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城市空间增长的低碳化路径是城市规划学科研究中的一个前沿难题.通过构造城市空间形态低碳绩效模型对城市空间增长的典型模式进行分析,从公共服务中心的出行距离角度探索城市空间增长的低碳化模式,为城市规划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以石家庄为例,选择3种不同空间增长方式,从实证的角度对城市空间增长模型进行验证.最终得出结论,双城增长模式是最优的增长模式,即城市在增长过程中应该选择逐个组团的增长,并且新形成的组团应达到一个市级中心服务的合理规模,不宜同时建设多个组团或者向外蔓延式无限增长.  相似文献   

2.
城市中心的发展就是城市中心地区在某些方面的效益增长,传统概念上常指空间上量的增长.城市中心都处于城市高密地区,可用改造建设用地有限时,有时还会遇到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制约,只从物质空间上寻求进一步增长显得很难.要从看似很难形成空间增长的城市中心里寻求新的增长途径,理性高密增长模式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与传统单纯物质空间高密增长模式不同,理性高密增长是立足于目标效益增长的多维发展模式,作者在福州八一七路规划中,尝试从物质空间、功能格局、活动构成与环境特色四个方面,寻求合适地区效益增长的可行发展方式,借助于逻辑矩阵比较分析,为规划混沌局面突破提供一些具有创新理念的策略与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刘灿 《山西建筑》2010,36(8):14-16
结合“低碳经济”的概念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的宏观背景及我国城市增长的外在动力,介绍了低碳型交通与城乡空间形态演化的内在联系,阐述了城乡空间发展措施,指出城乡空间开发应倡导低碳型交通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4.
城市发展空间战略规划研究——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城市发展空间战略规划作为改善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手段在规划实践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对于空间战略规划应当遵循怎样的发展思路,研究哪些内容以及如何去研究,还存在值得探讨的空间.笔者结合为江苏省昆山市所作的相关研究,对运用空间战略规划促使城市空间结构从无序走向有序,提出了理性增长战略及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中心的发展就是城市中心地区在某些方面的效益增长,传统概念上常指空间上量的增长。城市中心都处于城市高密地区,可用改造建设用地有限时,有时还会遇到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制约,只从物质空间上寻求进一步增长显得很难。要从看似很难形成空间增长的城市中心里寻求新的增长途径,理性高密增长模式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与传统单纯物质空间高密增长模式不同,理性高密增长是立足于目标效益增长的多维发展模式,作者在福州八一七路规划中,尝试从物质空间、功能格局、活动构成与环境特色四个方面,寻求合适地区效益增长的可行发展方式,借助于逻辑矩阵比较分析,为规划混沌局面突破提供一些具有创新理念的策略与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主要从城市双修、产业转型、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出发,寻求低碳的城市生长方式,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空间,重新组合城市空间格局,提出低碳修复、新旧动能转换的北岸城区协同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策略,提升北岸城区发展动力及影响力,同时也对于其他相同类型的城市协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何梅  汪云  潘聪 《规划师》2011,27(5):16-20
高度聚集的城镇人口、高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和急剧拓展的城镇空间使特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高碳"瓶颈.特大城市的城乡规划亟待充分融入低碳理念,以"低碳"城乡规划构建"低碳"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并辅以相应的"低碳"技术方法作为支撑.武汉都市发展区的"低碳"城乡规划采用了逾渗理论、CA模型、碳氧平衡分析、GIS用地适宜性分析等相...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庄贵阳认为,中国要发展低碳城市就需要通过技术跨越式的发展来实现低碳,主要表现在城市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的优化和消费者行为的理性化。中国的低碳城市建设总体上是零散的、尝试性的,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低碳城市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低碳城市研究的内涵、模型与目标策略确定   总被引:57,自引:5,他引:52  
首先从国内外的低碳城市研究入手阐述低碳城市的理论内涵,通过模型指标及评价标准的建立,定量化研究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找出现实矛盾及问题,确定城市未来低碳发展目标,包括城市低碳发展总体战略目标,建筑、生产及交通发展的分项目标,可再生能源利用及碳捕捉目标:制定基于城市生活低碳化、物质生产循环化及城市空间紧凑化的脱钩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南京城市空间呈现出快速化增长的势头,在空间功能逐步得到优化配置、战略重点更为明确的同时,但开发时序仍不够清晰,存在分散建设、投资集中度和规模效益不高的问题.今后考虑到环境容量的约束性和城市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南京城市空间增长亟待转型.基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趋向以及激烈的区域竞争态势等多重发展背景,南京城市东部地区必将成为南京城市空间增长的重要战略空间和弹性空间.本文对其发展回顾与评价、现状分析、发展战略及实施建议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态势,建设低碳城市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根据传统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理论及其与城市碳循环系统(碳源、碳汇)的对应关系,尝试基于低碳生态视角,从聚居模式、公交格局、产业分布及生态绿地四个方面对重庆主城区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以重庆主城区生态绿地空间特色为导向,提出适合山地格局的低碳城市空间结构——指状城市,为重庆市低碳空间规划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欧雷  焦自云 《华中建筑》2013,(10):97-102
