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金》2015,(6)
伊士坦贝尔德金矿采用无底柱小分段中深孔崩落采矿法回采,因矿体薄、矿岩软弱破碎,实际采矿过程中显现出贫化损失大、效率低、安全性差、采矿成本高等突出技术经济问题。现场工业试验采取了矿岩分爆分出、敷设假底、中深孔爆破等改进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矿山开采难题,对类似矿山开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分析了地下黄金矿山二步资源大规模采矿的技术条件,然后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从常见采矿方法、大量放矿技术和集束孔分层爆破采矿法三个方面出发,对地下黄金矿山所具有二步资源进行大规模采矿的具体技术进行了介绍,希望能够在某些方面为采矿工作的开展和采矿行业的进步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肖振凯 《黄金》2013,(5):31-34
针对金山金矿0~162 m中段以前一直采用空场采矿法开采,并留有大量的边角矿、矿柱等残矿资源,创新性地将全无轨机械化开采技术应用于残矿回采。介绍了残矿整体回采方案及现场工业试验。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采矿生产能力162 t/d,采矿直接成本33.23元/t;推广应用获利3 000多万元,经济效益可观,且充分回收了宝贵矿产资源,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某矿分段凿岩阶段矿房嗣后联合充填采矿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华南  古德生 《黄金》2010,31(6):23-28
针对某矿倾斜—急倾斜厚矿体应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开采存在的采矿效率低、损失率高、采场顶板管理复杂等问题,在35#矿体试验应用了分段凿岩阶段矿房嗣后联合充填采矿法。试验结果表明,该采矿法各项指标良好。采用嗣后废石与尾砂胶结联合充填处理采空区,不仅有效利用了大量堆弃于地表的废石,避免了矿山分级尾砂产量不足的瓶颈,而且同时为矿柱回收提供了便利。因此,试验采矿方法在该矿倾斜—急倾斜厚矿体开采中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下向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是矿山采矿中常见的方法,该种采矿法与其他采矿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应用于矿岩破碎、开采技术条件复杂的矿体中。特别是在黄金矿山中,应用该种下向分层胶结充填法,其效果更加的明显。基于此,在本中对我国黄金矿山下向胶结充填采矿法的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其技术变革,并且提出该种采矿技术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银山矿井下采场目前主要采用无底柱浅孔留矿采矿法开采北山区的薄矿体,采矿损失贫化较大。为提高井下生产效益,从静力学和流体力学的角度分析了不同的第一分层高度对存窿矿石回采率的影响,并在井下采场进行了现场试验,最终确定采场第一分层最优高度为1.8 m。采场最优第一分层高度的确定,极大地提高了溜矿效率,降低了采矿损失贫化,存窿矿石回采率最高可达82%。  相似文献   

7.
红岭矿矿体是典型的急倾斜极厚大矿体,由于矿体倾角和厚度的限制,在采用阶段深孔空场崩落联合采矿法时,存在存窿矿量较多、矿石贫损较大、采场顶板暴露面积大、地压管理困难等难题。根据现代矿山发展趋势并结合当前红岭矿生产的实际难题,设计并提出了垂直走向堑沟出矿结构的盘区空场崩落联合采矿法。新采矿方法出矿堑沟与矿体走向垂直,矿体上下盘同时布置脉外出矿巷道,矿房空场采矿法回采,矿柱崩落采矿法回采,无轨铲运机连续出矿,深孔、中深孔联合崩矿等采矿工艺,并在矿山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使得采场生产能力达1 000 t/d,矿石贫化率和采矿损失率大幅下降,分别降为7.70%和4.66%,矿山技术和经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进路分层分条回采分层崩落法在云南镇沅金矿的试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维滨 《云南冶金》2010,39(1):14-18,22,77
云南黄金有限责任公司镇沅分公司是一座露天与井下联合开采的岩金矿山,井下生产规模300 t/d,产品为浮选金精矿。矿山采用平硐-溜井开拓方式,中段高度40 m,井下主要集中在对冬瓜林矿段的SⅡ2矿体进行回采。该矿体为占冬瓜林矿段总储量的60%以上,但其开采技术条件复杂、矿岩非常破碎,属难采矿体。试验前采用常规的分层崩落法回采,造成了采矿能力低、采矿损失贫化大和生产成本高等突出问题。近年来,进行了进路分层分条回采分层崩落法的试验研究及生产应用。在此期间,采场共采出矿量11 729 t,出矿品位5.45 g/t,采矿损失率5.01%,矿石贫化率7.89%,获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采矿回采率,降低作业成本,根据已采矿山生产情况,结合第三纪砾岩型金矿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以及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分析了房柱采矿法及长壁式崩落采矿法的优缺点;探究了复杂开采技术条件下长壁式崩落采矿法的适用条件、矿块布置、结构参数及回采工艺。其结果表明,采用长壁式崩落采矿法在满足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采矿回采率可达95%,比矿山原设计采用的房柱采矿法回采率可提高30%。  相似文献   

