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1)
在翻译研究逐渐向文化转向的过程中,译者的身份成为了研究者们所关注的焦点。译者在翻译中发挥主体性作用,其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势必影响翻译作品的质量。本文以辩证的眼光通过对译者两极身份的论证,试图寻找到解决译者矛盾身份的出路。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6)
英国文坛巨匠弗朗西斯·培根的《论读书》堪称经典之作,而译界前辈王佐良先生的翻译之作堪称经典中的经典。但其实目前《论读书》的译本已经达到10种。今天笔者将选取王佐良先生和孙有中教授的两个译本从选词用词、形合意合层面等方面进行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6)
本文从句法(形合和意合)、翻译策略(异化和归化)及修饰风格(排比)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了《论读书》三种译文中的译例,通过比较研究,探讨了翻译中的动态对等,展示了王佐良先生在忠实传递原文内容和文体风格时表现出来的精湛技艺和严谨的翻译态度。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8)
对翻译标准独到的见解以及精妙绝伦的翻译作品共同造就了林语堂的伟大。在《论翻译》中,林语堂提出了"忠实、通顺和美"的翻译三标准。林语堂的翻译有时并不符合传统意义上翻译的标准,而是改编、翻译和再创作的结合体。本文将以The Wisdom of Confucius为例,分析林语堂在翻译《论语》过程中是如何彰显自身的译者主体性的。译文与原文的"偏离"是与原著的背道而驰,还是对儒家思想更好的诠释?本文将从以译者主体性为切入点,结合林语堂翻译标准,对The Wisdom of Confucius中出现的"偏离"现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3)
翻译过程是是译者在文化、社会和个人因素的制约下发挥其主体性的过程。本文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分析杨必译《名利场》,得出译者对文本的主体性选择、译者对原文文本的解读以及译者作为译文作者体现出的创造性是译者主体性的三大表现。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2,(3)
回译可以应用于翻译研究的各个领域,除了检验翻译实践效果和翻译教学质量,对翻译理论研究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辜鸿铭作为国学大师,在中学西译方面一度起到先锋作用,然而以保守主义知名的辜鸿铭,在英译《论语》时对专有名词和文化信息的处理方面却刻意删除了中国文化的痕迹。本文以回译辜鸿铭《论语》英文原句为实例探究译者自身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的原因与程度,通过剖析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旨在找出译者选择不同翻译方法的深度原因。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3)
回译可以应用于翻译研究的各个领域,除了检验翻译实践效果和翻译教学质量,对翻译理论研究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辜鸿铭作为国学大师,在中学西译方面一度起到先锋作用,然而以保守主义知名的辜鸿铭,在英译《论语》时对专有名词和文化信息的处理方面却刻意删除了中国文化的痕迹。本文以回译辜鸿铭《论语》英文原句为实例探究译者自身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的原因与程度,通过剖析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旨在找出译者选择不同翻译方法的深度原因。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22)
阐释学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即阐释。翻译的过程即阐释的过程,译者的主体性在阐释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历代学者对《易经》的翻译和阐释是不同译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结果。本文以三个不同的《易经》英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为例,从阐释学的视角探究译者的主体性在经典阐释过程中的作用及《易经》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英译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4)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从性别研究的角度对传统译论中翻译忠实性及译者主体性进行了重新阐释,指出女性主义翻译是忠实于作者与译者共同参与的写作方案,并认可与鼓励女性主义译者在意义生产过程中积极发挥主体作用。《金锁记》是女性作者张爱玲的具有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品,由原作者张爱玲自译成英文并发行海外。本文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中的译者主体性探讨英译本《金锁记》,通过实例分析翻译中一些策略和词汇、篇章层面上的运用来具体揭示其中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1)
《论读书》(of Studies)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培根的一篇名作。原文风格简洁凝练,言简意赅。行里之间使读者明了读书的方法和好处。这篇文章还有一些独到之处,其运用了许多古语词,读起来更使读者有历史传承之感,也更加文雅庄重,此外,作者还运用了排比,比喻和类比等修辞方法,使文章读起来更有气势,朗朗上口,也更加通俗易懂。因此我国许多翻译家都译过此篇,本文就王佐良先生,曹明伦先生和廖云范先生的译文进行赏析,从翻译方法,选词以及句式等方面学习名家翻译的风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