节约和集约利用能源,有效减少碳排放,走低碳城市的发展道路,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该文以盐城的聚龙湖商务商贸区为例,详细介绍构建低碳示范区的规划措施,包括建设城市湿地公园、城市空间复合利用、建立绿色交通、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绿色照明、绿色建筑的发展等内容,以期对后续的低碳城市发展研究提供可借鉴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低碳城市规划——一个新的视野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对国内外低碳城市的理论研究和规划建设实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提出低碳城市规划主要应关注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模式、城市建筑等方面,并针对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的关系、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理论基础以及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低碳城市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低碳经济背景下开发城市地下空间的必要性,简述了典型国家和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概况。运用可拓学原理对重庆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潜力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地下空间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城市迅速发展。越是发达的城市,其人口密集程度越高、工商业发展越快。现代发达的城市往往对能源的消费量更大、依赖性更强。现在各个国家的能源消耗问题与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节能减排等相关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尤其是在城市规划中加入低碳理念是当前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之一,我们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也开始向节能方向发展。坚持低碳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注重探讨城市低碳理念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分析我国建设低碳理念城市所面临的一些具体问题,有针对的提出低碳理念的城市发展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静文 《华中建筑》2014,(5):101-104
在全球变暖,环境危机加剧的今天,低碳城市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而实现低碳城市发展的途径除了通过技术手段的节能减排外即是增加碳汇,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即是实现这一途径的最有效的方法。该文以城市绿地系统为研究对象,从低碳城市理念视角出发,归纳绿地系统之于低碳城市的碳汇与减排效应,总结基于低碳城市理念的绿地系统优化策略,之后以岳阳城市为例,分析其现状绿地系统固碳释氧功能与存在问题,并分别从强化绿道和生态廊道、构建绿色网络布局模式、发展城市立体绿化及采用多元低碳措施等方面探讨低碳城市理念指导下的城市绿地系统优化策略,以期对我国绿地规划建设有所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董禹  安淇  董慰  谭卓琳 《中国园林》2023,39(5):116-121
低碳发展背景下,城市生态用地的空间格局优化被 视为降低城市CO2浓度的有效途径。为深入了解城市生态用地 空间格局和其对CO2浓度的影响关系,尝试构建了低碳目标 下耦合优先尺度与空间格局特征识别的城市生态用地规划优 化综合研究框架,并以哈尔滨市为例,提取与计算了2000— 2020年城市生态用地与CO2浓度的多年空间分布数据。基于 多尺度的景观格局指数与CO2浓度相关性变化,识别研究二者 影响关系的优先尺度为10km。在优先尺度下,通过划分城市 生态用地空间格局类型单元、筛选特征指数,明确高碳汇单元 内城市生态用地的空间格局特征与阈值范围,并以此提出了城 市生态用地合理发展与规划布局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城市低碳 规划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Z1)
It is an important and unique approach of achieving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to save and use energy intensively, reduce carbon emission, and take the low-carbon development road. Taking Gaochun Zij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ecial Community for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d planning measures for building a low-carbon city, including building a green network, compound utilization of urban spaces, establishing green transportation, using renewable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green architecture,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future researches on the low-carbon urban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9.
在多元化的社会发展中,城市发展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存在多种发展的可能。以余姚环四明湖地区为研究实例,以GIS为技术手段,寻找影响区域发展的最核心因素,预判空间发展趋势,预景空间发展可能,进而导向用地布局与政策建议。研究表明基于GIS分析的规划预景对规划方案的产生和优化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丽 《华中建筑》2010,28(11):20-24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全球能源危机以及全球气候变暖使我国在经济发展及能源安全等方面受到了巨大威胁,在生态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引下,整合低碳经济与低碳社会发展两方面的低碳城市发展之路成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最佳选择,该文通过对国内外一些低碳城市建设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规划建设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