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轻负荷发动机与重负荷发动机冷却要求的差异性,描述了重负荷发动机冷却液的技术规格发展历程,总结了有机酸型(OAT)冷却液的特点,与无机盐配方IAT做了比较,对亚硝酸盐的使用与不含亚硝酸盐配方的实际应用情况做了分析。给出了OAT类重负荷发动机冷却液的最新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2.
韩恒文 《石油商技》2010,28(5):14-19
介绍了发动机冷却液的技术标准、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从发动机冷却液的组成看,其基础液发展方向是采用环保型的材料,降低乙二醇的含量直到不使用乙二醇;添加剂主要是通过研究腐蚀抑制剂,向提高冷却液高温、低温热安定性及对各种金属的腐蚀抑制性、长寿命方向发展。为推动我国发动机冷却液的发展,应尽快制定国内相关的产品规格标准及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发动机冷却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我国发动机冷却液行业发展的现状,并对发动机冷却液产品开发利用和试验方法研究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正>本文介绍了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的性能要求、组成、质量标准及发展趋势。汽车发动机冷却液(以下简称发动机冷却液)俗称防冻液,是发动机冷却系统不可或缺的冷却散热介质,其主要作用是传递热量、冷却发动机。发动机冷却液与润滑油一样,是发动机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针对发动机冷却液经常出现的非正常热现象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根据对发动机冷却液所做的试验和调研工作,得出了除冷却液本身的质量问题外,车辆冷却系统存在问题或用户使用不当是导致发动机冷却液出现非正常热现象的主要原因,进而对发动机冷却液生产厂家和用户分别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润滑油》2012,27(6):10-10
乙二醇型重负荷发动机冷却液较轻负荷发动机冷却液具有较强的抵制腐蚀能力,并且使用周期长,适用于各种重负荷发动机的冷却系统,能够保证重负荷发动机长期在接近额定功率条件下运行,满足了重负荷汽车工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使用储备碱度和由"β-pH曲线"得到的缓冲范围、终点pH值评价发动机冷却液缓冲能力及其对金属腐蚀倾向。分析全有机型发动机冷却液与混合型发动机冷却液的β-pH曲线,得到缓冲能力及其对金属腐蚀倾向特点,提出使用注意事项。考察分析国内外16个主流品牌发动机冷却液的β-pH曲线,总结国内外发动机冷却液缓冲能力及其对金属腐蚀倾向的差别。  相似文献   

8.
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较高时会产生泡沫,生成的泡沫不仅会产生涨锅现象,影响发动机冷却液的冷却效果,也会产生气穴腐蚀,从而对设备造成损伤。优质的发动机冷却液一般均需添加消泡剂,大大减少泡沫的生成。通过从发动机冷却液生产过程中温度、搅拌、加剂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只有使抗泡剂均匀地分散在发动机冷却液中才能获得最佳的抗泡性能。  相似文献   

9.
正据宇通客车反馈,加载尾气加热器的公交车辆使用重负荷发动机冷却液多次出现变黑现象。本文对重负荷发动机冷却液变色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试验考察,发现尾气加热器持续高温是导致重负荷发动机冷却液变色的主要原因,重负荷发动机冷却液配方中的钼酸盐是导致其在高温下变色的主要物质。  相似文献   

10.
张凯蛟 《石油商技》2008,26(3):48-51
介绍了南方市场专用长城高冰点发动机冷却液开发的市场背景、产品的性能要求及实测典型数据。在我国南方地区大力推广使用这种环保型的发动机冷却液,有助于降低发动机故障率,规范南方地区发动机冷却液市场。  相似文献   

11.
针对65号航空冷却液在过滤循环中出现泡沫较多的现象,对65号航空冷却液泡沫倾向性进行探究。按照石化行业标准《发动机冷却液泡沫倾向测定法(SH /T 0066-2002)》,利用冷却液泡沫倾向测定仪来评价65号航空冷却液泡沫倾向性,并进行水乙二醇溶液对照试验。结果表明,航空冷却液在低温和循环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其泡沫倾向性较大,而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循环时间的缩短,泡沫倾向性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并且通过水乙二醇对照试验可知,冷却液的基础液泡沫倾向性较小。航空冷却液在过滤循环中出现的泡沫问题,是加入的添加剂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An installation diagram is presented for investig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a refrigerating plant with both smooth and rolled tubes having annular eddy generators. Results are presented for comparative tests with the traditional coolant R12 and an ecologically pure coolant developed by the Tashkent State Technical University — a mixture of propane/isobutane/n-butane (R290/R600a/R600) with a molar concentration of 40/30/30%, respectively — used as the effective body. Exergetic efficiencies of the plant are calculated.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replacement of the coolant has virtually no effect on the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of the plant.  相似文献   

13.
硅酸盐型汽车冷却液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多种缓蚀剂的优化筛选,确定了乙二醇型汽车冷却液的组成,并通过了冷却液的各项性能测试,包括玻璃器皿腐蚀、铸铝合金传热腐蚀、铝泵气穴腐蚀、模拟使用腐蚀等,结果表明:研制冷却液完全满足SH/T0521-1999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4.
给出了全混流反应器定态热稳定性对全混流反应器设计的两个限制条件。根据第—个限制条件,可以计算满足全混流反应器热稳定性的冷却介质最低出口温度和最大传热温差。在冷却介质出口温度或传热温差选定的情况下,可以由第二个条件计算满足热稳定性的平均停留时间。其结果适用于非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15.
根据石材加工使用的切削润滑冷却液工作要求,利用克拉玛依独特的环烷基稠油资源,通过对基础油、乳化剂、抗磨剂等评选,开发研制出专用石材加工冷却液乳化油,并自行制定相应的产品技术指标。产品具有良好的乳化稳定性和抗磨性,质量达到指标要求,在石材加工厂试用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用精馏-降膜结晶耦合工艺分离人造麝香DDHI。考察了降膜结晶过程中冷却剂的温度、发汗过程中发汗的升温方式对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回流比为4,冷却剂的温度为88℃,发汗采用逐步升温,发汗方式采用第3或第4种(每0.5h升温2~3℃)时,可得到质量分数大于99.5%的DDHI,单程收率可达到55%以上。与使用精馏工艺相比较,总能耗下降了34.7%。  相似文献   

17.
南方地区冷库利用液化天然气冷能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NG冷能的利用不仅要看其能量回收的多少,更重要的是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为此以LNG冷能的梯级利用为目标,设计了LNG冷能用于冷库制冷的工艺流程,提出利用一股冷媒与LNG换冷以减少冷媒系统的投资费用和传输过程的冷能损失,通过压力调节控制冷媒的蒸发温度,使其为不同用途的冷库提供相应温位的冷能。筛选工艺中的冷媒,计算冷库的耗冷量,并以总容量为1.5×104t的冷库为例进行具体计算,模拟出冷库利用LNG冷能的工艺流程。总结了LNG冷能用于冷库技术的发展优势,提出LNG冷能集成利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Chemical and Petroleum Engineering - Results of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the process of turning of caprolon with the use of cutting fluid (lubricant and coolant) are presented. The use of an aqueous...  相似文献   

19.
董芳 《石油商技》2003,21(4):25-27
为保证发动机冷却液质量,介绍了研制、生产和使用冷却液时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包括金属材质、pH值、氯离子含量、不同品种冷却液混合、腐蚀指标确定、调配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