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美化运动"其后有着复杂的经济、社会原因,市政景观建设成为资本和权力追逐的对象,但其最主要的作为区域融合、链接历史、消弭空间阶层作用的"缝合"功能却被严重忽视。浮于表面化的"城市美化运动"必将导致城市空间尺度夸大、空间序列感丧失、城市文脉断裂、地域身份弱化、阶层分化空间分异,使城市未来建设和发展出现不可持续等问题。文章结合设计案例提出了以文脉观缝合自然与人文,以场所观缝合形象与内涵,以区域观缝合场地与城市、以生态观缝合当下与未来四点应对"城市美化运动"的城市景观设计策略,以期对当代景观设计研究起到裨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翟晓静  张卓 《河南建材》2011,(5):112-113
通过阅读《公共空间.公共生活》一书,了解了哥本哈根市的城市设计发展过程,并学习到了相关的研究方法。与中国特别是北京的城市设计现状对比,得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遵循"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精神,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使城市真正为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3.
彭长歆 《新建筑》2011,(5):17-24
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原属清末创办的广东士敏土厂之一部,因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曾在此设立大元帅府而得名。由于孙中山革命活动的楔入,旧址建筑及其城市环境围绕中山纪念这一主题展开有形实体和无形空间的塑造。以大元帅府旧址为核心的城市空间生产历百年而不衰,并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试图借助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指引,探讨城市地理、城市空间在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空间塑形与城市社会及空间使用的关系,以及文物建筑保护与城市公共空间的结合问题。  相似文献   

4.
《城市环境设计》2011,(12):258-267
"寻找一座城市,阅读一座城市"台中城市发展持续受益于完善的农田水利,本案因此以引水灌溉的"水平向度的流动"为发展此文化地景建筑的主要概念,以填补现代都市单一的"垂直向度发展"所造成的空间失衡。同时,项目也透过空间设计衍生出除了达成图书馆主要目的外的多元功能场域,增加读者与图书馆的互动,塑造另一种城市行为的水平流动,增进这座城市的常民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袁渊  袁涓 《四川建筑》2010,30(5):45-47,50
城市公共空间是组成城市防灾系统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对"5.12"汶川大地震中城市公共空间防灾避难作用的分析,结合国内外紧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情况,以成都市为例,探讨城市公共空间进行城市防灾系统整合的规划建设原则,提出了城市公共空间作为避灾场所的设施配置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我国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发展现状,以空间变革为切入点,从空间公共性的延伸、空间尺度的变革、邀约形式的转变以及地方化建设4个角度,对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空间变革进行了探讨.具体探讨了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公共性向泛私人性的过渡,不同的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尺度带来不同身体感受、城市公共阅读空间与人之间双向的邀约模式的变迁以及城市公共...  相似文献   

7.
该文在明晰"反规划"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回顾了修文县空间发展历程及现状空间格局,归纳了"反规划"视角下的山地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综合影响因素,提出了修文县采取"以河为轴、两岸开发、东进为主、适度南拓北延、西部调整、组团发展"的空间发展策略,构筑了"一主三副,三带五组"的空间布局结构,合理安排了空间发展时序,实践证明该思路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8.
在设计学研究领域上,城市空间界面设计借助形态分析法的设计理论,可以使空间界面设计更好地满足视觉感和审美情趣。本文结合城市规划理论和城市空间界面形态设计产生的背景和条件,运用实地考察、文献阅读、参考数据库等调研方法,较为深入地探究空间界面从四个维度阐述形态分析法在南京城市景观设计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发展处于"人居软环境"时代,并且最终目标是达到和谐人居的背景下,本文提出"公民空间"的概念意在使人们对公共空间的关注重新转移到其公共生活的本质上,并关注空间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将对空间的思考与社会问题、与人的问题更为紧密地结合起来,并对这些信息做出判断,激发公共空间潜在的更深层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王敏 《华中建筑》2012,(1):93-101
城市,作为一种叙事场域,与主体人之间的审美的、文化的、精神的、情感的交流互动,为城市规划与设计提供一种新视角,城市的社会性关注。把城市作为可读、易读的表意文本,介入叙事学理念,该文提出城市叙事的"时间—空间—情节—意义"四元要素结构,归纳了"时空线索—空间语言—文化表达"的三层次叙事设计构架,结合鄂西野三关镇古镇风貌更新设计实践,以探讨一种城市风貌规划与设计的操作过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混凝土试件在试验过程中,出现试验样品被调换或某些不法承建商为使试验合格而伪造试验样品的现象,提出了用RFID电子标签及网络技术,来实现对整个试验过程的监控。文中介绍了用RFID标签植入混凝土试件中后,利用MSCT软件系统、数据库及网络站点将试验样品的制作、运送、养护、量读及压试过程实现全程监控,从而有效控制了混...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5,(8)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ree algorithms for distance field generation on triangulated model: brute force algorithm, single-threaded algorithm based on spatial partition and multi-threaded algorithm based on spatial partition. Spatial partition algorithm use equidistant network divide the bounding box into equal-sized cubes, calculates the maximum and minimum distances between the sample point and each of the small cubes,taking the minimum value from the maximum distance as the minimum distance from the sample point to the model named d1, comparing d1 with the distance from sample point to every little cube's minimum distance d2, if d1 相似文献   