10.
一、留矿法在我国地下矿山的地位及成就 留矿采矿法是我国使用较早,应用较广、效果较佳的一种采矿方法,它对推动我国地下采矿的正规化、机械化起了促进作用。据统计我国有色和稀有金属矿山中,仅用浅孔留矿法采出的矿石量达到全国有色和稀有金属地下开采矿山矿石总量的36%左右。该法在簿和极薄矿脉矿床中使用更广泛。矿石量约占全国脉状矿山总量的80%,这类采矿法已构成我国有色、稀有、黄金矿山采矿方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锡林矿业采空区分布特征及下一步矿柱回采过程中面临的地压问题,结合多通道微震监测技术特点,指定了覆盖采区的18通道微震监测系统技术方案.通过对采区微震监测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可实现矿柱回采过程中采区稳定性实时、在线和全方位立体监测,为采区安全回采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南方某金矿的矿石类型为:碎裂中细粒花岗岩、碎裂岩、隐爆角砾岩以及强硅化英安玢岩。矿山生产初期在进行露天开拓和开采时,参照类似矿山经验参数和经验公式,初步拟定该金矿按露天潜孔凿岩爆破参数进行穿爆作业,通过对爆破效果的详细对比与认真分析,确定出适合于该金矿矿岩开采技术条件的潜孔凿岩爆破参数,使穿爆作业达到安全、高效、经济合理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山东玲珑金矿灵山分矿在应用高水固结全尾砂充填采矿法时,根据矿体的不同赋存条件,应用了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安全可靠的采矿工艺,解决了不稳固矿体回采中存在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在控制采幅、抑制地压活动、充填支护、降低贫化和损失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效果,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新疆拜什塔木铜矿矿体破碎,节理裂隙较为发育,由于其自身原因与采矿方法技术参数运用不当,造成矿山生产过程中矿房垮塌,巷道变形严重等问题;为解决此种问题,在现场展开了工程地质调查;通过结构面产状调查与岩体取芯测RQD,结合矿房安全跨度理论得出该矿体的安全跨度约为4m;通过RMR岩体评价得出其值为43,岩体质量为一般,采用目前的采矿方案与技术参数,采空区稳定时间为1~3d,难以保证矿石回采率与出矿安全性,故应对现有采矿方法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5.
大尹格庄金矿1#矿体-496 m中段北区矿体为典型的缓倾斜薄至中厚矿体,采用点柱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落矿时,存在安全性差、生产效率低和矿石损失率高等问题。为保证采场作业安全,实现高效生产,提出小规格上向水平进路分层充填采矿法,采场地压得到有效控制,并就其回采工艺、爆破工艺和充填接顶等关键问题进行改进,矿山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改进采矿方法后盘区综合生产能力为372 t/d,月出矿量为11 000 t,与原采矿方法基本相同,但采矿损失率由15%降低至5.7%,资源回收率或回采率显著提高,工业试验表明:新采矿方法具备安全高效的生产特点,满足技术经济指标要求,其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矿山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王燕  袁永忠  王芳  王君 《黄金》2013,34(4):36-40
以白云金矿改扩建工程建设为背景,详述了缓倾斜薄矿体留矿全面采矿法开采如何扩大采场生产能力以及做到安全生产等进行的试验研究内容。试验取得了采场生产能力60 t/d、采矿损失率10.5%、矿石贫化率8.6%的令人满意的阶段性成果,为白云金矿改扩建工程实施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宝山露天多金属矿山矿脉复杂、采空区分布多和配矿要求高等特点,宏大爆破有限公司以大宝山项目部为试点单位,进行了适用于矿山施工企业的数字化矿山建设。以无人机航测、DIMINE软件和卡车调度系统为技术支撑,从露天矿山数据获取、加工处理和数据应用等方面构建了数字化矿山建设框架。构建流程如下:首先采用无人机航测技术获取了矿区范围内详细地形地貌信息和三维模型,清楚地了解了矿山生产现状与危险源分布情况;然后利用DIMINE软件进行生产计划制定、日常技术交底、工程量结算和爆破自动化设计等数字化工作,实现了矿山三维化生产规划设计,保证了资源开采利用的科学性,降低了矿石贫化与损失;同时利用卡车调度系统,进行分采分运与实时调度管理,确保了配矿指令的有效执行。实践表明:相比传统矿山施工企业,宏大爆破有限公司的数字化矿山试点工作从开采规划设计、施工调度和现场监管等方面实现了矿山一体化设计与集成化服务,显著提升了露天矿山采剥精细化施工及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李文光  冀东  赵旭 《黄金》2013,(10):46-49
三山岛金矿是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的主要矿山之一,目前已进入深部开采,开采深度已超过1000m。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大,地质条件恶化,大量地下水涌出,断层突水问题严重影响井下安全生产。介绍了微震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针对矿区特有的水文地质条件及生产情况,布置适合监测金矿生产安全的微震监测系统;基于对监测结果的系统分析,研究断层突水预警技术思路;对监测微震事件与水量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内在的联系性,为通过微震对矿区存在的断层突水危险进行判别提供技术支持。通过研究实现了深部开采的突水监测和预警。  相似文献   

19.
根据某高岭土矿的开采技术条件和生产现状,对现有采矿工艺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及引起地表部分区域沉降等问题进行剖析,结合国内类似矿山研究和实践成果,提出了上向进路充填法和下向进路充填法两种可行的采矿工艺。经技术和经济论证,选择了更安全、经济、高效的下向进路充填法。下向进路充填法自上而下分层回采、充填,进路尺寸为3.3 m×3.3 m,上、下相邻分层回采进路呈垂直布置,巷修机落矿,矿用卡车运输并卸载至盘区溜井。研究表明,采用下向进路充填工艺后,井下作业人员精简43.7%,单条进路生产效率提高了216%,回采率增加了14%。  相似文献   

20.
三山岛金矿是中国第一个滨海开采的大型蚀变岩型金矿床,其直属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三山岛金矿直属矿区一直沿用点柱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开采,该采矿法开采时预留了采场间柱、采场顶底柱、采场矿石点柱、上盘护顶矿等,由此造成的分层损失超过13%,总损失率高达23.1%,为解决三山岛金矿直属矿区矿体安全回采的技术难题,需研究取消矿柱的合理位置。通过不同开采深度的分界高度模拟,进行了不同分界深度地表沉降、等效应力对比、弹塑性应变对比、采场竖向变形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当开采深度小于2 400 m时,分界高度取-510 m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