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在乳化剂OP存在下。于1.1~3.0mol/L氨水介质中,Tl(Ⅲ)与邻羧基苯基重氯氨基偶氮苯(CDAA)形成组成比为1∶2的稳定的橙红色配合物,其吸收峰波长在512nm,对比度Δλ=92nm,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1.34×105L·mol-1·cm-1。室温下显色反应立即完成,配合物至少稳定8h,线性范围为0~0.80mg/L.方法用于水样、烟叶和煤灰中痕量铊的分析,回收率为90.0%~101.4%,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4.6%(n=5)。  相似文献   

2.
在pH3-5 的1 mol/L醋酸钠- 三氯乙酸介质中,Cr( Ⅲ) 可用2 - (5 - 溴- 2吡啶偶氮) - 5 二乙氨基苯酚(5 - Br- PADAP) 和熔融萘固- 液定量萃取分离.该络合显色体系可用于铬的分光光度法测定,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90 nm 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7 ×104 L/mol·cm ,显色络合物的组成比为:Cr:Cl3 AC- :5 - Br-PADAP= 1 :2 :1 ,铬浓度为0 - 10μg/5ml(CHCl3) 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3.
在0.01mol/LHAc-NaAc中,铅-乙酸酸缩氨基硫脲(GATSC)配合物产生一非常灵敏的吸附还原峰,峰电位是-0.63V(Vs·SCE)。峰高与铅浓度在1.0×10-8 ̄3.0×10-7mol/L范围内成直线关系,检测限是2.0×10-9mol/L,该方法用于测量水中痕量铅,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在pH3.5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有TritonX-100存在下,Zr(Ⅳ)-2-(5-溴-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5-Br-PADAP)-亚氨基二乙酸形成1∶2∶2的混配胶束有色配合物,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92nm,摩尔吸光系数为7.8×104L·mol-1·cm-1。锆量在0~1.20mg/L范围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矿石中微量锆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在4×10-4~1.6×10-3mol/LH2SO4介质中,铋(Ⅲ)同水杨基萤光酮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形成橙色络合物。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在49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65×105L·mol-1·cm-1。铋(Ⅲ)的浓度在0~16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6.
UV/Fe(C2O4)^3—3/H2O2法处理水中苯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大量试验,确定了UV/Fe(C2O4)^-33/H2O2法处理水中苯胺的最佳条件。当水中苯胺浓度为30-40mg/L,pH3.0-4.0jf /LK2C2O水样中投加0.3mL1.0mol/LFeSO4,2.0mL1.0mol/LK2C2O4和1.4mL3%H2O2溶液,UV灯下反应10min,均收到满意效果,对苯胺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且本法对水中苯胺的处理效果好于芬顿试剂法和UV/Fe(  相似文献   

