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以寒地城市为研究视角,以长春轻轨候车空间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寒地城市轨道交通候车空间文化建设实际,并结合国外寒地城市轨道交通候车空间实例,探析寒地城市轨道交通候车空间文化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22)
伴随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候车空间作为城市公共建筑的一部分,除了具有公共建筑的共同性质,还有自身的特性,如候车空间的相对封闭性、传播性、交流性等。该文以"四色文化"在盐城交通候车空间中的应用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如何使盐城交通候车空间建设融入地域文化,且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从而使盐城交通候车空间更加人性化。  相似文献   

3.
<正>地铁空间是可以承载综合功能的公共场域,它不仅能够串联起城市生活的界面,也能够借助公共艺术的形式连接城市的历史、现在与未来,增加一座城市的记忆、温度与特质。作为文化天然的传播媒介,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创作肩负着形塑、建构长春城市文化的重任。因此,各站点的公共艺术作品强调城市文化、地铁空间和公共艺术之间的整合关系,是集艺术、文化、空间于一体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4.
《门窗》2017,(2)
本文从寒地气候条件角度切入,以长春轻轨3号线候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及对其他寒地城市哈尔滨、沈阳轨道交通候车空间进行实地调研,并结合国外设计实例,对寒地城市轨道交通候车空间形态设计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3)
该文从地铁空间公共装饰艺术与城市历史文化的关系入手,论述了地铁空间公共装饰艺术构建的特点,通过样本分析,探讨由宏观至微观、由主及次的基于地域历史文化的城市地铁空间公共装饰艺术构建。  相似文献   

6.
《建筑科学》2021,37(1)
公共艺术具有人文内涵效应与地域文化标识的作用,将其应用于地铁空间内,有利于展示城市的文化特色,让乘客看到更多现代创意表达.因此,应当重视公共艺术在地铁空间中的运用. 地铁空间的文化墙设计.文化墙是地铁空间重要的公共艺术,堪称“公共文化阵地”,其往往兼具功能性与艺术性,承担着传达文化与打造城市形象的重任,能够展示城市的历史文化与地铁站点的信息,满足城市文化输出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1)
地铁作为现代城市主要的公共交通,展现着城市的发展进程,同时又能呈现一座城市的风貌。本文选择地铁公共艺术设计这一分类,从江西地域文化、空间特性、城市发展等方面进行考虑,提出了探索性方案。艺术墙属于公共艺术设计的展现方式之一,如何满足南昌地铁的形象需求,同时又达到宣传江西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地铁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由于大规模的建设与工业化的大生产,忽略了民众对地铁空间文化的情感需求,使得中国地铁站出现"特色危机"和文化趋同现象。在不断寻求符合民众的地域环境识别能力以及满足民众情感需求的地铁空间过程中,将地域文化充分融入到地铁车站空间设计中则显得颇为重要。文章阐述了新时代背景下的地铁文化以及地铁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并以济南1号地铁线路为例,提出地域文化在地铁出入口空间、室内空间、标识系统等方面的应用表达策略,力求打造极具特色的地铁车站空间。  相似文献   

9.
作为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地铁壁画艺术是城市与人们交流的窗口,代表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形象.地域文化与站域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特殊非物质文化,也是地铁壁画艺术创作的特殊资源,将地铁与壁画艺术相融合,有助于唤起对城市的入文回忆和文化认同度,在新时代彰显历史文化新风采.  相似文献   

10.
《门窗》2017,(12)
随着地铁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地铁已不再是单纯的城市交通工具,更逐渐成为城市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地铁设计者在未来的地铁设计过程中,应不仅仅满足于充分发挥地铁的交通运输功能,还应充分融入地域文化特色,这样才能通过地铁更好地展现本地区的城市魅力。因此本文主要对基于地域特色的地铁建筑设计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当下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地铁站内空间不仅仅是人们换乘的场所,更为重要的是,地铁站拥有巨大的客流量和多样的使用者,其站内所呈现出的各种信息会在其空间使用者中不自觉地被感知和传播,因而地铁站内空间更是一个信息传播高效的文化驿站,并成为城市公共空间中最具大众美育力的场所.里斯本地铁站建设重视乘客在换乘与等候过程中的感受和城市文化与艺术气质的展现,通过各种空间艺术手法,丰富地铁站内空间的装饰,展示其独特的城市文化,在等候的片刻中美育大众,形成具有美的哲学的新时期里斯本地铁站,成为当代欧洲城市中颇有特色的地铁站空间艺术.文中以里斯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地铁站为例,解析其站内空间艺术的处理手法,以启示我国繁荣的地铁站建设,呼吁地铁站建设中要重视站内空间的艺术性创造和大众的美育,使掩于地下的平凡的地铁站内空间熠熠生彩,超越通常人们对地下空间的负面感知.  相似文献   

