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7120A平磨磨头漏油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前尚无有效解决办法。我们经过反复试验,加装了一个停车回油装置,较好地解决了此问题。改装前先简单分析一下原M7120A磨头的润滑油路。见图1:泵1为压力油泵,泵2为回油泵。当油泵电机启动后,泵1和泵2同时工作,压力油经管道6到磨头轴承腔5内,回油由泵2经管道7、水银开关3回到油箱。当磨头轴承腔5内充满压力油后,水银开关3才能接通磨头电机4,从而保证磨头主轴在充分的油液中工作,此时两泵之间的油液是封闭的,磨头轴承腔5内继续充满压力油。磨头轴承腔的密封是由封油  相似文献   

2.
M7120A平磨磨头漏油,是较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我们经过反复实验,加装一个简单卸荷回油装置,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来磨头润滑进回油路如图1所示。当磨头轴承腔5内充满压力油后,水银开关3才能接通磨头电机4,从而保证磨头主轴在充满油液中工作。当磨头停止工作时,泵1、泵2同时停止,由于磨头轴承腔内的封油圈与主轴之间有间隙,形成磨头前后两端漏油;当磨头正常工作时,由于油液有回油通  相似文献   

3.
快堆主循环泵上部轴承由背对背安装的两个角接触球轴承组成,是泵轴上部提供径向-轴向支承的部件。上轴承部件的润滑油系统是可以内循环的,通过轴承套下部的螺旋槽泵送润滑油进入角接触轴承上部,润滑油通过滤网进入轴承,进行润滑和冷却。润滑油经过轴承体上的回油孔回到油池部件中。冷却后的润滑油重新泵送到滚动轴承进行润滑。上部轴承润滑油系统的设计研发关系整个转子部件的安全、可靠运行。完成了油系统的设计验证工作,试验结果满足使用工况要求。  相似文献   

4.
M7120A(D)和M7150A卧轴矩台平面磨床的磨头为三块轴瓦式支承,其使用要求为润滑油浸入轴承后,主轴才能启动,以建立动压润滑。当润滑泵失电后能尽快切断电源。为此我们原设计利用磨头润滑回油的流速位能差将接在回油系统中的GY57A-1.5型水银开关装置中的浮筒浮起,借顶杆顶起水银开关接通砂轮驱动电路,起到电、液安全连锁防护作用。 GY57A-1.5型水银开装置零件众多,结构繁琐,无论装配,使用,维护,搬运不当都很容易产生故障,失却安全,防护作用。例如:  相似文献   

5.
《通用机械》2008,(9):95-95
日前,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九江石化分公司对催化裂化装置16台机泵润滑油系统进行改造,成功应用油雾润滑技术,经过半年的工业应用后,润滑油用量降低了80%,不仅使机泵达到了最佳润滑效果,降低了设备故障率,轴承使用寿命也延长为以前的3~6倍。  相似文献   

6.
在某些设备中的流体静压轴承不能采用润滑油润滑,因此,必须由特种流体(诸如水或液体钠)作为润滑剂。例如,在食品加工机械中,轴承用水润滑,以避免润滑油带来的污染。还有,在煤炭加工业中的应用,排浆泵的轴承也是用水润滑的,以防止发生爆炸或火  相似文献   

7.
某重油催化装置油浆泵采用集中油雾润滑方式,油液监测发现轴承润滑油中的金属元素含量高,并且呈急剧增加的趋势,拆机检查发现油浆泵轴承出现了严重磨损。分析该油浆泵轴承磨损原因,提出了采用稀油润滑和油雾润滑组合方式来改善轴承润滑。同时,采用了大型炼化企业机泵群油液监测平台对关键动设备进行状态监测,有效保证了设备长周期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
磨7120(一型)平面磨床砂轮轴的轴承润滑,原设计采用油杯加油,由于油杯式加油压力不足,易造成轴承缺少润滑,致使轴承和轴颈表面研坏,被迫停机检修。北京量具刀具厂将其改为强制性自动润滑。利用磨头上原注油杯改为进油管路,并在对面比进油管孔高20毫米、距主轴套筒端面75毫米处,增加一回油管路(如图1),使之能循环润滑。  相似文献   

9.
NGW行星齿轮传动行星轴轴承离心式润滑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一种NGW型行星齿轮传动润滑结构,利用润滑油随行星架高速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远大于其重力的特性,在离心力作用下将润滑油经导油孔引导至行星轴轴承内腔,实现对行星轴轴承连续不间断润滑。经过对单位质量润滑油的受力分析计算,得出了利用润滑油产生的离心力能够实现对行星轴轴承的连续不间断润滑的结论,解决了行星齿轮传动中行星轴轴承因围绕太阳轮公转和自转时不能连续可靠润滑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九江石化分公司应用机泵油雾润滑新技术,取得了明显的节能效果。该公司对催化裂化装置16台机泵润滑油系统进行改造,成功应用油雾润滑技术,经过半年的工业应用后,润滑油用量降低了80%,不仅使机泵达到了最佳润滑效果,降低了设备故障率,轴承使用寿命延长为以前的3-6倍,而且减轻了工艺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为装置安全平稳生产提供了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1.
DM2型叶片榫齿双头电解磨床是加工航空发动机合金涡轮叶片榫齿的专用机床。该机床有两只磨头,可同时用成形砂轮对工件进行电解磨削。磨头的原结构采用钢套镶铜整体薄壁弹性变形轴承,砂轮主轴转速为1800r/min。砂轮是用滚压轮挤压成形,该工序也是在此机床上进行。挤压砂轮时,因转速较低(约46r/min),外载荷很大,即使有润滑泵供油润滑,但在低速下不可能实现液体动压润滑,油膜刚性很差,使轴承容易损坏。可见,根据本机床的工作特点,要求磨头能适应两种不同的工作状态:(1)磨削时的高速运转;(2)挤  相似文献   