7.
在002mol/LHNO3-80×10-5mol/LEBBB溶液中,在单扫描示波极谱仪上,Zr(IV)-EBBB络合物有一灵敏的导数极谱波,Ep2=-039V(vs.SCE)。蜂电流与Zr(IV)浓度在3.10×10-7~2.45×10-6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47+10.9x,相关系数r=0.9995。检出限为1.0×10-7mol/L。试验表明,该极谱波属于络合物吸附波。本法用于测定岩石样品中微量锆,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在pH5.3~6.6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有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硫化物使Ag(Ⅰ)-5-Br-PADAP络合物的颜色减退。S2-在0~5μg/25mL范围,吸光度减弱与S2-浓度成正比。其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1.2×105L·mol-1·cm-1。方法用于污水中硫化物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钨的极谱波研究及钼精矿中钨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PH2.3的磷酸-1.18×10^-5mol/L桑色素底液中,钨在-1.14V(vs.SCE)有一灵敏的极谱波,可用于微量钨的测定,线性范围4.35×10^-10--2.18×10^-8mol/L,检出限4.14×10^-11mol/L。直接应用于精矿中钨的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0.
导电聚苯胺的微乳液聚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微乳液聚合方法合成导电聚苯胺(PAn)。通过对配方和工艺条件进行筛选,在温度为15℃、苯胺0.1mol/L、(NH4)2S2O80.12mol/L、SA有机酸0.26mol/L的条件下,合成了电导率达9.1S/cm的聚苯胺。与传统乳液聚俣相比,微乳液聚合法可大大缩短聚合时间(3h,所得产物的电导率和产率优于采用传统乳液聚合法合成的聚苯胺。并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磺胺二甲嘧啶(SM2)的示波极谱法。磺胺二甲嘧啶在0.01mol/LHCl介质中于-0.995V附近出现一清晰的阴极还原波。在1×10-7~1×10-4mol/L范围内,浓度与波高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可达3.0×10-9mol/L。测定了小儿胺散中的SM2的含量,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照,结果一致。测定了尿样中SM2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存在下,2-(3,5-二氯-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酚(3,5-diCl-DMPAP)与Cu(Ⅱ)的显色反应。实验表明,在pH7.5~10.0的硼砂缓冲介质中,铜(Ⅱ)与试剂形成1∶2的稳定的红色配合物,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58=9.7×104L·mol-1·cm-1,铜浓度在0~6.5μg/10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在柠檬酸三钠和二酮肟的存在下,可直接用于铝合金和纯铝中微量铜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pH4.5的HAc-NaAc缓冲介质,有PVA和TritonX-100存在下,硫代硫酸根可使Ag(I)-邻菲啉-曙红多元络合物褪色。S2O32-浓度在0~1.2μg/25mL范围内,络合物的褪色程度与S2O2-3浓度成正比,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8.10×105L·mol-1·cm-1.本法用于天然水中微量S2O2-3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离子选择电极测定食盐含碘量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碘离子选择电极对食盐中的碘含量的测定进行了研究。在0 .1 m ol/ L K N O3- 0 .1 mol/ L 柠檬酸钠溶液(p H= 7 .0) 为离子强度缓冲剂, Na2 S O3 作还原剂,双液接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的条件下,碘离子浓度在45 ×10 - 7 mol/ L- 1 ×10 - 2 mol/ L 范围内的对数与响应电位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96 。探讨了环境光强对测定的影响和干扰情况,并用标准加入法对实样食盐中的微量碘进行了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0122 ,回收率在929 % - 103 .0 % 。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及废水中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pH5.4HAc-NaAc缓冲溶液中,Cr(Ⅵ)与苯基荧光酮(PF)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存在下生络合比为1:2的紫红色配合物,此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λmax位于582nm络合物在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εmax=8.09×10^4L.mol^-1.cm^-1,Cr(Ⅵ)含量在0g/L~2.8×10^-4g/L范围遵守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16.
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2-(2′-苯并噻唑偶氮)-1,8-二羟基-3,6-苯二磺酸与钛(Ⅳ)在pH3.5~4.5范围内发生高灵敏的显色反应,形成一种蓝色的三元胶束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5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22×105·L·cm-1。络合物中钛(Ⅳ)与显色剂的组成比为1:2,钛含量在0~8.0μg/25mL范围内符从比尔定律。间用于铝合金中微量钛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二溴对在偶氮甲磺光度法测定食品中微量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新显色剂二溴对甲基偶甲磺(DBM-MSA)与铅的显色反应。在0.24mol/L的磷酸介质中,铅与DBM-MSA形成稳定的蓝色配合物,其组成比为铅:DBM-MAS=1:2,λmax=642nm,ε=9.5×10^4L/(mol·cm),铅在0 ̄0.6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测定0.4μg/mL时大多数金属离子的允许量在毫克量级。用于食品中微量铅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少量抗坏血酸与磷锑钼三元杂多酸体系的显色特性,建立了借磷锑钼三元杂多蓝测定抗坏血酸的分光光度法,最佳显色条件为(PO^3-4)=3.0×10^-4mol.L^-1,(Sb^Ⅱ)=4.5×10^-5mol.L^-1,(MoO^2-4)=7.5×10^-3mol.L^-1,P:Sb:Mo=1:0.15:25,(H加入)/(Mo)=57。测定波长为λmax=710nm线性范围为1~50μg.mL^  相似文献   

19.
采用高效液体色谱(HPLC)和气相色谱(GC)法分别测定淡水鱼(鲢鱼和鳙鱼)加工下脚料中维生素D(VD)的含量为35.7×10-2~37.4×10-2mol/(s·kg)和37.4×10-2~39.1×10-2mol·s-1·kg-1.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相对含量在鲢鱼中分别为8.2g/L和6.7g/L;在鳙鱼中分别为3.6g/L和5.1g/L.  相似文献   

20.
从土壤中筛到一株产羰基还原酶的菌种骚动厄斯考维菌(Oerskovia turbata)ZJPH1604,利 用该微生物细胞可不对称催化3-氯苯乙酮合成(R)- 1-(3-氯苯基)乙醇,对映体过量值>99.9%.通 过单因素试验发现:酵母提取物、(NH4)2SO4 和KH2PO4 为影响酶活的显著影响因子,继而采用 响应面法对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5.0g/L,酵母提取物 30.0g/L,(NH4)2SO42.6g/L,KH2PO42.8g/L,NaCl 0.6g/L,MgSO40.8g/L.在最适培养条 件下,菌体羰基还原酶的酶活力达到32.0U/g,较优化前提高了166.7%.为高效合成(R)- 1-(3-氯 苯基)乙醇提供了新途径,丰富了生物不对称合成手性药物中间体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