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西安基督教文化建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豪中  陈新 《新建筑》2004,(6):45-48
对基督教在西安的传入、传播及基督教各团体在西安的建设活动进行了论述与总结,分析了西安地区基督教文化建筑的特征,阐述了此类建筑对西安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在中国近代建筑历史中,基督教建筑是那个时代不可忽视的证物,它见证了西方建筑思想的传入,以及在与中国文化融合中创造出的新的建筑形式。基督教建筑,广义上包括了天主教、东正教和基督教新教教堂。由于北京的东正教教堂数量少,缺乏代表性,本文将研究对象选定为北京近代由外国传教士主持修建的天主教教堂和基督教新教教堂。中华圣公会救主堂(Cathedral of Our Savior,以下简称救主堂),由英国圣公会华  相似文献   

3.
中国当代基督教发展迅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教堂建设的现实需求巨大。但在中国当代,大量的基督教建筑建设仍以仿哥特式风格为主,这不仅不符合中国当代的时代性,而且也不利于中国基督教的"本色化"发展。相比而言,中国当代基督教建筑发展有一定的滞后性。该文针对中国当代基督教发展的历史困境,对仿哥特式教堂建筑进行了分析与批判,进而指出了其关键问题在于现代性不足;并以近十年来新建的几个有代表性的基督教建筑为例,阐述了中国当代基督教建筑发展的现代性趋向。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新教是从天主教分离出来的一个教派,其建筑特色也和天主教有诸多区别,新教传入中国后在广州得到一定发展,广州的新教教堂建筑形式多样,不再囿于传统天主教的十字型平面和其他传统手法。而有了本地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5.
佛教自汉朝传入中国之后,不断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佛教建筑也从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形态中吸取养分,形成了中国式的佛教建筑类型。其中山西的佛教建筑众多且历史悠久,从对其研究中不仅能够反映出佛教建筑在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空间形态,而且能反映出我国佛教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李荣  鲁丹 《华中建筑》2009,27(7):220-224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基督教教堂建筑表达了理想的概念,反映了社会历史的文化特征与变化,本文以诠释学的理论来解释它的社会文化意义.从不同的自然观、环境观和建筑形式等方面,来诠释外来基督教文化与当地乡土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并指出这种多元文化发展的实质是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交融,多元文化的核心观念是要正视文化差异,尊重每种文化的价值,强调文化的主体性、相对性和互补性.  相似文献   

7.
周鼎 《中华民居》2011,(12):63-67
北京是由不同历史文化蕴积而成的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在恢宏壮观的东方风情的中式建筑中,还间或点缀着一些不同风格的西式建筑。随着基督教的传入,教堂建筑也在北京落成,使我们这个东方古都展现出更丰富多样、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景,也向人们昭示着北京这座古老城市兼收并蓄、包容一切的气魄与胸怀。作为教堂建筑之一的南堂,正在向来往的人们彰显自己的古老和悠久。  相似文献   

8.
明末清初之前基督教曾三次传入中国,带来了西方建筑的影响。清代后叶随着工业资本主义发展而来的基督教第四次东传,使基督教堂建筑在中国广泛出现。导致西方建筑师的活动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中出现;西方折衷主义建筑伴随着中国近代基督教堂建筑来到中国;中国近代基督教堂表现出中西建筑文化的结合,引导了中国复古建筑的出现;但没有汇入世界现代建筑潮流中。  相似文献   

9.
宗教是人类发展史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贯穿于社会生活之中,并以难以理解的力量支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东西方不同的哲学思想,在宗教中有或类似或迥异的体现.文章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对中国佛教、道教建筑装饰和西方基督教建筑装饰进行分析比较,探讨中西方文化、艺术和哲学思想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保定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物荟萃,名胜众多。本文以位于保定市中心裕华路的圣伯多禄圣保禄教堂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收集、实地测绘及建筑理论等研究方法,对教堂建造背景、建筑形式及技术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通过研究基督教的传播与中国基督教建筑发展、教堂形成与现状,梳理了保定圣伯多禄圣保禄天主教堂的历史文脉;通过详细解读圣伯多禄圣保禄教堂建筑的形制、空间、结构,并与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教堂进行的对比分析,深入研究了保定圣伯多禄圣保禄教堂的艺术成就和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1.
薛天  陈易 《住宅科技》2014,(9):51-56
依循欧洲基督教及历史文化环境的发展,简要梳理和分析了公元后第一个千禧年间(自基督信仰诞生后的第一个千禧年间)教堂建筑空间的发展演变历程。指出:从公元1~11世纪的千年间,教堂建筑处于一种不断寻求自身完善的上升态势,从最初的借用民间住宅及古罗马世俗建筑巴西拉卡的形式,逐渐演变发展出了罗马风教堂这样的基督教专属的建筑空间形式,为随后教堂建筑的普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20,(1)
At the turn of the 18~(th)-19~(th) century,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missionary business in China,there was a debate about the na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acrificial rites among missionaries,that is,whether the traditional rites of Confucius and Christianity were consistent.With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Vatican and the Qing Dynasty,the Chinese rites controversy evolved into the dispute over Chinese imperial power and Roman religious imperial power.The missionary career in China also experience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toleration order,exclusion order and the ticket receiving order to the prohibition order.The sharp opposition between Chinese imperial power and Roman religious imperial power led to the desperate situation of Christian career in China.The missionaries naturally vented their dissatisfaction with China,the good image of China gradually collapsed,and the western image of China began to decline rapidly.  相似文献   

