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9,(27):16-17
1989年3月26日,海子卧轨自杀。三十年来,海子诗歌、海子自杀一直都是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海子诗歌入手,找寻海子死亡意识的由来,进而探索死亡意象对新诗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叶原 《高等建筑教育》2008,17(1):158-160
依据马克斯·韦伯关于现代性是分化过程的理论,以海子的诗为例,并以此对比各种后现代主义诗歌,通过对比力图阐明海子诗歌中现代性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1,(Z1)
<正>我一直认为,这首诗歌在海子诗歌中的水平仅次于《九月》。海子的诗歌纯粹描写青春的,好像很难找到。但是海子的一生都在青春中度过,而这首《祖国》中的许多价值观,都是我们青年所应该具备的。这首诗歌也极为经典,诞生了"以梦为马"这个成语,也诞生了一堆名句。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9):112-113
本文采用现代文体学的理论,从语音和词汇层面分析了《中央公园》这首诗歌的文体特点,为英语诗歌提供了分析样本,以帮助中国学生提高对英语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6)
华兹华斯是19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曾提出儿童观、生死观及自然观。本文将从这三方面入手,以诗歌《我们是七个》为例,分析华兹华斯的这几种思想与其基督教信仰的一致性。再次论证要想更好了解西方作家,对西方基督教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6)
海子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并没有留下大量的作品,但已发表的作品中,基本都是经典之作,有很深厚的内涵,《亚洲铜》作为他的代表作,是他发表的第一批诗歌,也是他所有诗歌中最难理解的一篇,对诗中象征意义的理解一直都存在一些争议,不同的学者通过不同的角度,发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本文通过对亚洲铜的意义和全诗的详细分析,对该诗的象征意义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14)
本文以文体学的前景化理论为基础,解析雪莱诗歌《致英国人的歌》的前景化特征,探讨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实现前景化的过分规则化和变异对揭示诗歌主题意义的贡献。研究发现,通过对语音、词汇、语法、语义层面上过分规则化和变异的剖析,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诗歌的表层结构、深层含义和文体特征,凸显了号召英格兰人共同反抗资本家剥削的诗歌主题。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
<正>一、背景与缘起现象一:《诗经》《唐诗三百首》……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但是,现在呢?还有几个人写诗呢?中国现代诗在顾城、海子、舒婷、金波以后还有谁呢?现象二:我给学生讲故事,结果学生大喊:"老师,桌子是不会说话的!"这可是童话啊!这是想象啊!可是,学生想象不出来!  相似文献   

9.
当年,诗人海子写下这个题目,是在冬天将尽的时候。不过,打那以后,人们总会在春天里想起海子,在春天里念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48)
<正>从人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后的Promise到第六册的Poems再到外研版第八册六单元的The Tang Poems,高中教科书并未忽视诗歌在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可现状表明,诗歌教学几乎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与其他文体一样,诗歌有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等素养的重要作用,教师应将诗歌融于语音、词汇、语法、书面表达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