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20)
先锋作家余华的《活着》描写了福贵的一生,亲人一个个离去,但是福贵并没有绝望,而是努力地活在被死亡包围的阴影中,这正是余华想表现的"向死而生"。作品在诠释命运荒诞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一种生命意识:人在死亡轮回中爱和人性强大的力量,在面对苦难和死亡中的坚忍不拔。作品描写了人性的善,这是余华对生命存在意义的重新思考,他对生命的重新认识,福贵一直在找活着的希望,这也是作品的主旨,为普通善良的生命寻找活着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18)
硬汉海明威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常常充满对死亡的探索,《印第安营地》是其短篇小说中的杰出之作。本文拟从生与死的原型角度解读这部短篇小说,从而更深刻地了解作者对生命与死亡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5)
校园里大学生轻视生命、漠视生命的现象,大学生死亡教育需求的强烈与高等院校死亡教育的匮乏使得大学生死亡教育体系的构建迫在眉睫。死亡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体系、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是构建大学生死亡教育体系的重要方面。构建死亡教育体系,社会各方、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等必须多方合力,探索大学生死亡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实现"向死而生"的死亡教育的核心价值,提升大学生的生命品质。  相似文献   

4.
死亡是不可知的,又是不可逆转的,人人无可逃遁。“生命中最确定的事实是,我们都会死亡,最不确定的事实,死亡将于何时降临。”这句古老的拉丁格言简述了人类中心主题之一:死亡。这一主题促使众多诗人,作家通过写作去探索这一奥秘。艾米丽迪金森就是一个以生命和死亡为主题的优秀诗人。她一生忠于死亡主题,创作了几百首死亡诗歌,有人甚至认为“写的每一首诗几乎都和死亡有关,和完结(endings)有关。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4)
迟子建是中国当代文坛上具有独立精神特质的存在。她以"忧伤而不绝望"的写作传达了生命中的温暖和爱意,以诗意的书写消解了死亡的恐惧和绝望,传达了生命的坚韧和力量。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生命诗意的回归。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通过对迟子建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死亡的诗意叙述作具体分析,试图对小说中的死亡叙事作深入的阐释,并揭示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6)
唐·德里罗是美国享有盛名的后现代主义作家,他的后现代经典之作《白噪音》是一本"美国死亡之书"。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杰克与其妻子所面临的死亡恐惧、为摆脱恐惧做出的努力和恐惧产生的原因,展现高度发达的后工业社会对人类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11)
《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之作,作家以"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描绘了生活在东北一个小村庄的一群"像动物一样忙着生,忙着死"、愚昧善良又潜藏着巨大力量的农民们的生命状态,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血淋淋的、残酷的画面。然而在作家对残酷的生活现实毫不规避的原始叙写中仍然流露出一种顽强的生命之美和粗糙却真诚的爱,需要我们深入文本,用心体会。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33):65-66
目的:探讨死亡教育对晚期癌症患者死亡观的影响,以减轻患者对死亡的恐惧,帮助临终患者安详、舒适、有尊严而无遗憾地走到生命的终点,以促进临终关怀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方法:收集病理组织学确诊的Ⅲ、Ⅳ期癌症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5例。在常规诊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指导,干预组增加临终关怀及死亡教育的内容。结果:干预组选择"老年时死亡"(26.15%)明显高于对照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选择"不应维持植物人"占23.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想到死亡时的感觉,干预组和对照组出现劣性感觉者分别占36.92%、49.23%,两组患者都存在着对死亡的恐惧和回避心理。结论:把死亡教育贯穿于健康教育中,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对死亡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助于减轻患者对死亡的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6)
死亡教育与生命教育概念含混与互用导致死亡教育实践受阻,区分并厘清死亡教育与生命教育概念及其关系是死亡教育实践的首要任务;分析并确定死亡教育概念内涵是死亡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前提条件;对死亡教育分类,剖析死亡教育特性,确定死亡教育实施原则,为死亡教育实施与推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29)
顾城是当代朦胧诗派的一位重要诗人。在二十世纪隐晦难言的特殊年代,顾城坚持讲述绿色的故事,呼唤生命回归自然。文章从顾城诗歌中对自然万物的钟爱、对生命原初形态的探索以及对死亡的自然性书写三个方面来探讨顾城诗歌中所展现的生命观、死亡观,从而思考人类社会性之外的自然之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