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沈丹丹 《建筑施工》2021,43(10):2162-2166
建立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模型,定量研究生产、运输、建造、运行、拆除和回收不同阶段的碳排放量,并以上海某公共建筑为案例,进行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的计算,结果表明,该建筑全生命周期单位面积碳排放量指标为2.72 t/m2,运行期间的建筑碳排放量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占比最高,其次为建材生产阶段.降低运行阶段的能源需求,选择可再循环和碳排放因子小的建材、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和浪费有助于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该模型的建立,可为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提供依据,为优化设计方案、建造方案和运行方案提供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2.
沈丹丹 《建筑施工》2021,43(10):2162-2166
建立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模型,定量研究生产、运输、建造、运行、拆除和回收不同阶段的碳排放量,并以上海某公共建筑为案例,进行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的计算,结果表明,该建筑全生命周期单位面积碳排放量指标为2.72 t/m2,运行期间的建筑碳排放量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占比最高,其次为建材生产阶段.降低运行阶段的能源需求,选择可再循环和碳排放因子小的建材、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和浪费有助于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该模型的建立,可为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提供依据,为优化设计方案、建造方案和运行方案提供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3.
沈丹丹 《建筑施工》2021,43(10):2162-2166
建立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模型,定量研究生产、运输、建造、运行、拆除和回收不同阶段的碳排放量,并以上海某公共建筑为案例,进行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的计算,结果表明,该建筑全生命周期单位面积碳排放量指标为2.72 t/m2,运行期间的建筑碳排放量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占比最高,其次为建材生产阶段.降低运行阶段的能源需求,选择可再循环和碳排放因子小的建材、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和浪费有助于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该模型的建立,可为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提供依据,为优化设计方案、建造方案和运行方案提供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4.
选取湖北省恩施市某绿色建筑为例,对其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建筑物使用和建材生产阶段,其中建筑使用阶段碳排放占比达80%以上,而建筑建造阶段及拆除阶段碳排放较少。同时,由于采用绿色建筑技术,折算后的建筑单位面积年碳排放量,均低于恩施同期设计建造建筑的年单位面积排放水平,节能减排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模块化钢结构建筑为研究案例,通过碳排放因子法对该类型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情况进行测算,以年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强度作为碳排放计算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施工阶段的碳排放较传统施工方式有显著降低。模块化钢结构建筑采用新型施工方式,降低了该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是一种绿色的新型建筑模式。  相似文献   

6.
温室气体(GHG)排放导致气候异常已成为全球关注焦点,混凝土行业作为使用最多的基础建筑材料碳排放尤为严重.通过分析绿色混凝土全产业链的碳排放,提出基于LCA的绿色混凝土碳排放计算模型,并推导出单位立方米混凝土的碳排放计算公式,重点探讨了大掺量工业固废节能减排的量化方法,以诠释"绿色"的涵义.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建立了绿色混凝土碳排放定额模型,并提出碳排放星级评价标准和绿色混凝土全生命周期评价体系,对指导绿色混凝土低碳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秋雁 《建筑经济》2014,(1):97-100
深入分析绿色建筑在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和效益,建立一套全新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将碳排放量纳入到考量范围之内,并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给出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同时将政府对碳排放量减排的奖励也作为绿色建筑环境效益评价指标,给出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各项活动、消耗的碳排放量减量的具体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目标下,低碳建筑研究愈加重要,而我国当前对于建筑的碳排放定量研究尚相对薄弱。本文基于LCA理论,通过引入ONE-CLICK LCA软件,对中、芬两国代表性居住建筑进行了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和实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冬季清洁取暖、使用胶合木等环境友好的生态材料、延长建筑使用周期有利于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相似文献   

9.
保温结构一体化系统凭借其热工性能、与建筑同寿命等优势,可使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碳排放。本研究结合生命周期评价理论,选定保温结构一体化产物——增强复合岩棉条板保温系统为研究对象,以1 m2为单位进行了生产阶段的碳排放计算,并以西安市某住宅为例进行了与岩棉薄抹灰外保温系统的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保温结构一体化系统的建筑可减少约1.61%,即30.5 kgCO2e/m2的生命周期碳排放,同时可避免由于保温系统再次生产运输和施工所造成的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为建筑领域绿色发展做出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10.
高颖  梅诗意 《建筑技术》2020,51(3):260-263
我国建筑行业碳排放量化水平是决定我国减排目标能否实现的影响因素之一。为填补我国木结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库的研究空白,探析我国木结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库的建设,介绍木结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库的基本定义和意义,对比其与混凝土结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库的异同点,并分析木结构建筑碳排放数据库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常玮  高峰 《建筑与文化》2016,(2):146-147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环保越来越重视,绿色建筑在国家和人民的期待中从试点逐渐推广开来。对于高校的新校区建设,绿色建筑成为绿色校园构成的主流,并为绿色建筑、低碳生活的推广提供了良好的高校文化基础。低碳环保意识从学生抓起,由高校引领并推广。天津大学新校区第一教学楼作为新校区核心绿色建筑项目,在遵循《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设计和建设的同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第一教学楼中增加了建筑的全周期平台分析管理,因地制宜地提出全周期的数据跟踪方式,通过从建设到运营管理中设置详细的数据采集,来评估整体绿色建筑建设数据与运营效果。  相似文献   

