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发展节水农业的必要性及措施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卫东  张建国 《山西水利》2002,(6):33-33,62
发展节水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针对我国具体情况,应因地制宜选择节水技术,坚持节水灌溉与农业综合技术相结合,重视推广旱地农业技术和加大农业节水资源力度。  相似文献   

2.
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推动西北地区节水农业的发展,极大地提高有限水土资源的利用效率,西北地区探索出多种节水农业发展模式等五大技术体系。通过20年的努力,在工程节水和农艺、管理节水的技术储备已初步具备,但节水效果还不理想。目前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节水技术的优化集成,实现低成本空间扩散。今后发展节水农业的关键是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管理和工程节水技术,提高作物自身的水分转化率等。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城市化,工业化及农业灌溉对水资源需求的日益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达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需要节水政策,节水意识,节水技术三个环节密切配合,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城市节水三个方面多管课题上,以便达到逐步走向节水型社会的前景目标。  相似文献   

4.
基于综合节水的内涵定义及其内在要求,从节水科学理论、节水建设基本理论和节水政策理论三大理论出发,建立综合节水理论体系,并依据不同理论对应建立节水技术体系。从综合节水建设理论出发,建立综合节水发展布局和分区域节水模式;从综合节水技术体系出发,提出适合农业、工业、城乡生活及非常规水源利用的节水技术;从全过程节水管理出发,提出江苏省综合节水策略。  相似文献   

5.
浅析我省节水灌溉发展方向及节水示范区建设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节水灌溉近年来发展很快,但也存在较多问题,只有对灌溉系统引,输,配,灌,用水等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节水工程技术,节水农业技术和节水管理技术,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益,文章从宏观上分析不同类型地区灌溉用水供需平衡状况,合理提出发展农业节水型灌溉的方向和措施,建立节水示范区,为今后节水型农业灌溉提供宏观决策的依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我国水资源在数量上不足,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极不均衡,并随着人口增长和工农业发展,水资源紧缺将日益突出,因此,必须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节水农业包括节水灌溉农业和旱地农业.我国发展节水农业必须采取水、旱并举的方针.旱地农业随着雨量增加,增产幅度增大,在黄河连年断流的情况下,山东、河南半湿润地区,应重视发展高产旱地农业.建设节水农业,首先应当用好当地水资源(包括降水、地下水和劣质水资源化),同时要把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作为建设节水高效农业的核心,这是我国形势发展、粮食安全的需要和生态环境的需要.提高用水效率必须加强农艺节水技术.农艺节水不同于工程节水,它是减少农田蒸发蒸腾量,可实际节约水资源量.节水灌溉制度是近年来节水效果最明显的节水措施,无论水稻和小麦都有效果.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不仅是水的问题,农业节水必须农、水部门结合,才能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总结分析我国农业节水现状基础上,从灌溉面积、基础设施、体制机制、节水技术、农业水价等方面探讨了农业节水中存在的不足,并从灌区工程升级改造、节水灌溉技术应用、节水标准定额制定、农业用水监管控制、先进节水技术研发、节水区划策略制定、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农业节水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新形势下实施农业节水行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刘秀英 《山西水利》2003,(3):34-34,36
对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发展节水农业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制定科学的农业节水规划、扩大农业节水资金来源以形成市场机制下的多元投入体系、引进推广先进农业节水技术和设备、建立节水型社会,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四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农业节水事业应注意把握的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并配合适当的农艺节水措施,制得有效的管理制度,发展结合节水,才能真正实现农业高效用水,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综述了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指出现代节水农业技术是传统的节水农业技术与生物、计算机模拟、电子信息、高分子材料等高新技术结合的产物,具有多学科相互交叉、各种单项技术互相渗透的明显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研究的重点与内容,最后预测了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研究带来的突破与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