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91年汛期我国局部地区发生了比较严重的洪涝灾害,特别是太湖、淮河流域发生了仅次于1954年的大洪水。水利部杨振怀部长在七届人大第二十一次会议上谈到这次大水暴露出来的问题时指出:河道人为设障及盲目围垦湖泊洼地,使河道过洪和湖泊蓄水能力普遍下降。淮河洪水与五六十年代相比,同流量的水位升高1.0m左右,同水位下的过流能力减少了  相似文献   

2.
1974年国务院指示:“从全局和长远考虑,黄河滩区应迅速废除生产堤,修筑避水台。实行一水一麦,一季留足群众全年口粮的政策。”随后,黄河下游迅速掀起了“废堤兴台”的高潮。河南、山东二局拟定了滩区初步修建避水台规划,规定台顶超高1958年洪水位2.5~3.0m,每人5m^2。  相似文献   

3.
《人民黄河》2013,(10):63-65
在总结黄河下游滩区治理现状、存在问题及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滩区综合治理的逐步破除生产堤方案、低标准堤防方案、分区运用方案,并从防洪作用、河道冲淤影响、投资及效益、运行管理、产生的社会问题、环境影响及方案风险方面,对3种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3种方案优缺点的对比分析,最终推荐逐步破除生产堤方案为黄河下游滩区的治理方案。该方案可以更好地发挥宽滩区的滞洪沉沙作用,也有利于洪水的管理和调度,结合河防工程建设实现"稳定主槽,调水调沙,宽河固堤,政策补偿"的治河方略,为下游河道治理和滩区群众生产发展共赢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后,黄河下游在较长时间内受下泄清水影响,河道冲淤演变及排泄能力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在现场查勘的基础上,通过对丹江口水库和小浪底水库拦沙初期下游河道演变、排泄能力变化特点的对比,分析了黄河下游防洪面临的新形势;小浪底水库拦沙初期,下游河道发生冲刷,但艾山以下窄河段冲淤变化不大,近年来形成的淤积萎缩的状况难以很快改观。游荡性河段调整剧烈,工程出险机遇增大;河道水位流量关系中水流量以下部分同流量水位明显降低,中水流量 以上部分水位降低幅度可能会明显偏小,防洪形势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5.
黄河下游滩区综合治理标准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来,黄河下游滩区来水严重偏枯,人口高速膨胀,滩区居民对滩区进行了盲目、无序开发,造成滩区行洪障碍繁多,河槽淤积严重,“二级悬河”形势严峻,生产堤问题突出,人水矛盾严重。为此,必须清除滩区过洪障碍,保证大洪水能够安全、顺畅下泄;推行集中建镇政策,使滩区居民可以防御100年一遇洪水,确保生命和财产安全;进行“二级悬河”治理,使黄河滩面横比降小于河道纵比降,达到“防滚河”的要求;科学改造现状生产堤,保护滩区作物免受小洪水淹没;以滩区综合治理指标规范滩区群众行为,使滩区群众与洪水和谐相处,维持黄河健康生命。  相似文献   

6.
席凤仪 《人民黄河》2003,25(11):13-14
黄河下游滩区是排洪、滞洪和沉沙的区域,同时又是广大群众赖以生存的土地,目前居住着179万人口,有耕地25万hm3。2002年小浪底水利枢纽调水调沙试验期间,下泄流量本应在河槽排洪能力范围之内,但仍造成部分滩区进水受淹。在权衡不同洪水漫滩利弊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止漫滩的对策:①继续限制下游滩区生产堤的发展,保证大洪水浸滩堆沙效益;②总结小浪底水利枢纽调水调沙的经验,提高黄河下游河道排洪输沙能力,减小洪水漫滩几率;③有计划地实施引洪放淤,抬高滩面高程;④疏浚河槽,淤堵串沟,淤填堤河;⑤抓住小浪底水库下泄清水的有利时机,加快河道整治步伐;⑥加强滩区安全建设,确保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7.
黄河下游滩区建设开发与防洪问题相当复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小浪底水库的投入运用,黄河下游控导工程的逐步完善,国家对黄河下游防洪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滩区治理开发和黄河下游防洪的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对黄河下游滩区的形成原因及典型洪水漫滩情况及灾情分析,提出了五种滩区防洪减灾措施,即引洪淤滩、滩区安全建设、补偿政策、堆沙筑堤修建第二道防线和建设软约束林带导流工程等。  相似文献   

8.
苗长运 《人民黄河》2004,26(1):9-9,11
近堤坑塘、堤河极易使堤身发生渗透变形或渗透破坏,严重影响大堤的安全。结合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堤段的典型断面进行了稳定分析和渗透分析,认为由于近堤坑塘长年积水,大水偎堤时堤身渗水形成的积水更多,因而对大堤安全造成潜在威胁,也给汛期查险和险情处理带来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9.
对黄河山东段滩区生产堤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生产堤的不利和有利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述,最后建议:①要明确对待生产堤的态度,当前条件下保留现状生产堤;②黄河下游滩区应作为“蓄滞洪区”运用与管理,争取享受补偿政策,加快滩区安全建设,为生产堤的全面废除创造条件;③从防洪保安全的大局出发,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堤对黄河下游防洪及滩槽水沙交换造成的不利影响;④采取多种措施,尽快塑造出中水河槽;⑤对滩区可根据不同高程实行分区管理;⑥加强对黄河滩区行洪障碍的监管,做到提前预防和制止。  相似文献   

