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郭培民  张荣生  刘浏  佟溥翘 《钢铁》1999,34(1):9-11
根据“建立模型→数值计算结果→计算结果优化”原理,在水平管道输送煤粉的研究过程中,得到实际气体速度和最终固气速度比的显式函数关系式ua=282.52×Q^0.992·ds^0.018/ρg^0.926·m^0.912·D^2,φm=0.466ds^-0.224将临了终固气速度比与临界输送速度联系起来:φm2^*/φm1^*=ucs1/ucs2,进而得到水平管道中输送煤粉的气体临界输送速度和输送煤粉  相似文献   

2.
叶才彦  沈建国 《炼铁》1996,15(4):37-39
高炉喷煤必须采用气力输送,按单位气体载运煤粉量的多少,可分为稀相输送和浓相输送。浓相输送的特点是单位气体载运的粉量大,或运送单位粉料的耗气量小,输送速度较低。气力输送中,一般稀相输送的速度在15m/s左右,而浓相输送的速度则小于10m/s。由于粉料在气力输送中对管道、设备的磨损量与气流速度的2~3次方成正比,  相似文献   

3.
长钢高炉喷煤系统主要由备煤系统、制粉系统、喷吹系统和向8#高炉输煤的管道组成,总结了高炉喷煤技术的进步.通过对制粉设备、喷吹设备以及煤种选择、高炉操作等方面的探索和改进,重点解决了制约煤粉产量、输送和风口前燃烧状况的难题,在远距离输送和浓相输送喷吹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了1 600m远距离输送,中间无加压装置,浓相输送固气比达到80 kg/m3.4座高炉煤比均达到200 kg/t,并且稳定保持在190 kg/t以上.  相似文献   

4.
宣钢10号高炉(炉容2500m^3)喷煤采用浓相输送技术,固气比不小于30,管道内煤粉流速为4~8m/s,混合喷吹无烟煤和烟煤,喷吹系统逐步改造完善,系统运行稳定,到2009年1月煤比达到154kg/t,烟煤比65%。  相似文献   

5.
在粉体气力输送系统中,浓相输送具有载运能力大、气量消耗少、气流速度低、管道和设备磨损小等优点。宝钢湛江钢铁2座5 050 m~3高炉设计采用先进的喷煤工艺及设备,通过分析研究浓相输送技术,调整优化喷吹操作控制参数,将浓相输送技术成功应用在湛江钢铁高炉高煤比生产实践中,喷煤量达到100 t/h,固气比提高至46.5~51.0 kg/kg,有效地支撑了两座高炉长期稳定喷煤180~200 kg/t的实绩,同时输送稳定,输送气量消耗显著下降,系统管道和设备磨损减轻。  相似文献   

6.
上钢一厂2500m~3高炉喷吹烟煤系统的喷吹、流化及煤粉罐加压使用氮气,制粉采用双系列中速磨负压系统,喷吹采用双罐并列、双主管、双分配器形式。输粉速度1~3m/s,固气比40~50kg粉/kg气,分配误差≤|4%|。  相似文献   

7.
1概况 马钢四铁厂新1号高炉制粉系统距离喷吹站550m,制好粉后需经仓式泵输送至喷吹站.由于每罐煤粉重13.5t,需20min左右才能输送至高炉喷吹站集粉仓,这样难以满足、日后2500m3高炉150kg/t以上煤比的要求,且能耗较大,不符合节能降耗原则,再加上气源压力波动大,对整个制粉系统带来不利影响.为此,经过研究,找到了提高仓式泵输煤能力的途径,即进行必要的气路改造.通过气路改造,在输煤过程中不开吹扫风时,输煤速度较改造前提高近1倍,理论输送浓度即粉气比提高近3倍,达55.7kg/kg.作业率按50%计算,小时输煤量由原来20t提高到40t,完全可满足2500m3高炉、150kg/t以上煤比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对马钢新区4000m3高炉的煤粉输送管路压损进行研究,得出水平输送管和垂直输送管内的压力损失系数λ与弗劳德准数Fr的定量关系,同时得到喷煤量和固气比与管程和管道位置之间的关系,为喷煤调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上钢一厂2500m^3高炉喷煤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茂熙 《炼铁》2001,20(1):25-28
上钢一厂2500m^3高炉喷吹烟煤系统的喷吹、流化及煤粉罐加压使用氮气,制粉采用双系列中速磨负压系统、喷吹采用双罐并列、双主管、双分配器形式。输粉速度1-3m/s,固气比40-50kg粉/kg气,分配误差≤│4%│。  相似文献   

10.
李锦峰  王雪 《云南冶金》2015,(5):1-5, 25
基于某金属矿深井开采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系统运行的工程实例,对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的动力学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采用GAMBIT建立超深、超长似膏体管道输送二维动态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FLUENT双精度解算器进行分离隐式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管道输送的阻力损失值小于重力产生的压力,可以实现自流输送;充填料浆在工作流速为3.06 m/s,自流输送的条件下,在弯管处得到最大速度4.10 m/s,水平段最大速度3.91 m/s,均满足稳定性要求。通过残差曲线监测所有相关变量的完整数据,证明模拟结果可靠,由此分析得出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系统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