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Planning》2014,(6)
<正>我国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等,都采用章回体,每个章节回目,一般用两句对仗的话作标题。例如——一、《水浒传》第二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二、《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三、《西游记》第十八回:《观音院唐僧脱难,高老庄行者降魔》四、《红楼梦》第九十八回:《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五、《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我们看上面这些标题,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23)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部渗透着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以及精神和智慧的文化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红楼梦》的译本有十余种,其中杨氏夫妇和霍克斯的译本最为有名,影响也最为深远。通过对两个译本第三回的部分译文进行对比旨在深入理解译者翻译策略的不同取向。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4)
《红楼梦》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其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而且可研究内容涉及诸多领域,因此被界定为"百科全书"。从文学角度而言,《红楼梦》集多种文学形式于一体,除了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中常用的诗、词、歌、赋之外,属于民间文化的谜语、对联等在《红楼梦》中也较为常见。特别是对联,常常融入故事情节中,将人物的性格和命运都蕴含于其中。从翻译的角度而言,对联翻译是难点,主要原因在于对联的语言风格在翻译的过程中,很难找到对应物以做到达意。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12)
<正>众所周知,《红楼梦》里,有许多地方是前后呼应的,这种"前后呼应",如果我们把它提升到理论层面上来探讨的话,也可以称之为《红楼梦》章法结构之对称。这种"对称"的手法渗透于《红楼梦》的每个角落,比如黛玉的潇湘馆,"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二十六回),而黛玉死后,潇湘馆却被"落叶萧萧,寒烟漠漠"的惨象所代替(据脂批);再比如,六十四回,黛玉作"五美吟",戚序本脂批明言: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在20世纪初,"红楼梦作者究竟是谁"这个问题曾经引起中国学界的争论,现今学界普遍认为通行本前八十回为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一般认为,曹雪芹以贵族家庭的兴衰为主轴,把自己的家族命运投射在了《红楼梦》一书'中。为避免文字触及时事被清政府干涉,于是虚构朝代,隐去真事,并以描写闺阁女子来避讳,反映了封建社会里"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社会现实。从本期开始,本刊"名著赏析"栏目将对《红楼梦》中的"火"展开连续三期的品读,通过曹雪芹的愤懑之火、木石之盟的爱情之火和红楼家族的命运之火,邀您一起推开大观园的门,来一场红楼梦里梦红楼。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36)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这一部分主要讲述了"初识"荣国府内建筑结构和结识大部分女性长辈的过程,堪称《红楼梦》的真正开篇。语言是反映人物性格的重要载体,所谓"言出心声",从人物语言的刻画发现人物的整体性格,见微知著。王熙凤的善于逢迎、八面玲珑,林黛玉的寄人篱下、小心谨慎皆随着作者语言功力的运用,跃然纸上。每个人物都是独立的个体,栩栩如生,值得学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本文将从人物语言的角度剖析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感悟经典著作,走进小说人物内心。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9)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统,这就要求译者具有较高的翻译水平和娴熟的翻译技巧。而《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杰出代表,研究《红楼梦》的翻译,对于翻译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翻译《红楼梦》所常用的方法,阐述了翻译中国文学名著应使用的基本方法以及应遵从的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1)
<正>曹雪芹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创作了《红楼梦》这一名著;他还是一位杰出的风筝艺术家,为后人留下了一部风筝专著《南鹞北鸢考工志》。《红楼梦》中有不少关于风筝的描写。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中,提到的风筝种类很多,有大蝴蝶风筝、美人风筝、软翅大凤凰风筝、大鱼风筝、螃蟹风筝、大红蝙蝠风筝、"一连七个大雁"风筝、门扇大的玲珑喜字风筝。《南鹞北鸢考工志》是曹雪芹的一部佚著,虽然残缺不全,但其中提到的风筝类型有燕子、金鱼、彩蝶、鹭、雁、人物等,几乎涵盖了各种题材。其中,最具北京特色的当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7)
<正>见子真颜色,同登鬼见愁(评杨绛《洗澡之后》)张爱玲说,"小时候看红楼梦看到八十回后,一个个人物都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起来"。我不敢有这样的抱怨,杨绛先生说了,"我这部《洗澡之后》是小小一部新作"。孔子七十从心所欲,杨先生都百岁了。原作写知识分子改造思想,人人都得"洗澡",可仍旧"如匪浣衣";续作的历史背景淡化  相似文献   

10.
<正>上期"译者随笔"是关于亨利·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概论》(第一卷)的,如今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日常生活社会学基础》(第二卷)总算翻译完成了。感想颇多,略举一二,以飨读者。上期"译者随笔"的标题是,"我们需要批判当今的城市日常生活吗?"这个标题引出了三个列斐伏尔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