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火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作为人生最后一个驿站的死,在古时原始火崇拜的影响下,人死之后的丧葬礼仪,自然也就同火相结合衍生出了许多奇异的组合。火葬习俗,曾经作为世界上许多民族的丧葬形式而广泛流传,代代相继。一直到今天,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24)
灶画是一种在江南地区农家厨房中非常常见的装饰画,是民间湿壁画的一种。从表面上看,灶画产生的动因是人们对于美的需求,而更深层次的动因是以源远流长的火崇拜为源头的灶神信仰。丰富多彩的灶画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含义。文章以灶画的承载为主题,对流传下来的灶画内容进行研究,分别从灶画承载的民间习俗、民间信仰、民间故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通过对灶画承载内容的分析,探讨我国的传统文化,以期将得出的一些结论应用于现代设计。  相似文献   

3.
云南的少数民族对火有着特殊和深厚的情感,在热爱火的同时,他们也非常注重火灾的防范,有着许多有趣的防火习俗。彝族欢乐的火把节、佤族精彩的火技、傣族温暖的火塘等等,都和火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4.
任秀婷 《中国消防》2012,(14):55-55
云南的少数民族对火有着特殊、深厚的情感,彝族欢乐的火把节、佤族精彩的火枝、傣族温暖的火塘等等,都与火息息相关。他们在热爱火的同时,也非常注重火灾的防范,有着许多有趣的防火习俗……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1)
近些年来,新疆维吾尔族中到内地城市就业的人数逐渐增多,但语言、信仰、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和隔阂赋予了他们深厚的"文化乡愁"。他们既要传承民族文化,又要积极融入现代化和全球化,这就必须以"文化自觉"为理念,超越并重构"文化乡愁"。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
原始信仰作为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在所有的人类群体中都可以见到。由于各民族所处的环境和历史发展的不同,其所形成的原始信仰也各具特色。哈萨克族的原始信仰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积淀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并生成了哈萨克族流传至今的生态思维。哈萨克族的原始信仰包括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等两大体系。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2)
<正>祭海,是浙江岱山乃至中国沿海渔民崇拜和信仰海龙王及海上诸神而进行的一种民间祭祀行为,其民众的参与性之广、影响之大、延续历史之长,在岱山所处的舟山群岛乃至我国东部沿海诸多渔家习俗中都极具代表性。每逢鱼汛开洋、谢洋时节均要举行祭海仪式,渔民称之为"谢龙水酒"或"行文书",礼仪定式讲究,程序完整。此习俗千百年来,代代相传。至今,岱山部分渔村仍沿袭着这一传统的民间习俗,保留了祭海的虔诚、纯朴的原生态文化风貌,展示着东海海域渔民龙信仰的独特传统文化与深厚的民俗内涵。  相似文献   

8.
在古人类的眼里,火来无影、去无踪,神秘莫测;火鲜红耀眼,光芒四射,熠熠生辉,是一种奇异的特殊物质,被人们视之为神之物,顶礼膜拜,以至于今日还有许多民族仍保留着对所谓“火神爷”的崇拜仪式。汉族在民间祭祀或遇红白喜事,要点着长明灯或长燃蜡烛,这与原始社会不断火种的习俗有关。在逢年过节时,吃饭、喝酒之前,主人要先往火中洒、滴上一些酒,说上几句祝福保佑的话,以求平安。在亲人或朋友去世后,参加祭奠完逝者后,有“跨火”的习惯,这种习俗在许多地方至今仍保留着。蒙古族认为“火旺”能代表家族兴旺。“蒙古”二字,蒙语意为“我们的火”…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1):21-22
信仰是一个族群的精神支柱,也是族群传统文化的木本之源。瑶族的民间信仰是瑶族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应瑶族历史文化的精神体系,研究瑶族民间信仰习俗有利于我们系统地了解瑶族传统文化。随着经济、交通、通讯的发展,瑶民与外界交流日益频繁,瑶族村落受外界的影响逐渐加深,民间信仰处于缓慢地变化之中。针对瑶族民间信仰出现的衰落问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社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的方法探讨社王信仰面临的问题,并分析这些问对瑶族社区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2):29-30
壮族民间集体仪式中仍存在的裸俗与岩画上壮族先民在参加集体祭仪,都表现为一种征服自然的力量表征和崇神尚祖的原始虔诚之美的文化内涵,壮族先民卉服习俗背后的宗教意识,是骆越先民真实生活的艺术升华,羽饰习俗与花山岩画所反映的壮族先民用鸟兽羽毛为饰祈求氏族繁荣的生殖信仰相吻合,花山岩画直观反映的壮族生殖信仰观念同样在壮锦动植物图案中得到含蓄表达,壮族服饰习俗因而成为花山岩画文化的重要文化遗存之一,并且自觉内化为壮民族的文化心理。这既是壮族区域自然生境与人文和谐共生的产物,也是壮族传统社会制度塑造的结果。因此,民间智慧要结合并利用好政府的鼓励政策,共同打造好壮族服饰习俗文化,进一步丰富花山文化旅游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