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Android移动终端的APP采用socket通信技术向服务器发送各种LED灯的控制命令;服务器程序通过USB串口通信将控制命令发送给ZigBee协调器,解决了TCP/IP协议与ZigBee协议栈的融合问题;ZigBee协调器解读控制命令,并将相应的控制信号以广播形式转发给所有ZigBee终端节点;而终端节点则根据收到的控制信号驱动以HV9910B为核心的PWM调光电路,实现多种LED的照明效果.实验证明,该系统能够适应多种照明控制系统的需求,具有较好的可拓展性、实用性和健壮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ZigBee传感网的楼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一种楼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技术。系统以基于ZigBee协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为理论依据,是一种面向节能型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它根据感测到的当前室内的光线强度、人员个数及位置信息来自动判断和设置预先设计好的照明模式,能够有效克服传统照明模式管理落后、浪费能源、舒适性差及布线复杂等缺陷。描述了系统基于网状(Mesh)拓扑结构的体系架构,并在此基础上从系统节点的硬件设计、室内环境信息的采集及照明模式的判断等方面分析了系统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3.
无线传感网络是因特网技术之后,又一个对人们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技术。目前在军事、医疗、环境等领域有着相当的应用,必将在未来生活中影响人们的方方面面。该文主要对从无线传感网络能量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无线传感网络能量特点和节能的必要性,同时给出节能策略。  相似文献   

4.
无线传感网络是因特网技术之后,又一个对人们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技术。目前在军事、医疗、环境等领域有着相当的应用,必将在未来生活中影响人们的方方面面。该文主要对从无线传感网络能量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无线传感网络能量特点和节能的必要性,同时给出节能策略。  相似文献   

5.
王骥  林杰华  谢仕义 《传感技术学报》2015,28(11):1732-1740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目前环境监测领域研究的热点技术。结合ZigBee和无线传感网络设计了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完整环境监测系统。在本系统中,节点选用CC2530芯片作为zigbee通信模块,网关采用GPRS作为系统与3G网络的通信模式。系统实现了采集温度、湿度、光线亮度等环境信息,并进行了相应处理,设计了网关数据处理软件算法。系统具体的工作方式为:传感器节点对室内的环境信息进行采集并将数据以ZigBee无线自组网方式发送到无线传感网络的控制中心网关,网关负责将传感器数据处理后上传到云服务器;用户能够通过手机APP和网页查看,对于重要的警告信息网关会发短信到用户的手机,而服务器端会发邮件或微博提醒用户。经过测试和使用,本系统运行可靠,能准确获取环境数据,网关和服务器端数据能够实时更新,环境参数能实现自动调节与校准。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景观灯控制系统。该系统由主控制器和多个分控制器组成,主控与分控采用无线方式通信,通信协议采用自定义的自组织网络协议。主控制器包括人机交互接口和无线通信模块,负责接收操作指令和处理分控制器的预警信息。分控制器的功能是根据无线接收到的时间参数调整景观灯的绚彩效果,并且当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超过某一设定值时向主控制器发送预警信息。经工程应用证明,该系统安装容易,维护方便。  相似文献   

7.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景观灯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景观灯控制系统。该系统由主控制器和多个分控制器组成,主控与分控采用无线方式通信,通信协议采用自定义的自组织网络协议。主控制器包括人机交互接口和无线通信模块,负责接收操作指令和处理分控制器的预警信息。分控制器的功能是根据无线接收到的时间参数调整景观灯的绚彩效果,并且当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超过某一设定值时向主控制器发送预警信息。经工程应用证明,该系统安装容易,维护方便。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风力发电机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在IAR开发环境下,以CC2430为主控芯片,采用TI公司提供的ZSTACK协议栈构建了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监测系统,并给出了系统协调器节点和传感器节点的硬件、软件设计。实现了风力发电机组状态信息的实时采集和无线传输,该系统节点数据传输稳定可靠,实时性好,能较好的满足实时远程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隧道照明控制系统在节能性和安全稳定性上的一些不足,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隧道照明控制系统,建立了系统的总体架构。系统以Zig Bee模块CC2530为无线传感器节点核心,将各节点采集的车流量和洞内亮度等信息处理后传输到远程监控计算机。对系统的电源电路、调试器电路、RS—232接口电路进行了设计,完成了相应的软件控制系统。软件仿真和数学分析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地控制光线的连续性,节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进步,环保作为当今研究的热点问题,而空气质量监测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定点、连续或定时的采样和测量,并将监测结果发送到监控中心,加以分析并得到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空气质量监测是一种典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采取实时监控,以便快速分析空气质量及成分,能迅速定位污染源,以便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污染干预。  相似文献   

