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11)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干宝的《搜神记》不仅具有学术价值意义,而且它内涵的民间文化更是为民间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因此,文章以《搜神记》中的异类婚恋型故事的文化分析为主,通过其中人神鬼及人兽恋的文化解析,进一步对《搜神记》中的独特的爱情文化心态作了相应的阐释,以便能够为《搜神记》的研究者及爱好者提供些许可参考性的研究阅读方向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
《琵琶记》被誉为是"南戏之祖",在戏曲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琵琶记》在人物形象刻画、剧情设置上都有着一些需要考究的问题,其中蔡伯喈的形象一直以来颇具争议,在故事不断流传的过程中,蔡伯喈的形象也在逐渐演变。文章从元末时代背景、高明生平经历及思想这两个方面探析蔡伯喈这个人物形象设置的深层次的原因,以便更好地把握《琵琶记》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2)
"王魁故事"在宋朝就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受大众的欢迎和喜爱,而王魁故事中的"桂英"也因其独具特色的性格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尤其是话本《王魁》和传奇《焚香记》两部作品中,桂英的形象都深入人心。通过两部作品中对桂英形象的全面分析,观看桂英这一形象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15)
马克·吐温在其短篇小说《亚当夏娃日记》中以圣经故事为基础重新塑造了亚当夏娃的形象,讲述了人类第一对夫妻的故事。本文在细读文本后,试图分析出这篇短篇小说中折射出的美国文学传统。本文将结合马克·吐温的传记从文本中找出实例证实美国的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8)
《今昔物语集》作为一部民间故事集,反映了平安时代各群体的社会生活。作为人们社会生活、生产的一部分,与动物相关的故事也被加入到了《今昔物语集》中。《今昔物语集》中的动物并不仅仅包括生活中常见的、人们习以为常的动物形象,还有很多带有神秘色彩或与人进行转化的动物形象。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与平安时代佛教的影响、作者与编者编纂故事的目的息息相关。从这些故事中,也不难发现作者与编者希望借用这些故事来宣传佛教与社会道德,对于社会不同群体进行说教。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5):278-279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百科全书氏学者,在众多领域都有所建树。本文主要是对他的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公正思想进行分析,从四个部分对其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从亚里士多德生活的时代背景分析他的公正思想;第二部分是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公正思想的具体说明,包括对各种不同的公正进行阐述;第三部分是亚里士多德公正思想的特点,包括实践性、平等性、全面性;第四部分是亚里士多德公正思想的缺陷与对当代社会健康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2)
《受戒》是汪曾祺的代表作之一,文章以作者的故乡高邮为背景,通过一个简单,朴实无华的初恋故事向我们展现了人性本真的美好。笔者由于与作者有着较为接近的地势基础,较熟知其地域文化及风土民情,因此,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地域环境为切入点,浅析其对《受戒》一文起到的影响。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作品如水般的文字风格。第二部分,探讨作者的生活环境对作品取材影响。第三部分,分析汪曾祺的故土情结及这种情结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5)
《飞烟传》是皇甫枚《三水小牍》中的一篇,通过塑造反封建叛逆女性步飞烟的形象表现了封建制度下妇女的婚姻悲剧,赞扬了为追求爱情自由和个人幸福而作出不屈,大胆反抗的斗争精神。其中步飞烟这个人物形象十分鲜明,本文就试着从其外在形象分析来看当时社会男女之间的关系与地位问题;透过步飞烟与赵象彼此间传达感情的信件来分析她由爱妾一步步走上大胆追求个人幸福与自由的情感发展历程,从中看出本文的反封建主题;以及故事最后反映出的步飞烟性格的勇敢不屈,从以上几个方面对步飞烟人物形象的细致分析中解读《飞烟传》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0)
教师和学生对于校园电影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群体,关注电影中教师形象的塑造,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关注社会背景下人们对教师的总体评价与整体印象,以及时代背景下师生关系的状态。电影《老师·好》中教师形象的塑造在近年来国产校园电影及青春电影中较为突出,本文从教师的道德形象、人格形象和文化形象三个层面对《老师·好》中教师苗宛秋的形象塑造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8):253-254
《克力同》篇是柏拉图对话全集中的最简短的一篇,它所描述的是:当克力同得知得洛斯的船第二天即将回来——苏格拉底面临死亡——的前一天,克力同对苏格拉底的劝逃。柏拉图的所有著作几乎都是对哲人与城邦关系这一问题的探讨:不论是描述苏格拉底死前的勇敢,与其门徒对"正义"、"不朽"的讨论的《斐多》;还是描绘苏格拉底在雅典法庭上从容不迫地为自己辩护的《申辩》;或是脍炙人口的《理想国》等等。它们都是柏拉图借老师苏格拉底之口在阐释自己的观点。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解释柏拉图特别的写作手法——戏剧,并由此来引出哲人与城邦的问题。柏拉图认为,诗可以很好地感化民众,而传统神话中包含着漏洞。故他将故事写成戏剧来重讲神话,以希望能重整城邦秩序。再者是柏拉图的诗教及写作。第二,分析哲人与城邦之冲突的原因:首先,哲人与大众是对立的。哲人拥有独特的天资,他们热爱并追求超越于大众意见之上的真理;而大众则信赖传统,人与亦云。其次,哲人与民众比起来总是处于少数人的地位。第三,细述为什么柏拉图要将苏格拉底塑造为政治哲人的形象。第四,由以上分析,进而提出以下观点:柏拉图希望通过塑造苏格拉底的政治哲人形象而使哲人与城邦的关系融洽。在他看来,哲人才是真正关心城邦生存的人,而哲学则有利于城邦。他将苏格拉底塑造成政治哲人的形象,从而改变哲人们以往在城邦中的无用有害的印象,使哲人在城邦能够获得生存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