12.
一Y7520W(K)螺纹磨床磨头修理1.磨头结构:Y7520W(K)螺纹磨床磨头结构(见图1),砂轮主轴前后均由外锥薄壁变形轴承支承,主轴与轴承的间隙在热平衡时为0.002毫米,由于间隙小,保证了主轴高的迥转精度。主轴前端由主轴轴肩支承的止推滑动轴承1,主轴后端有八根弹簧,通过一单列向心推力球轴承使主轴轴肩紧压在止推滑动轴承1上,以控制砂轮主轴的轴向窜动。八根弹簧的总压力为25~30公斤。转动螺母2可调节轴承的径向间隙。轴承润滑是采用专用油泵供给的压力油润滑。  相似文献   

13.
为了能为分子泵中高速运转状态下深沟陶瓷球轴承选用更合适的润滑油,采用软件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办法对轴承在多种黏度的润滑油对轴承接触区润滑状态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应用复合迭代法并通过Fortran语言进行编程在VISUL STUDIO中对轴承运动进行模拟,求得的弹流润滑仿真结果,通过与理论计算得对比具有一致性,大大提升了计算速度;并通过在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各种润滑油润滑条件下轴承的运转测试,对轴承接触区的摩擦系数和磨斑深度进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润滑油黏度越大,轴承接触区最大压力小,最小油膜厚度越大,摩擦系数和磨斑深度越小,润滑效果也最好。  相似文献   

14.
螺旋式叶轮是立式泵用油润滑大容量推力轴承组件中的关键部件。叶轮运转时,该螺旋叶轮驱动轴承润滑油系统中的润滑油循环流动,为主推力瓦、副推力瓦与推力盘之间提供所需的润滑油,使其形成油膜,避免瓦块与推力盘之间发生干摩擦而损坏轴承,同时带走轴承产生的热量以冷却轴承。本文通过该螺旋叶轮及导叶的设计及试验研究,利用试验装置测试水力性能,并考虑不同温度下因粘度发生变化而对润滑性能产生的影响。经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证明其水力特性满足推力轴承对润滑油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M7150型平面磨床磨头主轴的润滑是双联齿轮泵进行强迫循环,为了保证磨头主轴在充分供应润滑油的情况下启动,借助于水银开关作为主轴有程序启动的联锁装置。但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发现油泵启动后,磨头转了一段时间,便有大量泡沫进入水银开关浮子室,虽然此时齿轮泵对磨头主轴前后轴承供油正常,但因泡沫比浮子轻,大量泡沫浮到浮子上面而把浮子下压,致使水银开关发生误动作,从而使磨头停转。因考虑到供油是进到磨头主轴前后轴承腔内的,而回油是从轴承腔溢出后,再由齿轮泵抽出来。如果没有泡沫的影响,当有足够的油在循环时,浮子就会浮起来,而泡沫把浮子压下去只是产生误动作。  相似文献   

16.
我厂自配一种磨床主轴润滑油,用在外圆、内圆、平面、曲轴、花键、螺纹等磨床砂轮主轴部位,解决了主轴与轴承的润滑和防锈问题。我们把磨床的砂轮主轴箱习惯地称作磨头,所以把这种润滑油叫做汉江2号防锈磨头油。 一、配制起因 我厂的各种磨床产品及设备,大部分的主轴滑动轴承部位采用油浸式润滑。磨床在工作时有转速高、轴承间隙小、负荷轻的特点,要求润滑油的粘度低、油性好,以适应主轴高速运转时减少摩擦阻尼,并在微量的轴承间隙中有效地形成良好的油膜,并具有防锈蚀性能。 过去,我们曾用“9:1混合油”(九份煤油加一份20号机械油),作为磨…  相似文献   

17.
M7120A型平面磨床磨头拖板的后部 V型槽中平时存有润滑油。需要润滑时经手揿泵,通过分油器使一部分油进入磨头横进给的双V型导轨上。由于导轨的前后两端部无密封装置和泄油管路,当磨头往复运动几次后,使滞留在导轨前后两端的润滑油越积越多,最终使润滑油不断地滴落下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作了如下改进。 当磨头处于横进给双V型导轨前后两端点位置时,在导轨接触区的外侧(在拖板前后两顶端约30mm处),加工一个如附图所示的浅V形槽(或半圆形、斜边形槽。见附图A、B、C),并在油槽上钻一个孔,装上一个简单的储放油装置(附图)。这样,就可根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滑动轴承润滑中润滑油含有固体颗粒的情况,将格子-波兹曼方法(LBM)应用到润滑问题的求解中,得到润滑油中含有固体颗粒时的油膜压力分布。并通过分析计算得出了颗粒间距及颗粒相对运动对轴承润滑的影响规律,使得轴承润滑分析更符合实际工况。  相似文献   

19.
国产立式混流泵传统采用水润滑橡胶轴承。根据某些用户的特殊介质条件要求(例如水中含砂或现场无清洁水源),研制了采用稀油润滑轴承的产式混流泵。解决了稀油润滑系统的关键即润滑油的密封问题。概述了油系统结构,轴承设计,轴承材料,密封形式等,油润滑系统装在泵上历经试验,运转成功。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催化裂化装置机泵群的润滑油进行监测,发现油浆泵轴承润滑油中金属颗粒指标异常,且颗粒表面有异常发蓝现象;通过油液监测诊断数据的趋势对比,结合轴承的振动状态监测图谱,实现了高温泵轴承的滚珠体早期故障预警。通过拆检和维修更换等,及时消除设备缺陷,保证了油浆泵与石化装置的健康运行。润滑可靠性监测预警与振动监测能快速、准确地实现隐患预警,为设备的视情维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