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lanning》2014,(2)
"我是人间惆怅客",是对李商隐的最佳概括,朦胧之美是李商隐诗的直接体现,下面笔者在对李商隐的《锦瑟》进行了一次教学设计,希望通过三个角度来解析《锦瑟》之美。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3)
小学语文教材中,文本体裁多样,对小学生的阅读感悟适应性要求比较强。对不同体裁有不同要求,如诗歌教学中,学生的读之内容应当引起我们大家的思考。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诗歌之读的浅谈,可以引起大家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34)
<正>李商隐《锦瑟》一诗的主题,"人莫晓其意",历来是众说纷纭。有"咏瑟""悼亡""爱姬""自伤""夫妇琴瑟""忧国""适怨清合"之说。这使得人们异常关注该诗的整体解读,却忽略了对字词的深度理解。诗句"一弦一柱思华年"中"思"字的理解就很少关注。人教版教材,无论是旧版还是新课标版,都没有对"思"进行注音和解释。隐含的信息是,此处的"思"应按现代汉语的读音来读,只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9)
《锦瑟》具有强烈的朦胧感的特征。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讨论《锦瑟》的朦胧感:一、意象组合的自由与跳跃导致诗歌意境的朦胧;二、引用典故引发多义的效果导致语义的朦胧;三、诗人主观世界表达含蓄造成诗歌主旨的朦胧。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2,(10)
<正>高中语文课本选用了晚唐大诗人李商隐的七律诗《马嵬》(其二),知其二,还要知其一,李商隐的另一首《马嵬》是七言绝句。笔者在教授《李商隐诗两首》时,把他的另一首《马嵬》也顺手拈来进行参照阅读。因为这两首诗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彼此参照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认识水平,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大意,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感情,继而揭示诗歌的主旨。下边笔者讲一讲自己在阅读教学时怎么把这两首诗互相参照,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3)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中节选了《哈姆雷特》的第五幕第二场作为学生的自读课文。在此引入该剧的整本书阅读可以加深学生对剧中人物、主要情节及其中人文主义思想的理解,有助于开启学生阅读西方文学作品的思维之门。整本书阅读规划主要从教材学情入手,通过观赏电影、设计前置问题、背景介绍等方式激发阅读兴趣,后以阅读、交流、展示、汇演等步骤层层推进,让在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探究、创造性地解读并演绎剧本,还原伟大悲剧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
《红杏诗句谁家胜》一课,学生在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诗篇时,都能有理有据地说出该诗好在哪里,但不能形成"评比"性诊断,缺乏鉴赏力。这种现象折射出诗歌鉴赏教学的大背景——赞赏式阅读教学使学生形成了定性思维,此外,学生欣赏诗歌之"好"的思维习惯模式化了。专题式对比阅读会给学生打开一扇提升鉴赏能力的学习之门,体验式阅读比知识性解读更符合诗歌的阅读之道。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22)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灵活运用本校孵化的"目标推进四环聚焦"教学成果,以目标推进为主线,探索实践阅读能力"四位一体"培养策略,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掌握方法读、带着感情读、实践应用读",从而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2)
<正>【教学说明】:高三模考时有一道诗歌鉴赏题,对比周密《野步》与赵翼《野步》的人物形象。学生普遍出现了误读现象,不能准确透过诗句看清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于是笔者针对这类题型试着归纳,设计了本次教学。同时,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的自我阅读感受,以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敏锐感知能力与独立思考分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1)
我国著名文学家、儿童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倡导"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一思想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有体现,由此可见整本书的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整本文字书的起始阶段,教师运用适切的阅读教学策略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实现"读有方法,读有思考,读有分享"的阅读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