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活态地保护与传承,需要居民自觉地进行参与。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非遗保护工作的探索与实践,采用文献分析、理论研究、现场调研、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沙湾镇提高居民文化自觉意识的手段进行系统总结,指出建立自上而下的保护机制、对传承人及传承队伍进行支持、利用社会传播体系等途径提高居民与非遗的接触度、增强社会组织的推动力及借力文化产业发展等方式是提高传统村落居民对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自觉意识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背景下推进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6)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不但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有利举措,也是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创新途径,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意义,并指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需要做好的主要工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8)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先人利用双手和智慧创造了魅力无限的文化瑰宝。现今人们要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不仅需要依靠国家政策上的支持,而且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该有的光芒。该文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现阶段的情况、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局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3)
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崭新的课题。该文作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主体是高等院校,高等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美术教学需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更好地传承本民族原生态的美术文化,使那些原生态的美术可以走进高校,使母体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8)
该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价值为出发点,通过分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立足非遗的内在精神阐述工业设计的民族韵味,以非遗的传承体验说明提高全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保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6.
徽州孕育了丰富而悠久的徽文化。作为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极其重要。传统村落的价值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保护与传承,传统村落就会失去文化内涵,传统村落也就得不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和更新。立足于历史文化悠久的徽州传统村落,以徽州砖雕技艺为例,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推动徽州传统村落发展中的现状和不足,并尝试分析在村落“活化”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的作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该文研究课堂教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策略,以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课堂教学,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5)
传承与保护是对国家优秀民族文化的一种基本态度,保护民间剪纸艺术就是守卫传统剪纸文化。传统需要坚守,传统剪纸文化更需要在传承、保护和创新中发展。相关工作者既要"送"文化,又要"种"文化,使传统剪纸文化从"清流"到"潮流",让人们了解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增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基因,也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人们的共同精神家园。我国是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也是彰显文化软实力和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进行科学规划,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设好人才队伍,创新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2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最宝贵的文化财富,是世界文化历史上绵延不绝、最亮的星辰,大力弘扬、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前文化发展中的主要工作之一。花儿艺术是基于民族的、国家的、传统的中国文化之一,是推动民族文化繁荣、记载民族文化历史的重要方式之一。和政作为花儿艺术的发源地和传承基地,担负着保护、发扬、传承的责任。对花儿艺术进和政县中小学校园活动进行多方面研究,就如何保护花儿艺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一些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