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Planning》2020,(8):115-116
亲属称谓词受使用者影响,反映了一定的语言特点及社会文化,且处于方言过渡地带的方言亲属称谓词同时受不同方言影响程度不一。多因素影响下,怀宁方言的亲属称谓语通过构词方式;语义上扩大、缩小以及语用上泛化现象,反映了怀宁方言亲属称谓词演变过程中的自身特征以及古汉语遗留特征。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16)
社交称谓是在社交场合应用的称谓语,反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相互关系。在现实的历史条件下,由于称谓本身以及社会言语交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老师"发生语义泛化,成为一个流行于大众之间的普通称谓语。本文主要探究"老师"词语泛化的现象及其泛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9)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推广,新兴称谓语"亲"已在网络上及现实生活中逐渐流行开来。"亲"的意义是对"关系近、感情好"这一词义的引申,可理解为是对"亲爱的"的简称。"亲"这一称谓语的泛化不仅是称谓困境的反应,也是其具有亲昵、娱乐性和互动性、创新性和时尚性等特点的必然结果。对于这种新兴称谓语,我们应采取宽容态度并重视其动态发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20)
有关行业语泛化问题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本文将从泛化原因、泛化方式和泛化特点三个角度来对行业语泛化规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21):260-261
本文通过对网络媒体中频繁出现的"女神""小姐姐"等女性称谓语的语义语用具体分析,探究了网络青年女性称谓语的变化和产生变化的原因。分析这些网络女性称谓语的语用特点,以及这些网络新兴称谓语背后蕴含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20)
社交称谓语是任何语言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恰当地使用社交称谓语是人们有效地进行社交行为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从语言、社会、文化的角度分析了英语社交称谓语的特点、适用语境、称谓方式及其使用的限制因素,意在说明在当今英美社会中如何恰当地使用社交称谓语并揭示其内在的指示信息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3)
社会称谓语是人际交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一个语言符号,能够反映交际中的人际关系;同时它也是一个语言现象,能够折射出不同的社会生活交际环境。中韩两国一衣带水,都受到过儒家文化的影响,两国社会文化形态比较相似,但仍存在许多差别。我们能够也能够从两国的社会称谓语的不同种体会到这些异同点。研究两国社会称谓语将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很大的帮助。本文将分成两个部分,从职业称谓语和泛称称谓语简要比较两种语言的社会称谓语,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3):215-217
本文在探究成都语言类节目《李伯清评书》的基础上,着力研究成都方言中的极富地域特色的社会称谓语。通过对成都方言社会称谓语的界定和构成进行的分类整理,本文将深入了解到成都方言中社会称谓语的特征、构词特点及其表达效果,从而理解到成都方言独特性并为成都方言的保护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5)
中外称谓语系统间存在巨大差异,因此称谓语的翻译面对很大困难和挑战。本文先介绍称谓语的定义和分类,然后说明归化和异化各自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最后通过举例,探讨在归化和异化的视角下,《红楼梦》两大译本中称谓语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27)
马克思主义对剥削的定义是剥削阶级对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时间以及剩余劳动产品占为己有,就产生了剥削。我随着时代的进步,剥削阶级在我国已经不存在,然而在针对剥削问题的讨论中,出现了把剥削泛化的看法,认为社会上每一个人都是被剥削者,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剥削。这种认识脱离了马克思主义对剥削的解释,是现代社会人们快速的生活方式下对剥削在心理上产生了一定曲解。本文结合新时代背景,对剥削被泛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