10.
对黄河下游近堤隐患进行的调查分析表明,近堤隐患的主要类型有临河坑塘、临河堤根河、近堤洼地、近堤渠道、近堤水井等.近堤的坑塘极易造成堤基渗漏和管涌,临河堤根河极易导致顺堤行洪和滚河险情,近堤水井极易形成透水通道.根据"先近后远、先深后浅、先背河后临河、先重点后一般"及"先急后缓、量力而行"的原则,按照调研、编报、排序、处理隐患险点的程序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隐患险点处理的先后问题.  相似文献   

11.
自1998年推行“三项项制度”以来,黄河下游防洪工程的建设管理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施工进度缓慢,工程结算和施工管理不规范、个别施工工序控制不严等问题。分析认为,当前的防洪工程建设应抓紧解决以下6个方面的问题,普及基本建设知识,加强对工程结算和支付工作的管理,取消下游防洪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适当提高赔偿单价;抓紧淤填堤沟河。  相似文献   

12.
小浪底水库建成后的黄河下游防洪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完善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将在2001年建成具有显著防洪减淤作用的小浪底水库。在简要分析黄河下游防洪的重要性、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情况和小浪底水库的防洪减淤作用的基础上,从河防工程情况和河道特性出发,指出小浪底水库建成后黄河下游防洪仍存在诸多问题,防洪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3.
吴强 《人民黄河》2012,34(4):4-5,9
对黄河下游防汛工作中存在的滩区护滩抢险及建设管理、地方行政首长责任制权责、群防队伍管理、各级防办能力建设、传统抢险技术的继承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①做好"十二五"黄河防汛工作发展规划;②进一步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③切实提高防办自身能力;④加强黄河下游滩区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依据 5 0年代以来的黄河洪水灾害事例和实测水文数据的变化趋势 ,揭示了黄河洪水正在向着“小水大灾 ,防不胜防”的不利局面发展的现实。进而依据其发生、发展的成因要素和客观事实 ,论证了渠化黄河下游河道对防洪输沙的正面影响和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 ,从而确立了渠化河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黄河防洪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人民治黄50年来,改变了历史上黄河三年两决口的局面,保证了下游为大汛的安全。但在保证安澜同时,河床仍继续淤积抬高,大堤越加越高,环境致灾因素有了新的变化,河道致灾因素也在不断积累,非工程防洪措施还存在许多问题。通过对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认为目前黄河下游防洪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必须增加对黄河治理的投入,大力开展基础性研究工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6.
17.
黄河的变化与防洪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秀峰 《人民黄河》1999,21(8):40-43
耗水量的大增,来水量的大减,洪水来源区的大变,来水过程的大调,加上下游沿途大量的分散引水,引起了黄河“枯水灾变”的问题,现有“上拦下排,两岸分滞”与“宽河固堤”的治河方略都是对付大洪水的有效措施,但在长期枯水条件下,这一治黄方略对于泥沙的输移就失去了“可控性”,建议对黄河下游河道实施“宽河固堤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小浪底水库建成后黄河下游防洪形势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比了北金堤和东平湖滞洪区的工程设计指标.结果表明:①洪水威胁仍是黄河下游防洪的心腹之患;②小浪底水库运用后,花园口出现1 000 a—遇洪水时,仍需要北金堤或东平湖滞洪区分滞洪水;③东平湖滞洪区的潜在淹没损失仅为北金堤滞洪区的14%,在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中地位重...  相似文献   

19.
黄河河道萎缩及其对洪水演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冯相明  许珂艳 《人民黄河》1997,19(7):1-6,22
由于近几年黄河来水来沙偏少,下游河道连年断流、高含沙洪滴水频繁发生,造成黄河干、支流下游河槽连年淤积,断面主槽缩窄,滩槽高差减小,过洪能力降低,漫滩流量减小,同流量水位偏高。河道萎缩使漫滩机遇增多,洪峰削减率大,洪水传播时间延长,威胁堤防安全。  相似文献   

20.
1997年汛前,黄河河防部门为保证安全度汛,做了一系列防汛保安工作,如加强水毁工程修复和度汛工程建设、加大了河道清障力度、修订各项防洪预案及注重黄河防汛宣传等。8月4日花园口站出现4020m^3/s洪峰流量,8月6日洪水安全入海。地淤积1997年黄河中下游地区以了1951年有实测资料以来的特大干旱,利津站全年断流13交累计断流226d。在黄河防部的安排部署及沿黄各省的配合下,实施4次向黄河下游大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