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广西某铅锌多金属矿石矿物种类较多,Pb、Sb、Zn、S、Ag品位分别为2.75%、2.33%、12.24%、28.27%、96.08 g/t,属高品位复杂难选锡伴生多金属硫化矿。为给该矿石选矿工艺流程确定提供依据,对其进行了浮选工艺研究。试验确定采用先选铅、选铅尾矿选锌的工艺流程。铅浮选采用组合抑制剂硫酸锌+亚硫酸钠抑制铁闪锌矿、硫酸为活化剂、LW-01为捕收剂,经1粗2精2扫浮选脆硫锑铅矿,选铅尾矿以组合抑制剂石灰+y-As抑制硫铁矿和毒砂、硫酸铜为活化剂、丁基黄药为捕收剂,经1粗2精2扫选锌,闭路试验可获得铅品位26.93%、锑品位23.35%、锌品位5.45%、银品位960 g/t、铅回收率87.91%、锑回收率87.82%、银回收率86.98%的铅锑精矿,锌精矿锌品位48.67%、锌回收率94.22%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为了给矿山企业提供资源技术开发依据,对某白钨矿脱硫产品进行了综合回收铅、锑、锌选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铅锑锌优先浮选流程,在磨矿细度-74μm 85%的条件下,铅粗选以丁铵黑药为捕收剂,少量石灰和硫酸锌为抑制剂,硝酸铅为活化剂;锌粗选以石灰为硫铁矿抑制剂及pH值调整剂,硫酸铜为活化剂,MB为捕收剂;铅经1粗1扫3精,锌经1粗1扫3精,闭路试验在低碱度条件下,采用铅、锑混浮—锌优先浮选工艺流程,获得了铅锑精矿铅精矿品位34.56%、含锑12.69%、铅回收率72.54%、锑回收率56.25%、含银3 987 g/t、银回收率74.43%,锌精矿品位45.23%,锌回收率82.16%的技术指标;银在铅锑锌精矿中的总回收率达80.00%。  相似文献   

3.
对含铅0.48% 、锌0.75%、银90.00 g/t的山西某铅锌银多金属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采用铅银混浮-锌浮选工艺,在磨矿细度-0.074 mm粒级占80%条件下,以水玻璃为调整剂、硫酸锌+亚硫酸钠为锌矿物抑制剂、BK906和BK903G为组合捕收剂、BK-201为起泡剂,优先选铅银,选铅银尾矿以石灰为调整剂、硫酸铜为活化剂、丁基黄药为捕收剂选锌,可获得铅品位27.54%、铅回收率76.47%、银品位5252.5 g/t、银回收率73.03%、锌品位3.87%的铅银混合精矿和锌品位54.96%、锌回收率71.00%、银品位359.6 g/t的锌精矿。  相似文献   

