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18)
祥林嫂是鲁迅短篇小说《祝福》中的女主人公,历来被人们看作是被封建礼教迫害致死的旧式中国妇女形象。一直以来,人们大多关注祥林嫂身上淳朴、善良、勤劳的妇女形象,往往忽视了其内心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和顽强的求生意志。本文从两方面对《祝福》中祥林嫂形象再解读,力求客观还原人物真实思想。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5):16-17
小说《祝福》几乎整篇都在铺垫和展示祥林嫂如何一步步走向死亡。在塑造祥林嫂的人物形象过程中,鲁迅通过很多色彩意象的写作手法,血淋淋地演绎着祥林嫂悲凉凄苦的命运。同时也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和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身世。在鲁迅众多作品中,常常会有一些不同色彩的暗喻与人物命运紧密相连。不同的色彩在其作品中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从而使鲁迅的作品更富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小说《祝福》就是这样的作品。在刻画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时,小说中多处用了各种颜色对她的生存状态进行一种动态关照式的意象表达,使人物形象成熟而丰满,具有追溯历史和驻足当下的意义。以下从人物形象的色彩、死亡悲剧的色彩两方面对《祝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9)
<正>这是《祝福》第二课时。考虑到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已经大致把握了《祝福》的基本内容,这节课我想作点尝试,改变一下多年来的老教法。于是,我这样开始了开场白:"同学们,课文的情节、结构大家已经搞清楚了。昨天我们又重点赏析了祥林嫂的三处肖像描写,通过这三处肖像描写,我们既了解了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也体味了鲁迅先生文笔的精妙与构思的精巧。今天我们就做一件事,替祥林嫂找找活路,好么?""好!"学生纷纷响应。"大家先认真看看书,准备一下,5分钟后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36):96-97
海明威笔下的人物通常是面对荒诞而残酷的现实却打不垮的硬汉子形象。但在短篇小说《杀人者》中,海明威描写了一群截然相反的人物。在荒诞的世界与痛苦的人生面前,海明威给出了另一种人生态度。毫无疑问,这是海明威对他的时代以及人生的思索,同时,他也把对世界与人生的疑惑抛向了世人。海明威的《杀人者》中既有追求生命美好,也有直面人生悲剧,向死而生的硬汉精神,这两种精神乐章的交响,也预示和铸就了安德森难以逃避的人生悲剧命运。本文通过对《杀人者》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分析揭示日神与酒神精神在他们身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35)
《祝福》是鲁迅《彷徨》文集中的第一篇,其艺术价值不言而喻。鲁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经典的被封建束缚的传统女性形象,在现代历史的女性形象长廊中,祥林嫂这幅画像永远闪耀着光辉,经久不衰。而柔石作为左翼代表作家,《为奴隶的母亲》也是柔石的代表作,经过近90年漫长时光的考验,毋庸置疑地成为了现代文学的经典。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柔石能创造出"典妻"这样一个经典女性形象实则早已大大超过了左翼文学的范畴。本文将致力于探讨两位经典的女性形象,比较她们身上的异同之处,找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产生这样两位经典的女性形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25)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其成功塑造出了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这其中阿Q的形象无疑是最深入人心的。之所以阿Q这个人物活灵活现,是因为鲁迅先生通过使用高超的语言艺术,将阿Q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通过对《阿Q正传》进行分析,以进一步认识到鲁迅先生高超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2):216-217
本文对鲁迅的经典小说《祝福》的文章情节、写作模式、思想内涵以及人物形象等多个维度进行思考,分析文章背后的非理性因素,如封建礼教的麻醉性;群众的麻木和小市民心态;个体的自我价值实现的外求和孤独感,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悲剧背后外界和内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4)
鲁迅的《风波》和莫泊桑的《绳子》,简笔勾勒了两个农民的悲剧,"以小见大"地折射出不同时代、社会和人性的痼疾。本文主要从悲剧形象、悲剧内容和悲剧根源三个方面比较两篇小说的悲剧价值。虽然两篇小说的悲剧价值有共同的指向,但是《风波》的悲剧价值更加深刻,更加令人警醒。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3)
鲁迅先生笔下有许多人物都没有姓名,我认为这是作者表现人物悲剧命运的一种写作手法,比如闰土。这些人物以其独特的人生与卑微的命运,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时代特有的典型形象。而正是这些形象,犹如一面镜子映照着那个时代,让我们看到那个时代的社会缩影;看到被侮辱、被扭曲的无数的"小人物"的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17)
本文按照文本细读的方式,对鲁迅的短篇小说进行分析,发现鲁迅小说中存在一个主人公"缺席"的现象。笔者选取三个短篇《孔乙己》,《祝福》,《阿Q正传》为例,运用叙事理论对鲁迅小说中主人公的"缺席"这一现象从叙事结构以及叙事的效果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本文发现主人公缺席现象是鲁迅先生精心安排的一个结构,从而在时间、空间上把故事情节有效的做了延伸,增强了叙述的效果,使得叙事更加的有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