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用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的美学观对建构进行解读,从重力限定、材料本体、材料并置等角度分析建构中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肯定建构中存在一种客观的审美范式.通过黑格尔的美学"三重组合",文章分别论证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浪漫型艺术中建构的典型表现形式,并在现代建筑中找到对应.最后提出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是建构的核心美学范式,并通过论述黑格尔艺术哲学的发展规律,解释建构学说的提出有其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1)
黑格尔对美的本质是这样下的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艺术的任务在于用感性形象来表现理念,以供直接观照,而不是用思想和纯粹心灵性的形式来表现。因为艺术表现的价值和意义在于理念和形象两个方面的协调和统一,所以艺术去符合艺术概念的实际作品中所达到的高度和优点,就要取决于理念与形象能互相融合而成为统一体的程度。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艺术要把这两个方面调和成一种自由的统一的整体。它的深刻性在于论述了艺术的辩证统一关系,充满辩证的艺术思维。  相似文献   

3.
<正>1古代建筑美学概念古代建筑美学,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建筑史实中分析建筑的美,系统完整,年代悠久,内容丰富,辐射范围广阔。二是建筑形式的美,统一与变化,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层次与虚实的美。孔子的美学思想境界是"仁"。他一直认为,美和艺术直接与社会政治及人的生活活动关联着。美的精神是"善"。"尽美矣,又尽善也"。他的美和善是有不同的含义的。"子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相似文献   

4.
霜叶红于花。怎的,还上国旗,加拿大,那枫能炼出糖来,宝贵,红红的甜蜜,也在花里,花,小蜜蜂胜于大人物呢。说不透建筑与艺术的区别,不识建筑的感性特征,美学小觑了建筑,一再失误。沿着美学传统走,建筑总会堕入“忘川”,黑格尔便是那川上渡人入地狱的舟子么? 干脆绕开从美的概念起,本身便乱作一团的礁滩,用Aesthetik的原义:感性或感性学,简化些易解。  相似文献   

5.
建筑艺术审美的意义是多重的。从伦理学视野探讨,美和善的内在一致性首先表现在它们都以对象的功用作为衡量价值的基本标准,这一观念在建筑艺术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其次,美与善之间是一种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或康德所说的美是道德的象征,建筑艺术的审美符号便具有象征或隐喻功能,以此来间接地或抽象地表达伦理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1):105-109
《周易》是一部具有强大艺术魅力的综合典籍,作为中国艺术之美的经典,其所具有的整体之美、对立之美、循环之美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三种美学形态影响了中国后世文学的"大而全"、"对立统一"、"生生不息"的艺术美感。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9):56-57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教学理论对教学活动的审美观照历经了对美学要素的忽视阶段、教学感性之美的理性建构阶段、教学理论的审美化转向阶段。在这一美的历程中,从教学中美的本质、感性之美、教学艺术之美这三个主要路径展现教学之美,凸显了教学理论的人性维度。然而在发展中也存在着理性对感性的束缚、忽视教学存在之美以及教学审美泛化等现实问题。研究者应在真与美的和谐中,在存在之美的重申中,在美学逻辑的复归中,寻求教学理论美好发展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工业建筑》2021,51(7)
正从表面上看,建筑与音乐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其内部似乎甚少有相通之处。并且,建筑偏向于空间艺术构造,可以以物质为载体进行呈现,而音乐则偏向于时间的艺术展示,更加具有抽象性。这样的固有认知一直持续到21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速度,人们对城市建筑的审美要求逐渐上升,建筑不仅仅指的是狭义的建筑物,更提出了设计上的要求,融合建筑学、城市规划、园林景观等不同层面的要点。而音乐作为一种常见的艺术形式,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人们也逐渐发现了音乐和建筑在审美方面给人的感觉有些时候是可以互通的。因此,  相似文献   

9.
浅谈建筑的统一黄仁赠一、内容与形式建筑本身具有技术和艺术的双重性。就拿适用、经济、美观而言,它们是两组对立统一的矛盾,既互相制约而又相依并存。适用与经济作为内容的一方,而美观则作为形式的另一方。使内容和形式达到高度的统一,是一切艺术创作达到真、善、美...  相似文献   

10.
正在艺术中,形式与内容是两个必备构成,艺术美的生成离不开形式与内容任何一方。尽管形式与内容的相互调和、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已成为我们今天所达成的基本共识,但是在学界和业界依然存在着关于形式和内容谁更重要的争论。在整个艺术发展史上,无论中外,无论古今,在不同时期都有着对形式与内容关系的不同看法。形式与内容关系到美的本质问题,这是任何一个艺术工作者、美学工作者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