4.
针对四川某多金属硫化铅锌矿中方铅矿、闪锌矿嵌布粒度较细,选矿现场铅、锌分离效率低的问题,研究采用"优先选铅-铅粗精矿再磨精选-铅尾选锌"的工艺流程对其展开选矿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5%、硫酸锌作抑制剂、25#黑药作捕收剂的条件下,经1粗2扫3精可获得铅品位为45.58%,铅回收率为84.11%,锌品位为5.43%,锌回收率为6.00%,银品位为861.72g/t,银回收率为81.84%的铅精矿;选铅尾矿采用石灰进行调浆,硫酸铜作活化剂,丁基黄药作捕收剂,经1粗2扫3精可获得锌品位为54.10%、锌回收率为87.14%的锌精矿。试验指标良好,该工艺既解决了铅锌分选效率低的问题,又为其他类似复杂多金属矿物的综合回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广东大尖山某铅锌多金属矿石铅品位为2.10%、锌品位为3.805%、银含量为35.85 g/t。矿石铅、锌均主要是以硫化矿的形式存在,硫化铅和硫化锌分别占总铅和总锌的95.71%和95.84%。为给该矿石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进行了选矿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矿石磨细至-74 μm占80%,以CaO为矿浆pH调整剂、硫酸锌为抑制剂、丁胺黑药+丁黄药为捕收剂,经1粗3精4扫铅浮选,铅浮选尾矿以CaO为矿浆pH调整剂、CuSO4为活化剂、丁黄药为捕收剂,经1粗3精4扫锌浮选,获得了铅精矿铅品位60.29%、铅回收率92.02%、含银826.13 g/t、银回收率72.75%、含锌3.64%,锌精矿锌品位48.32%、锌回收率92.30%、含铅0.95%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为高效开发利用东北某低品位含银铅锌矿,解决现场分选工艺中存在铅锌精矿铅锌互含较高,伴生金属银回收率较低,且废水难于直接回用的难题,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开展了铅锌低碱浮选试验研究,通过铅锌浮选条件试验确定适宜的选矿工艺流程及药剂制度。结果表明:针对含铅1.33%、锌2.51%、银19.5 g/t的原矿,采用铅锌优先浮选流程,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5.42%情况下,以碳酸钠为p H调整剂、硫酸锌和亚硫酸钠为抑制剂、苯胺黑药+丁铵黑药为捕收剂,经“1粗3精2扫”选铅,清水闭路试验,得到含铅57.52%、含锌4.84%、含银585.40 g/t、铅回收率85.38%、银回收率57.63%的铅精矿;选铅尾矿以硫酸铜为活化剂、石灰为抑制剂、苯胺黑药+丁胺黑药为捕收剂,经“1粗2精2扫”选锌,获得了含锌51.85%、含铅1.38%、含银52.20 g/t、锌回收率90.71%、银回收率11.65%的锌精矿。回水条件下铅锌指标与清水时各项指标相当。试验通过在铅锌浮选中采用苯胺黑药+丁铵黑药做铅锌矿物捕收剂,使常规抑制剂能够代替石灰或减少石灰用量,从而实现硫化铅锌矿的低碱度分选,并使矿石...  相似文献   

7.
针对广西复杂铅锑银锌多金属硫化矿,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铅锑银优先混浮-锌硫混浮及分离”和“铅锑银硫混浮及分离-锌浮选”工艺流程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弱抑制条件下,采用硫酸锌 亚硫酸钠作抑制剂,乙硫氮作捕收剂,“铅锑银硫混浮及分离-锌浮选”工艺流程可实现铅锑银硫与锌的有效分离;铅锑银硫混合精矿经再磨处理,采用少量石灰作抑制剂,可实现铅锑银与硫的有效分离;闭路试验获得了含铅67.80%、含银2606.17 g/t、含锑5.01%的铅精矿,铅、银、锑回收率分别为91.08%、77.46%和62.42%;含锌51.40%、含银295.48 g/t的锌精矿,锌、银回收率分别为87.29%和6.55%;含硫49.95%的硫精矿,硫回收率41.29%。  相似文献   

