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村落承载了宝贵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发展中,传统村落也面临人居环境无法满足现代人居要求、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全球化背景下,很多居民对传统文化失去自信,这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出了挑战。本文以可邑村为例,从点、线、面3个维度对文化传承下的村落物质空间环境建构进行分析,探讨乡村旅游与文化保护的相互作用。在乡村旅游受到扶持的同时,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进一步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使得传统村落的民族文化得到更多的认同和接受,形成了改善环境—促进经济—保护文化的良性的正向循环,最后得到文化传承下传统村落的空间景区化构建策略,以期为同类型传统村落的更新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是脱贫攻坚的一个重要渠道。尤其对于以自然风貌与传统文化而闻名的传统村落,乡村旅游在保护资源本体、坚守文化自豪感的前提下可进一步激发传统村落新活力,成为改善乡村经济、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然而,当下在发展传统村落乡村旅游过程中面临着"重开发,轻保护",自然风貌、民俗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改变或消失,以及村落呈现"空心化"等危机。文章以传统村落——江西抚州洽湾古村为例,就如何保护传统村落文化、因地制宜地发展乡村旅游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铸魂工程。传统村落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环节之一,高度重视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其核心就是要实现传统村落整体的、真实的、可持续的保护与活态传承,实现保护与发展的相互促进和良性循环,文章以贵州省从江县马安村的保护与发展规划为例,展开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4.
从日常生活与节庆文化活动两个维度,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变迁与乡村旅游、乡村节庆文化演变之间的相互影响。村落的发展时段可以分为非节庆日的劳作期和节庆日的相对农闲期。在劳作期,乡村家庭成员结构不完整,呈现村落人群空心化,村落节庆文化活动相对低迷;在相对农闲期,人口向村落回流,村落的节庆活动相对活跃。将村落节庆活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培育乡村支柱产业,延续村落文化的传承,由此提升传统村落的发展,丰富和拓展村落节庆文化,使二者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5.
长白山地区自然资源条件优越,历史文化深厚,在面临传统村落遭受重创的大环境下,长白山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也更加迫切.乡村振兴战略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探讨长白山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原则,以期为东北地区为数不多被列入传统村落名录的乡村获得更多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6.
在乡村文化地域主导下的传统村落营造智慧,主要指的是人类在与自然协同进化的过程中,从乡村文化与地域文化两方面出发,对于村落选址、布局以及建筑装饰等方面的智慧总结与实践. 河北某村落的布局.随着乡村旅游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加入到乡村旅游中,不但有助于实现传统村落的活态保护与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当地村民创收,助力乡村振兴.该村落在遵从原有村落格局的基础上,积极引入现代商业元素,将民俗文化与现代商业相结合,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营造智慧.从现有村落选址以及格局方面上而言,该村落反应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朴素自然的营造智慧,具体而言,该村落选址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势环境,遵循了我国传统的风水理论,其布局与体量与自然相容,且民居和古道多就地取材,多采用古老青砖或卵石铺成,且村落内房舍布局多为传统的正南正北,前有案山朝山后有祖龙,形体设计借鉴了关中的传统民居形态,属于真实与质朴审美的回归;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该村落对原有村落布局进行了适当的微改造,又表现出了新的营造智慧,可解释为诚信文化与多元文化.具体而言,诚信文化主要表现于其村落内商业高质量严格的食品质量管理体系,即有着要求所有店主在门口竖牌子发誓的道德规范,同时也有着相关法律法规的法律规范;多元文化主要表现于专注本土民俗文化,并接受特定区域民俗文化,如搜罗关中美食与民俗文化,展现出原汁原味本土村落环境.  相似文献   

7.
传统村落作为活态的文化遗产,承载了大量的历史记忆、人文生态、建筑哲学和社会发展轨迹。传统村落的类型划分对传统村落保护发挥着积极作用,能够将传统村落的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动力,同时可以促进传统资源的高效利用与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本文以安徽省黄山市92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样本,运用文献归纳分析与专家评价意见相结合的方式,依据国家发布的传统村落相关文件及基础资料,综合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将其类型划分为历史积淀类、村域格局类、传统建筑类、民俗文化类和全面综合类五大类,为不同类型的传统村落根据类型特征与村落特色提出活化引导策略,并得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研究展望,以期实现我国传统村落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传统村落景观意象感知反映居民心理与情感,体现大众对乡村发展建设的真实诉求,是提升人居环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乡村集体记忆逐渐衰退,2022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强调把乡土特色文化融入乡村建设,要留住乡情乡愁。赣南传统村落在生活生产方式、村落风貌、历史沿革等方面独具特色,文化价值亟待被挖掘。因此,如何在保护传统和传承村落历史文化基础上,唤醒居民的集体记忆与大众的认同感,并对传统村落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开发和规划发展是当前重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9.
张琳  杨珂 《园林》2022,(7):20-27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和乡土文化的载体,具有独特的地域精神。使游客获得对乡村景观价值的理解和认同,使居民获得对地域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激发二者对传统村落的主动保护行为,是发展传统村落旅游的重要意义。以云南大理沙溪寺登村为例,通过场所依恋感知量表和景观偏好认知地图等方法对村民和游客的景观感知进行调研分析。结果显示,村民的景观特征感知普遍低于游客,景观依恋感知普遍高于游客;村民与游客都对保留了传统风貌与文化精神的典型景观具有更高的感知与偏好。针对以上问题与发现,从空间规划、游线设计、科学管理等方面,提出提高村民和游客景观感知和场所依恋的策略建议,使乡村旅游能够成为促进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传承乡土文化价值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乡村的生活模式和文化传承从更深的层次上代表了中国的历史传统。"——梁漱溟1何为传统村落?五千年的农耕文化使得村落成为中国人精神本质与气质的承载者与呈现者,同时保留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历史与记忆。从原始社会起,村落就是一个或者多个聚落形成的群体,这个群体选择有利的客观环境,缔结共同的精神。中国传统正是这种物质与精神的融合,是流淌在这些世代居住在村落中的人们血脉中的精神(图1、图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