13.
利用海水、原状海砂及再生粗骨料,制备了设计预期强度为C20~C50的海水海砂再生混凝土。通过240个标准立方体(150 mm×150 mm×150 mm)和96个棱柱体(150 mm×150 mm×300 mm)试件,完成了工作性能、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以及弹性模量试验,研究了海水海砂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最后基于试验数据,得到了海水海砂再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与轴心抗压强度关系公式以及弹性模量与轴心抗压强度关系公式。结果表明:海水海砂再生混凝土工作性能良好,C40和C50强度等级的坍落度比一般再生混凝土分别提高5%和33%;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随着龄期变长而增加,且长期强度趋于稳定;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海水海砂再生混凝土7 d立方体抗压强度提高13%~52%,28 d抗压强度降低约5%,90 d抗压强度降低约15%,180 d抗压强度降低18%~29%;海水海砂再生混凝土28 d弹性模量比普通混凝土略有降低,降低幅度在14%以内;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工作性能的影响大于海水海砂。  相似文献   

14.
在试验室对混凝土立方体试块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完成破坏试验后用断层扫描CT技术研究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破坏过程的演化灾变过程,重点利用分形数学理论对混凝土试件的裂缝形成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时代建筑》2011,(5):66-67
被"L"形的背景围合着的立方体,可以使人们看到三个面。你可以认为它们代表着当代建筑学的三个维度:建筑、景观和规划,也可以认为它代表了该项目所赖以成长的三个地点:上海、洛杉矶和西安,还可以将它们粗放地理解成经济学、国际化和传统——这是当代中国建筑师或多或少都置身其中的、从业环境的"立方体"。然而,我们认为它代表着马达思班在蓝田的一系列以"农村都市主义"为核心的产业实践,融合了建筑、艺术、红酒三个层面互相依赖的立方体。  相似文献   

16.
王为 《建筑师》2012,(2):5-14
本文通过解读斯蒂文霍尔围绕”孔洞性”概念展开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以建筑现象学为理论背景.阐释了这一概念的演变过程.分析了它在环境、功能、尺度等不同的外部条件下呈现出的形式差异。通过揭示由“孔洞和方法上的改变.这篇论文试图证明现象学理论在观念层面上对空间”命题的重新定义。  相似文献   

17.
A fully developed turbulent flow over a matrix of cubes has been studied using the large Eddy simulation (LES) and 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 (RANS) [more specifically, the standard k-ε model] approaches. The numerical method used in LES of an incompressible fluid flow was a second-order accurate, fully conservative discretization scheme. This scheme was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a dynamic semi-coarsening multigrid method applied on a staggered grid as proposed originally by Ham et al. (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ociety of Canada, Halifax, Nova Scotia, Canada, 1999; J. Comput. Phys. 177 (2002) 117). The effects of the unresolved subgrid scales in LES are modeled using three different subgrid-scale models: namely, the standard Smagorinsky model; the dynamic model with time-averaging procedure (DMT); and, the localized dynamic model (LDM).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time, LES calculations were conducted on a Linux-based PC cluster using the 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 library. RANS calculations were performed using the STREAM code of Lien and Leschziner (Comp. Meth. Appl. Mech. Eng. 114 (1994) 123). The Reynolds number for the present flow simulations, based on the mean bulk velocity and the cube height, was 3800 which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Meinders (Ph.D. Thesis, Faculty of Applied Sciences,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elft, Netherlands, 1998). A comparison of predicted model results for mean flow and turbulence with the corresponding experimental data showed that both the LES and RANS approaches were able to predict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an flow in the array of cubes reasonably well. LES, particularly when used with LDM, was found to perform much better than RANS in terms of its predictions of the spanwise mean velocity and Reynolds stresses. Flow structures in the proximity of a cube, such as separation at the sharp leading top and side edges of the cube, recirculation in front of the cube, and the arch-type vortex in the wake are captured by both the LES and RANS approaches. However, LES was found to give a better overall quantitative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an RANS.  相似文献   

18.
对再生骨料混凝土27组立方体试件和5组棱柱体试件进行了试验,主要研究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水灰比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关系,以及立方体抗压强度与棱柱体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之间的换算关系。结果表明:相对于普通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有所降低,但棱柱体抗压强度略为升高。  相似文献   

19.
黏粒(黏土片)与非塑性粉粒间相互作用是控制粉质黏土/黏质粉土这一大类土体力学特性的关键因素之一,范德华力是两种颗粒间最主要的相互作用形式,也是饱和土真黏聚力的来源。然而,在土体宏微观关联理论分析、离散元模拟等研究中尚难以得到该力的解析解。为此,提出一种简便计算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粉粒视为球体,将黏土片视为由规则排列的基本立方体构成,将问题转变为可实现的基本立方体与球状颗粒间的范德华作用求解。首先采用蒙特卡罗模拟,计算得到不同空间排列方式下基本立方体与球状颗粒间范德华作用力;随后,训练一个三层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用于高精度拟合范德华力与两种颗粒空间关系参数的函数关系;最后采用叠加法即可简便求得黏土片与球状颗粒间范德华作用的合力与合力矩。结果表明,提出的简便计算方法准确性高、计算速度快,且拟合的模型参数适用于黏土片与土体中大于1μm的球状颗粒间范德华作用计算。  相似文献   

20.
<正>投影法是绘制工程图样的基本理论。正投影图是反映工程形体的最主要的一种图样,因此,快速、合理地运用一定的读图方法将一二维平面图形转化为三维形体,也就是读懂正投影图,了解图样所表达的设计意图,是每位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文中就阅读正投影图常用的3种方法——形体分析法、线面分析法、方箱法进行了阐述,以期对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