11.
本设计基于TI公司的CC2480/ZigBee开发系统,设计了无线控制平台,论证了网络的组成、软件流程以及节能模式,旨在提供一种基于ZigBee无线技术的城市路灯照明系统解决方案,从而设计出低成本、高效能、全自动化的城市照明系统。  相似文献   

12.
针对普通隧道照明能源浪费严重、有线调光布线复杂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该系统的主控制器中建立了模糊算法计算出当前隧道内需要的亮度值,系统通过ZigBee无线通信实现灯具0~10 V智能调光、电源开关控制和灯具故障自动检测与定位的功能。基于节能和智能化的设计目标,给出了由主控制器到协调器再到无线节点(包括路由器和终端控制器)的总体设计方案;详细阐述了基于CC2530芯片的协调器和无线节点的软硬件设计及无线组网技术,重点制定了主控制器与协调器之间的通信协议。湖南5条隧道的实际运行效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隧道照明要求并保证行车安全,与传统隧道照明相比,节能率达到55%。  相似文献   

13.
针对变电站现有的设备监测系统采用有线连接方式,成本高且现场不易施工的特点,提出了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监测系统.在分析ZigBee技术的基础上,介绍了系统构成及原理,确定了ZigBee网络结构以及传感器节点的软、硬件功能设计.所设计的基于ZigBee的无线监测系统在变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煤矿井下监测系统采用人工监测的缺陷,以及目前井下监测系统的现状需求,提出一种基于ZigBee技术和GPRS技术相结合的自动化、智能化实时监测系统.系统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利用无线传感器作为节点,将采集现场设备工作状态及故障报警等数据通过ZigBee网络汇集到无线网关,再通过GPRS网络将监测数据接入Internet网络,调度指挥中心通过Internet网对井下信息进行实时监测.该系统克服了传统监测精度差、功耗大的缺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智能温室大棚监控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传统人工采集费时费力和有线监控布线复杂、维护困难的局限性,将传感器与ZigBee无线网络技术相结合,提出了无线传感网络的智能温室大棚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利用ZigBee技术实现对采集数据及信息的无线收发,通过公共网关接口CGI将数据和控制信息传送到互联网。操作人员可从远距离的PC机上实时查看数据、实施控制,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的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16.
一种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研究ZigBee协议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基于首款单芯片ZigBee解决方案的射频芯片CC2430的一种传感器网络节点,通过在此节点平台上实现ZigBee网络的星形和树形的拓扑结构,并给出了在串口通讯上的结果演示.并为研究大型无线传感器网络提供了一个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水文监测站采用人工监测的缺陷,以及目前水文监测站的现状需求,提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应用于水文参数监测中,设计了一种自动化、智能化的24h水文监测系统。将传感器采集到的降雨量、蒸发量液位及环境温湿度数据通过ZigBee网络汇集到无线网关,无线网关再通过GPRS网络将监测数据接入Internet网络,计算机监测中心通过In-ternet网络接收这些数据进行实时监测。该系统克服了传统监测精度差、功耗大的缺点。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能源的有限性问题,提出~种跨层的功率控制策略,对基于网络层和基于MAC层的单层功率控制协议进行改进融合。经过仿真实验证明,此方法极大的提高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整体性能,有效延长了网络寿命。  相似文献   

19.
文融合ZigBee和GSM网络搭建一个完整的温度监测及控制平台,由ZigBee网络、温度传感器和温度调节设备组成WSN,采集的温度数据通过ZigBee网络上报到网关,网关通过GSM网络上报数据到手持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