12.
根据对广州与深圳地铁站的调查,分析了目前地铁站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提高地铁站等候区人性化设计,使其更具导向性和可识别性,同时指出空间设计应富有各个车站的地方特色,为地铁站的空间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天津西站是京沪高铁重要站点之一,位于天津中心城区,建成后将实现高速铁路、城区地铁、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无缝对接,是典型的现代化大型城市中心综合交通枢纽。通过对天津西站南广场地区从地区功能定位、城市门户形象、立体交通组织、城市文化延续等四个方面的分析,介绍了现代城市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地区的城市设计方法。通过实践与探索,实现枢纽广场由单纯交通疏导向多功能公共空间的转变,带动区域城市功能和整体形象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刘文  魏琰琰 《建筑与文化》2016,(11):222-223
建筑与城市的关联方式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逐渐发生变革,在城市现代转型中诞生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通过将不同的城市功能与公共交通杂糅在一起,而表现出更高的城市级别和更深的城市影响力,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空间。北京作为我国地铁网线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由此产生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对城市空间的促进引导作用也相对明显,并以城市要素中最为活跃的商圈结构为典型代表。文章以北京为例,从城市设计的层面探讨了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与商圈布局之间的调整适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数据 的大样本、易获得的优势,为研究城市提供 了更便捷有效的数据支撑。本文通过2 016 年大众点评网的餐饮数据,对商业中心的空 间分布形态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通过空间句 法的理论与方法对点评数据拟合进行相关 性分析;结合空间句法对城市形态的定量分 析,剖析长春市商业空间分布与现状城市形 态结构之间的矛盾;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 了疏解原有城市形态中心功能以完善中心城 区空间结构的建议,以期增强长春市中心城 区的空间效率。  相似文献   

16.
邓蜀阳  熊唱 《华中建筑》2006,24(12):57-61
城市空间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城市设计而言具有基足轻重的作用在城下设计中应当创造富含城市文化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空间.在重庆江北CBD滨水区城市设计中,从城市空间着手,运用城市设计手段,以城市文化的“观演”为媒介.将城市文化与城市空间融合为一个整体,突出了独特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7.
朱恒 《福建建筑》2012,(5):23-26
文章对重庆地铁站地域性识别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适合地域性的重庆地铁站室内空间特色,进而提出针对地域性形成的空间特色提出室内空间营造策略,为重庆地铁站空间识别性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机制及调控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经济、社会等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组合。本文以长春市为研究对象,回顾了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轨迹,划分六个发展阶段,认为因子促生-支撑、产业催化-带动以及政府调控-引导是驱动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主要机制。分析了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现状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培育城市南部"副中心"、强化城市地域功能结构调整、推进中心城区的空间轴向扩展以及构建城市空间优化的支撑系统等方面提出了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19.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与公共建筑的城市价值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域性是城市文化和价值的集中体现,城市文化特色来源于城市的历史底蕴、城市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以及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形态,而城市公共空间则是城市体现城市文化的舞台,城市中的建筑塑造了城市公共空间,同时城市公共空间则成为了建筑表达地域性的土壤。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建筑反映了城市市民日常活动的特点,是当代建筑和城市形成地域特色的基础,良好的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不仅是满足多样化、地域性的城市生活的前提,同时也可以激发人们的激情和创造力,从而上演更加生动的城市生活场景,人们的生活特色造就了城市的文化、文化造就了地域性,建筑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地区文化方面进行论述,探索了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对地区文化特色的挖掘,提出了在城市更新中如何将地区的建筑文化进行延续,创造出特色的城市物质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