8.
云南某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铜品位0.45%、铅品位3.18%、锌品位4.21%,含银30.10 g/t,有用矿物以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等为主。黄铜矿与闪锌矿相互交代连生或混染包裹,铜、锌矿物粒度粗细不均。85.11%的铜以原生硫化铜的形式存在,铅、锌也均主要赋存于硫化矿中。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0.074 mm 80%的条件下,以CaO+Na2S+Na2SO3+ZnSO4作调整剂、异丙基黄药作捕收剂、730A作起泡剂,1粗3精2扫铜铅混合闭路浮选可获得产率650%,铜品位5,20%、铅品位43.64%,铜回收率75.11% 、铅回收率93.00%的铜铅混合精矿;铜铅混合尾矿以CuSO4作活化剂、丁基黄药作捕收剂经1粗2精2扫闭路流程选锌可获得产率7.60%、品位46.94%、回收率85.76%的锌精矿;铜铅混合精矿经1粗1精分离浮选可获得品位42.23%、回收率8638%的铅精矿和品位27.65%、回收率61.88%的铜精矿;铜、铅、锌精矿指标均达到相应的产品质量标准,并综合回收了银。试验结果可为该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江西某铅锌银多金属硫化矿石选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某铅锌银多金属硫化矿石中铅主要以方铅矿形式存在,锌主要以闪锌矿形式存在,银主要以银黝铜矿、辉银矿、深红银矿等形式与方铅矿密切伴生。为合理开发该矿产资源,对其进行了选矿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0.074 mm占78%的磨矿细度和石灰形成的pH=11碱性条件下,以乙硫氮+丁铵黑药为铅银矿物的捕收剂、ZnSO4+Na2SO4为锌矿物的抑制剂优先浮选铅及伴生银矿物,浮铅银尾矿以硫酸铜为活化剂、丁黄药为捕收剂浮选闪锌矿,可获得铅品位为57.05%、铅回收率为88.11%的铅精矿和锌品位为48.31%、锌回收率为86.29%的锌精矿,银在铅、锌精矿中的总回收率达到87.99%。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南丹某高碳高硫锡多金属硫化矿石铅锑浮选困难的问题,在大量探索试验的基础上,在酸性条件下以丁铵黑药为捕收剂、硝酸铅为活化剂、NZ组合药剂为抑制剂进行铅锑浮选试验,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指标。现场根据试验结果对原选矿工艺流程进行优化改造后,获得的铅锑精矿铅、锑、银品位分别为24.87%,11.59%和2 993 g/t,回收率分别达87.01%,83.88%,89.79%,使矿石中的有价矿物得到了有效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11.
为获得高品质的银铅精矿,对某高硫银铅锌多金属矿石分别进行异步浮选—粗精矿全部再磨浮选、异步快速浮选—中矿集中再磨浮选和分段分速异步浮选—粗精矿部分再磨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 70%的情况下,分段分速异步浮选—粗精矿部分再磨浮选优于其余两种工艺,浮选流程获得的银铅精矿银品位621 g/t、银回收率54.18%,铜品位0.84%、铜回收率34.62%,铅品位62.78%、铅回收率89.42%,锌品位6.45%、锌回收率5.83%。  相似文献   

12.
某低品位铅锌硫化矿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某硫化铅锌矿含铅锌原矿品位低、嵌布粒度细、伴生关系复杂。通过多种方案的比较,采用优先浮选抑锌浮铅的选别流程,试验采用乙硫氮作为优先选铅的捕收剂,石灰作为调整剂以及黄铁矿的抑制剂,硫酸锌和亚硫酸钠作为闪锌矿的抑制剂,之后利用硫酸铜作为闪锌矿的活化剂,用丁基黄药作为捕收剂来实现铅与锌的有效分离。试验获得铅精矿含铅51.00%、铅回收率86.63%、含银518 g/t、银回收率47.41%,锌精矿含锌51.20%、锌回收率85.27%、含银234 g/t、银回收率38.38%。  相似文献   

13.
温凯  陈建华 《金属矿山》2019,48(4):71-75
云南某含金银硫化铅锌矿石铅品位为0.77%,锌品位为2.13%,并且伴生大量金、银等贵金属,金、银的嵌布粒度微细。为给该矿石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优先浮选硫化铅,选铅尾矿再选锌的优先浮选流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1.33%,以碳酸钠为pH调整剂,以硫酸锌+焦亚硫酸钠为抑制剂,以乙硫氮+3418A为捕收剂,经过2粗3精1扫选铅,选铅尾矿以硫酸铜+氯化铵为活化剂,以丁基黄药为捕收剂,经1粗2精1扫流程选锌,获得了铅精矿铅品位50.36%、金品位28.79 g/t、银品位965.47 g/t、铅回收率82.41%、金回收率77.18%、银回收率78.69%,锌精矿锌品位41.21%、锌回收率87.45%的指标,实现了矿石中有用金属的高效回收。  相似文献   

