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历史悠久,具有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儒家思想是由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创立,对中华儿女的思想、行为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从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角度出发,先简单介绍了儒家思想,然后重点探讨了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14)
玉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玉为载体的玉文化,从古至今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其中,作为中国主流思想的基石的儒家思想,对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文章将儒家思想和玉文化结合起来,从德、礼、人、鬼神等四个方面,分析儒家思想对玉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8)
<正>在与往圣先贤的对语中,与天地精神往来中,文学作品和文学大家的思想内涵和精神本质被解读且产生了深远影响。对马春燕等人在2019年出版于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的《中国古代文学教程》进行品评,自书中对中国古代文学内容的解读出发,探索中国古代文学之奥妙。《中国古代文学教程》共分为七个篇章,从上古文学到宋代文  相似文献   

4.
儒家思想给予古城建设和古城保护的启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阐述儒家思想作为统治中国社会上千年的文化主流,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的同时,以儒家思想为主线,分别对古城建设和保护加以分析,以寻求儒家学说在城市规划工作中的应用,借以强调城市规划工作中挖掘文化本质与思想根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8):96-97
《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不仅如此,他的《诗》学思想对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以《论语》中对《诗经》的引用为切入点,浅析孔子诗论及其对古代文学理论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14)
<正>儒家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我国古代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大多是为当时的统治阶级服务的,但其中仍包含了大量的合理因素和教育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当今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育资源。首先,培养"仁道"的君子的教育目标。我国古代的教育历来强调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学校通过对学生的教导,旨在培养品德高尚和道德完善的君子。这一点可以通过孟子的言论概括出来:"痒者,善也;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21)
<正>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并具有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特点。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这一思想提倡仁、义、礼、智、信、忠、孝、廉等核心价值观,它在中国根深蒂固,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成为指导人们崇尚和平、追求自强、实现自我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思想。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中国,它都具有激发民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5)
古代文学是浓缩了我国古代历史与文明的结晶,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明,文学的传承源远流长,古代文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也十分深刻。本文对古代文学对当代社会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1)
儒家思想最初指的是司仪,由孔子创立,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之后的思想体系都是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一代大学生,只有拥有高素质,高觉悟,高品质的群体才能在国际综合国力的竞争上占有一席之地,所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重点关注点。但是,科技化的社会,致使大学生接触到的信息趋于多元化,不断涌进的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成为了影响大学生形成与完善人生价值观的因素,所以儒家的传统思想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固此想通过研究儒家思想得出对大学生德育的启示,帮助大学生传承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实现科教兴国的政策。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4):129-131
二十年来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研究的涉及面较广,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经典研究热中仍颇显冷清,需加强和深化。从研究范围看,有必要扩大研究面,揭示古代文学经典及经典化的系统性和独特性;从研究层面看,有必要结合经典的创作者与接受者,经典的内质与经典遭遇的文化气候,论证古代文学经典及其经典化过程;从研究方法看,对比研究、实证研究,需进一步完善;就经典本身而言,则需以当代意识作出新的诠释与判断。从经典视角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有利于揭示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人文意蕴,探索文学的创作活动和传播接受之间的联系,发掘文学内在的审美属性和外在的历史文化属性之间的关联,揭示古代文学思想价值、审美价值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