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2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上世纪初传入中国后便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意识形态指导中国的革命与建设。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其迅速结合并融入,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一脉相承的思想理论。本文通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致性探析二者结合的必要性,并对此结合进行反思,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共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周媛 《中华民居》2014,(1):24-25
正马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皇冠,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撑框架。可以说,没有马文化就没有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今天。马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从开始驯化马,马就凭着其所拥有的与其它动物不同的自身价值——力量、速度,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生产、生活、交通、运输、军事等都曾与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对战争的影响更加深远,以至于评价功绩比喻为"汗马功劳"。自春秋以来,中国历朝历代的开国帝王都是从马背上赢得江山。马在人们生活生产中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不断地推动着社会历史的进程和时代的发展,也为工农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这个过程中也渐渐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各地不同马文化。马之民族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4)
"以文化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基于"以文化人"思想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就是:坚持鲜明的政治立场,努力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与时俱进,使高校思政课传统教学与思创融合云管理平台高度融合;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50)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念的发现和创立体现了马克思卓越的智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也是时代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的思想。唯物史观的创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提供了思想、理论以及哲学基础,也为广大人民和无产阶级的自身解放都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思想武器。就中国而言,唯物史观的中国化在实际的表现中是:"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这些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引领着中国建设朝正确的道路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2):214-216
"和"是中国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哲学思维。"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体自身内部是一种和谐默契、相辅相成的关系。这种观念贯穿于国人对宇宙万物认识的全过程,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信念和行动上的一种烙印。同时,"和"的思想深植于中医学理论中,成为影响中医理法方药,指导辨证诊治的重要依据。中医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独特的规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起到了较强的助力作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9)
在动物惯用语的汉日对比研究中,以"马"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意义产生的认知机制进行具体分析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汉日语中的与"马"有关的惯用语为研究对象,基于隐喻认知的视角,根据设定的源域列举相关句例,并对其惯用意义生成机制进行说明,最后对其在汉日语中的异同点进行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存在必然性和必要性,其实质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与发展。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哲学思想对马克思哲学的创新与发展说明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及确立的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随着时代和历史任务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及其发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22)
《说文解字》作为我国语言史上第一部字典,其中收录了众多"马"部字,这些马部字蕴含着中国深厚的文化信息,本文将对此作一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
哲学通论》作为一部专著性教材,其总问题("哲学究竟是什么")的提出、论证和破解,蕴含着"历史的内涵逻辑"及其方法论原则。这主要体现在《哲学通论》对哲学原理教科书、"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哲学基本问题以及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实历史的反思与批判等问题的分析与研究中。《哲学通论》所彰显的"历史的内涵逻辑"及其方法论原则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为指导,以"哲学就是哲学史"的哲学史观为核心理念,融通"中外哲学史",容涵"从抽象到具体"、"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史论结合"等方法论原则的内涵逻辑。沿着《哲学通论》所开辟的哲学理论空间和思想道路,在新时代,我们只有继续坚持这一方法论原则,张扬和彰显哲学创新的主体自我意识,才能在人类文明形态变革中推动哲学理念创新,继而推动"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新时代中国哲学"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6)
李大钊先生不但是我国系统宣传马克思主义第一人,而且还是会通、融合马克思主义与儒家哲学思想的第一人。他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又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注重历史的研究,更关注现实的中国。这使得其将马克思主义同传统儒学乃至现实之结合成为可能,概略研制,其对马克思主义与儒家的会通主要体现在"以儒接马"、"以马评儒"及"融儒于马"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