14.
辽宁某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石中的有用矿物嵌布关系复杂,嵌布粒度粗细不均。采用1次磨矿、电位调控优先浮选工艺对铜、铅、锌的选矿工艺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电位约-35 mV、pH=9.1情况下,以SN-9#+苯胺黑药为捕收剂、Na2SiO3+ZnSO4+CMC为铅锌及脉石矿物的抑制剂优先选铜,接着在电位为-225.6 mV、pH=11.4情况下,仍以SN-9#+苯胺黑药为捕收剂浮选铅,最后以硫酸铜为活化剂、乙基黄药为捕收剂选锌,最终获得了铜品位为23.68%、回收率为85.61的铜精矿,铅品位为51.26%、回收率为70.68%的铅精矿,锌品位为52.13%、回收率为82.13%的锌精矿。  相似文献   

15.
根据豫西某低品位铅锌银多金属矿的工艺矿物学特性,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矿石中主要金属硫化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品位较低、相对嵌布粒度较粗,确定采用优先浮选工艺流程。粗选磨矿细度-0.074mm40%时,CaO作矿浆pH值调整剂直接加入磨机中,控制pH值在高碱条件下(pH=12.5),乙硫氮作为铅捕收剂,以Z-200作为锌捕收剂,同时在该浮选条件下使有价金属银尽可能的富集于铅精矿中,使其得到综合回收。获得的闭路试验指标为:铅精矿品位为60.35%,回收率85.28%,银品位928g/t,银回收率78.19%;锌精矿品位为50.16%,回收率70.86%。试验指标良好,选矿产品互含低。  相似文献   

16.
四川某难选硫化铅锌银矿石浮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四川某铅锌银矿原选矿工艺不能适应矿石性质变化,而且在流程中使用氰化物的问题,对该矿矿石重新进行了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0.074 mm占85%的磨矿细度下,以石灰为调整剂、硫酸锌+亚硫酸钠为抑制剂、乙硫氮为捕收剂优先选铅,选铅尾矿以硫酸铜为活化剂、丁黄药为捕收剂选锌,可获得铅品位为51.80%、铅回收率为64.75%的铅精矿和锌品位为53.55%、锌回收率为91.83%的锌精矿,银在铅、锌精矿中的总回收率达到83.75%。试验不仅使铅、锌、银的回收率与现场工艺相比有明显提高,而且实现了铅锌无氰分离。  相似文献   

17.
某铅锌矿铅锌品位低、部分方铅矿与闪锌矿嵌布关系复杂,(含)银矿物种类多、可浮性参差不齐,给铅、银的回收带来困难。经过多方案比较,铅浮选采用"阶段磨矿(原矿粗磨、铅粗精矿再磨)―阶段选别"工艺进行选别,试验采用石灰+硫酸锌组合抑制黄铁矿和闪锌矿,乙硫氮和松醇油作铅捕收剂和起泡剂。对含Pb 2.22%、Zn 1.97%和Ag 13.25g/t的原矿,闭路试验可获得铅精矿含Pb 65.17%、Zn 3.63%,铅回收率为96.31%;铅精矿含Ag 305.95g/t,银回收率为75.92%;在强化铅选别的同时,有效实现了银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18.
以四川某含低品位铅锌银的难选铅锌矿石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工艺流程和工艺技术条件研究。在探索实验中得出碳酸钠作调整剂比氧化钙作调整剂所得到的硫化铅粗选精矿铅的品位较高,复合抑制剂硫酸锌+亚硫酸钠对锌的抑制效果较好,而随捕收剂剂量的增大硫化铅粗选精矿中铅、锌和银的品位及回收率均有所增加。由于原矿中铅银的品位太低,对所选的铅锌矿采用铅锌银混选是合理的。在-0.074mm含量87.5%的磨矿细度下,含Pb为0.35%、Zn为5.88%、Ag为11.7μg/g的低品位铅锌银矿通过"一粗二精"开路浮选后,精矿锌品位达到46.12%、银品位达到60.7μg/g、铅品位仅为1.84%,精矿锌回收率为83.46%、银回收率为61.43%、铅回收率为59.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