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7,(8)
《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T.S.艾略特的早期诗歌之一。该诗为读者展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现代都市生活场景以及现代人普遍的精神状态。这首诗在主题、风格、语言技巧运用及心理冲突描写等方面都突破了传统诗歌的模式。由于它的独创性,这首诗一经发表,便引来无数争议,但大都集中在不明确的诗歌主题、诗歌中人物的把握及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上,却很少有人对于诗歌中的题记给予足够的重视。从题记入手对诗歌的主题、"客观对应物"理论、人称的指代及其艺术表达形式方面进行研究,能让研究者们对文学作品中的题记多一些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11)
<正>《荒原》是后象征主义代表作家T.S.艾略特的代表作,纵观全诗,整首诗中处处弥漫着阴郁与死亡,似乎对死亡有着异乎寻常的情结。溺于情欲之海、历经战争伤害、丧失宗教信仰的荒原人像活死人一样对生活只剩麻木与萧条,也就失去了活着的意义和价值。一、《荒原》死亡情结的展现女相士用太洛纸牌预知了荒原人的结局:死在水中。"水"作为全诗中的关键意象有多重象征:水是苦难的象征,"水里的死亡","小心死在水里";水是过去美好生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1,(2)
<正>胡丘陵在诗歌创作方面受艾略特影响颇深,他的作品往往带有浓厚的历史意识与命运关怀,在疫情期间,他也仍然将主体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统一,承载了公共空间内的责任使命。其最新长诗《戴着口罩的武汉》,以危困下的城市为观照对象,建构了一个绝对的"大我"主体,提出了理性冷峻的时代批判与深沉浓厚的精神救赎。本文就将以艾略特的诗学原则为本,来解读胡丘陵的长诗《戴着口罩的武汉》,试图探讨在新的意识形态下的诗歌美学与历史重构。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7)
叶芝(1856-1939)是20世纪爱尔兰最伟大的诗人、剧作家和评论家,被艾略特称为"我们这一时代最伟大的英语诗人"。本文主要以叶芝早期的诗歌《失窃的孩子》为例,来分析诗歌中"水"意象的象征含义,以期对叶芝早期的诗歌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1):91-94
从艾略特"真正的诗歌"理论视角出发,重新研读徐志摩在剑桥大学留学期间的诗歌创作,发现:徐志摩早期剑桥诗歌源于他置身英国,对比国内而产生的社会、政治方面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忧郁中含有更多的热情。同时,徐志摩康桥时期的诗歌创作已经深得欧美浪漫主义思潮的精髓,不仅凸显了徐志摩自身的个性特征,而且由此奠定了徐志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浪漫主义诗人的显著地位。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5)
在西方,象征主义诗人被称为"梦幻诗人",受其影响的中国象征派诗歌作品,也具有梦幻意味。本文就弗洛伊德的三个观点"创作就是白日梦"、"俄狄浦斯情结"、"梦的四种作用方式"对中国象征派诗歌的部分作家作品进行分析,试结合社会环境来探究诗人写作的心灵历程。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按语     
《Planning》2019,(5)
<正>当我们提到革命历史及其叙事时,必不是尼采所说的"概念的木乃伊",而需要一种真正的历史意识参与其中,即如T.S.艾略特指出的,"这种历史意识包括一种感觉,既不仅感觉到过去的过去性,而且也感觉到它的现代性。"布罗茨基在谈到T.S.艾略特时,也提出所谓的"往事的现代性"。历史如何被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11)
<正>维·苏·奈保尔是一位英籍印度裔作家,也是当今英语文学世界中健在的最有声望的作家之一。他曾获得过英美文学界颇有名望的布克奖、W.H.史密斯奖、本涅特奖、T.S.艾略特文学创作奖等多项文学奖,并于200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抵达之谜》是奈保尔的一部自传性作品,讲述了主人公在英格兰威尔特郡乡村的田园生活以及对生命的感悟。小说分为五卷:"杰克的花园"、"旅程"、"常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8)
威廉·华特华兹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曾当上桂冠诗人。其诗歌理论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托马斯·艾略特是英国诗人、剧作家和文学批评家,诗歌现代派运动领袖。Eliot曾在自己提出的诗歌理论对浪漫主义的情感表达方式进行严厉的批评,他认为诗歌应该通过以物言情,而非直接生硬地表达情感。本文通过对两位诗人的诗歌作品进行赏析,通过两位作者观察总结浪漫主义诗歌的情感表现手法和客观对应物理论情感表现手法的差异。通过对比分析,得出这两种手法并非完全对立,实际上可以结合运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避免"诗人个案"这个复杂的立体的研究对象被简单化为诗人的文本研究,有必要借鉴文艺学研究领域中的"文献一发生学"方法.面对独具个性的诗歌文本,我们还有必要追问:诗人精神个性的生成、诗人自身的精神境遇乃至于隐秘的精神风暴又是如何外化到诗歌文本之中的?这种研究有利于打破机械的唯物反映论研究方法,从而使"诗人个案研究"更加立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