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23)
本文主要依托《喜宴》和《刮痧》这两部电影,分析影片中反映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情节,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来进行分析。本文将这两部电影所反映出来的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做出了详细的概括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剖析了中西方文化差异,提出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缓解中西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矛盾,如何更好的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从而从文化冲突走向文化融合。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6)
本文以中国电影《茉莉花开》与美国电影《时时刻刻》这两部表现了女性主义内容的电影为例,首先总结二者在电影主角、电影象征符号运用方面的相同点,其次对两部电影在叙事结构、影像语言、理论基础方面的不同点进行深入分析,最后结合女性主义的起源与发展,探讨了电影中表现出来的中西方女性主义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9)
《逆世界》是一部讲述一个发生在双重引力的太阳星系,两个各自拥有引力的世界同时绕着太阳旋转的电影。本文从《圣经》的视角对电影《逆世界》进行分析和解读。目的在于说明《逆世界》除了描述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外,还隐含了深刻的《圣经》文化溯源,反映了人神关系从和谐到破裂到通过爱得以恢复的救赎过程。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17)
《朗读者》是著名导演史蒂芬·戴德利根据本哈德·施林克的同名小说改编完成的一部电影,也是近年来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现在的我已经不知道自己将这部电影观看了多少遍,但第一次看完这部电影时万千感情萦绕心头的滋味却恍如此刻,让我至今无从释怀。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3)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历来不容忽视,生态问题在当今社会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生态观又是文化的折射,不同国家和社会生态观也不尽相同。本文基于近年两部反映生态问题的中美电影《美人鱼》和《白鲸记》(2010),分析中美两国不同的生态观,并探究差异背后的原因,为全球共同的生态问题提供一点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4):93-94
古华创作的《芙蓉镇》是一部具有乡土特色的作品,获得第一届茅盾文学奖。凭借语际翻译、符际翻译两种传播手段,将这部乡土文学作品译成各种外文,通过改编、拍摄制成电影,《芙蓉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读者,也斩获许多奖项。《芙蓉镇》的成功不仅是对乡土文学创作价值的肯定,推动了更多优秀乡土文学作品的产生,还扩大了中国文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吸引着更多的读者关注中国以及中国文学。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7)
一部电影能够获得高票房的因素有很多,精准的受众定位、著名的演员、出色的剧本等都是决定一部电影成败的因素。2013年,一部《致青春》让全民都陷入了对青春岁月的追忆中,片中人物妙语连珠的对白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诠释了青春最刻骨的成长。本文针对电影中的台词做了相应分析,从该电影的台词语言艺术的角度剖析电影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6)
为展现小说反映改革开放伟大征程的成果,由中国作家协会批准并举办的"不忘初心、书写中国"的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小说论坛暨最有影响力小说评选活动中,有两部作品被提名被入选,这两部作品分别为王蒙的《活动变人形》与陈忠实的《白鹿原》。这两部作品无论是创作时还是在当前时代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以及现实意义。本文从以下方面针对《白鹿原》和《活动变人形》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读者更进一步了解作品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22)
电影《金陵十三钗》是一部以妓女与女学生的为故事对象的展现南京大屠杀的影片,围绕两个群体之间的关系和情感变化展开。作为主要人物之一的妓女,一开始与女学生对抗最后却代替女学生去参加日本人所谓的"庆功宴",实现了从妓女到烈女的转变。本文将对电影中妓女的形象做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8)
电影《泰囧》是2012年中国票房市场的最大"黑马",一部小成本电影能取得如此好的票房成绩,其中的原因值得研究。本文对《泰囧》的成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从中得出一些启示,期望能给中小成本电影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