花织物的产品创新提出现实的、操作性强的方法论。此外,根据数码提花织物创新技术的特点,通过创新设计的实例来强化数码提花织物设计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