13.
闫宝林 《华中建筑》2007,25(8):182-183
清昭陵是清初关外较为典型的一座帝王陵寝建筑群,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对于研究我国古代丧葬艺术和满文化的演进均有着重要的意义.清昭陵的建筑装饰融合了多民族文化的特征,揭示出特定历史阶段下文化交流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14.
1840 年鸦片战争后,伴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近代基督教第四次传入我国,并在全国城乡建造了大量的教堂,其影响力深度与广度远超前三次。一般认为,风格迥异的基督教堂与本土建筑之间似乎没有联系。本文则从传播学视角出发,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教堂的营造本体和过程,发现中国近代基督教堂营造与西方基督教堂有着较大的差异性,但与本土建筑营造之间有一定的同一性——即地方性,并以武汉为例作论证。从传播学上看,殖民传播属于一种非对等跨文化传播方式,作为传播媒介(传教士)的角色先天缺陷,导致原本属于弱者的受者(本土工匠)却获得了一定的主动性,表现出地方性特征,而这种特征自始就客观存在,显示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适应性和包容性。  相似文献   

15.
巴别塔是西方宗教中的一个建筑假想体,因为宗教思想的传播和几个世纪以来画家的描绘,巴别塔逐渐被众多建筑师和民众所接受,也试图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实体。现今城市中呈现的“巴别塔”景象与中国城市景观特质诸多不合。文章试图从《圣经》中巴别塔的神话人手,探讨其从绘画到建筑的演变形式,并着重深入的解析城市景观中“巴别塔”与城市传统景观特质之间该如何协调统一,以避免城市整体景观风貌的破坏和流逝。  相似文献   

16.
清末至民国时期武汉出现了民居建造的高峰,这些居住建筑既有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体系的木构架院落民居,也有受西方文化和技术的影响而产生的联排里分建筑、独立式住宅和公寓等。两者构成了武汉的城市肌理,集中反映了武汉的自然条件、传统文化、经济形态和社会历史。然而,经过近百年的历史,其建筑质量逐渐下降,数量不断萎缩,这种独特的城市文化痕迹正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急剧消逝,极有可能埋没在城建脚步的灰烬中,被新式建筑所取代。本文对此时期的民居从平面布局、外观装饰、结构形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其建筑形式的手段,达到传承历史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董黎  杨文滢 《华中建筑》2005,23(4):160-162
该文概述了近代中国教会大学建筑的演变过程,分析了近代中国教会大学建筑形态生成的社会背景,并进而提出了近代中国教会大学建筑是探索中国民族形式建筑风格趋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尝试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开端,因此,在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中,这一建筑形式具有特殊的文化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薛林平 《华中建筑》2009,27(2):211-222
湖南位于长江中游,拥有悠久的戏曲历史和深厚的戏曲文化。特别是清代和民国时期,当地的演戏活动非常活跃,大量戏场建筑也随之兴建。这些戏场建筑是中国古代观演类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戏曲文化的重要载体。该文在实地调查以及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和研究湖南清代和民国时期戏场建筑的发展沿革、留存情况、典型实例、建筑形式、空间特征等。  相似文献   

19.
《Material Religion》2013,9(2):208-232
ABSTRACT

The story of Noah and his Ark, recounted in the Christian Bible in Genesis 6–9 (but which also features in Judaism and Islam) offers a story of God's judgment for the sins of humankind, but also of his redemptive plan and hope for humankind and the rest of creation. This multifaceted story has made its mark on popular culture, in press accounts of archaeological digs in Mount Ararat, and in the visual arts, literature, film, television, and many other allusions and references. It also proves to be serviceable to timely ideologies of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and ideas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harmony.” In Hong Kong, a theme park based on the Noah story offers an interesting example not just of biblical cultural influence nor of a Bible-themed commercial project, but of materializing or manifesting evangelical Christian values onto the natural and built landscapes. The Noah's Ark theme park thus offers a study in strategies of materializing the otherwise transcendent and invisible, or else internalized and intangible, core of evangelical Christianity, and harnessing interest in na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to create a Christian learning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