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5,(6):62-65
女性在曹乃谦小说中的位置十分突出,她们有的多情大方,有的善良可爱,有的慈悲无私,有的孤苦伶仃,但不论怎样,她们都是一种美好的存在。曹乃谦在小说中一直坚持赞美女性,歌颂女性,把女性作为最美的诗与歌进行咏唱,但是这些女性的命运与结局却又总是以悲剧的形式出现,令人唏嘘惆怅。女性的美与悲之间的强烈反差,使曹乃谦的小说独具一种凄婉伤感之美。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1):109-113
通过对绝望情爱的书写、亲情荒原的言说、孤独精神困境的凸显来展现人生在世的诸多无奈和悲哀,追求美好而不可得,纪尘小说充满了浓厚的悲剧意识。让人们通过生命困境甚至绝望而看到了生命抗争的精神,这正是纪尘小说悲剧意识的美学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1):65-70
女性长期以来的角色都被男权中心文化设置在"第二性"和"他者"的位置上,丧失了自我的主体地位。新时期的女作家们通过小说文本对"男性英雄主义神话"和"女性神话"的角色反叛与颠覆,表达现代女性希望找回真我,重新确定自己的文化身份的强烈愿望,体现了女性突破男权中心文化禁锢,追求独立人格的现代品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5)
方方小说里的主人公多为女性,男性在作品中只是构成女性命运的因素之一。他们或自私冷漠,或隐身缺席,或退居幕后,虽然方方对男性着墨远少于女性,但男性无形中却充当着男权文化的帮凶,对女性命运进行操纵。文章通过分析方方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揭示女性遭受生存与精神压迫的人生困境。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18)
在莫言的小说中,女性形象必不可少。莫言笔下的女性角色颇多,描述了20至21世纪生活在中国中下层的女性。莫言的作品中饱含了一种对女性的关怀和同情,作者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了这一阶层的女性,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文章对莫言以及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描写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5):6-10
中国先锋小说的代表人物余华的小说承载着一种力,抒写了人生的苦难,同时消释生命的苦难。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对苦难和死亡的理解就不同。在余华的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在童年时代对苦难和死亡的体验都不同程度的表现在他的作品中,使他的作品敢于直面死亡,在余华眼里的苦难和死亡都很平常,因此成为了他作品的一个独特视角,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6)
基于西部与东部、乡村与城市文化时空的差异,雪漠"大漠小说"中的边地与边地之外的空间对垒形成了时间上的传统与现代的冲突;间离与建构的是虚实相生的文学意境。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交叠叙事中,其小说文本中的疾病隐喻、等待主题、父权制度等文化主题的书写,表征的是女性的生存悲剧意识与边地世界的文化忧郁意识。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以来,张洁是我国第一个在其作品中彰显女性意识的作家,并且也是当代文学史上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是最具有女性意识和才情的女作家。张洁用其独特的眼光和细腻的文字写出了知识女性对自身主体价值的不断追求的过程。张洁小说中的女性意识的演变经历了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本文主要从张洁小说中女性意识发展的三个阶段即构建真爱理想的年代、迷茫的年代、无字的年代等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10)
新写实小说所呈现出的平凡生活中的平民小人物形象生动鲜活,它贴近生活的本源,反映生存最真实的状态,展现人物置身社会环境中的人生悲剧形态。分析人物面对不同人生选择所面临的不同人生困境,可以成为探究新写实小说中平民生存状况,揭示生存本质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2)
本文主要是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登上中国文坛的女作家萧红的《生死场》和《呼兰河传》两部作品进行的比较研究,运用平行研究方法,以女性视角切入,从作品中女性形象以及女性意识等方面进行比较,揭示了在男权压迫下的女性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