12.
住宅建筑整个生命周期划分为6个阶段,分别是建材和产品生产阶段、运输阶段、建筑施工阶段、装饰装修阶段、运行阶段、拆除与处理阶段。通过对各个阶段涉及的具体碳排放活动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更加完善的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核算方法,方法为活动因子乘以排放系数。活动因子按照各阶段涉及的内容可以分为六大类,分别是建材消耗量,运输方式、距离和运输重量,工程的机械台班数,建筑年能耗模拟值,材料再利用率与材料拆除总量之积,以及材料再循环率与材料拆除总量之积。选取马鞍山某住宅小区项目,对建筑生命周期及其运行阶段的碳排放构成进行了案例研究,结果显示,6个阶段中运行阶段的排放所占比例最大为77.12%;随着住宅建筑使用寿命的降低,每年单位建筑面积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逐渐增加,由50年的65.14 kg/m2·a增加到10年的132.05 kg/m2·a。  相似文献   

13.
苏州地区住宅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采用《PAS2050规范》提供的使用指南,结合生命周期评价的技术方法,从住宅建筑整个生命周期的角度剖析建筑材料准备、建造、使用、拆除、建材处置和回收利用等六个阶段的环境影响,并选取苏州地区统计数据计算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为建筑设计师提供指导,也能为评价开发单位、业主、建筑师提供了建筑绿色度评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国内首家三星级绿色建筑运行标识酒店——天津京蓟圣光万豪酒店为例构建了酒店运行阶段碳足迹模型,引入了客人碳足迹对酒店客人人均碳排放指标进行量化,并开发了碳足迹记录软件。本酒店理论碳减排19.7%,经过全年实际运营数据分析,酒店能源消耗碳排放强度为105.25 kgCO_2/(m~2·a),较普通酒店碳排放降低了35.63%,客房区域客人碳排强度为10.32~15.51 kgCO_2/(p·a),酒店客人人均碳排放强度为48.76 kgCO_2/(p·a),空调碳排放和照明碳排放是降低酒店碳排放的重点,研究内容为探索低碳酒店运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伟 《中国建材科技》2023,32(3):109-111
在建筑领域碳排放中,建材生产和建筑运行中的碳排放占比较大。建筑门窗绿色建材产品鼓励采用先进技术工艺,降低生产过程的废料产出,加大包装材料可循环利用,提高产品使用周期及核心设计指标要求,保证品质的同时降低资源消耗。评价标准能源属性指标中气密性能、传热系数、太阳得热系数按照不同星级和区域进行划分,有利于降低建筑运行能耗。本文对建筑门窗产品认证评价过程中的技术要点进行分析,有助于指导企业自评价的准确性,保证门窗绿色建材产品评价指标落到实处,同时提出在评价过程增加产品碳足迹和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分析,有助于对绿色建材产品减碳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6.
分析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构成,提出基于碳排放系数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理论计算方法;构建并分析建筑信息模型,并按照理论计算方法设计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度量平台,在此基础上指出其在建筑设计、建造、运行及拆除阶段的应用优势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study the life cycle primary energy use and carbon dioxide (CO2) emission of an eight-storey wood-framed apartment building are analyzed. All life cycle phases are included, including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of materials, on-site construction, building operation, demolition and materials disposal. The calculated primary energy use includes the entire energy system chains, and carbon flows are tracked including fossil fuel emissions, process emissions, carbon stocks in building materials, and avoided fossil emissions due to biofuel substitu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building operation uses the largest share of life cycle energy use, becoming increasingly dominant as the life span of the building increases. The type of heating system strongly influences the primary energy use and CO2 emission; a biomass-based system with cogeneration of district heat and electricity achieves low primary energy use and very low CO2 emissions. Using biomass residues from the wood products chain to substitute for fossil fuels significantly reduces net CO2 emission. Excluding household tap water and electricity, a negative life cycle net CO2 emission can be achieved due to the wood-based construction materials and biomass-based energy supply system. This study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using a life cycle perspective when evaluating primary energy and climatic impacts of buildings.  相似文献   

18.
张缤 《山西建筑》2012,38(15):282-283
以中新天津生态城南部片区第一细胞商业街2号楼申报住建部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工作为例,对该公建项目申报过程中所需资料如何实行档案管理进行了整理分析,为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评定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王晶懋  齐佳乐  韩都  罗宜帆 《风景园林》2022,29(12):100-105
小尺度绿地在城市绿地中分布广、数量多,在全球应对碳排放问题的大背景下对于达成“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价值。鉴于既有城市小尺度绿地低碳设计缺乏系统性的指导与流程,以景观碳排放和碳汇为切入点,对景观材料生产、景观建造、景观日常使用和景观维护管理全过程进行分析,将小尺度绿地在景观全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碳排放和碳汇过程进行量化计算比较,认为景观营建中要侧重高固碳地被植物模式的选取和低碳材料的运用,筛选出6种乡土高固碳地被植物群落配置模式,可用于小尺度绿地增加碳汇,减少景观维护管理中的碳排放。提出改善城市小尺度绿地碳平衡的设计及营建方法,总结针对城市小尺度绿地增加碳汇、减少碳排放的关键性策略,为绿色碳汇网络构建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0.
以典型杭州市郊农民住宅为研究对象,将市郊农民住宅全寿命周期CO2排放过程划分为生产、运输、建造、使用、拆除、处置利用6个阶段,对每个阶段的CO2排放进行了充分研究,得出CO2排放主要集中在使用阶段和材料生产阶段,这两个阶段CO2排放量占总量的96%,其余阶段各占1%。因此,对这两个阶段进行控制具有很大的节能减排效果。此研究为我国减少碳排放及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