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山西,现存元明清时期的民居有近1300处,其中晋中地区的祁县乔家大院、榆次常家庄园、静升村王家大院等晋商大院最具山西传统民居独特的审美特征,通过分析其空间布局、院落组织,揭示了明清时期晋商大院传统聚落形态与当时社会制度、经济水平、文化蕴含密切相关,折射出了晋商独特的"天人合一"、恪守礼教的文化底蕴和极富山西民俗文化精髓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
一山西省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不少豪商巨贾,尤其在明清之际,晋商煊赫一时,经济实力雄厚,所办票号、商号遍布全国。发达之后,晋商多在家乡建造高宅大院,形成一种独特的宅院类型,晋南万荣县至今也保留着一座李家大院,虽鲜为人知,却同样是一处规模宏大、颇具特色的晋商宅院。李家大  相似文献   

3.
《门窗》2014,(12)
明清时期的晋商大院是中国北方民居建筑中极具特色的代表,该类型建筑规模宏大、气势壮观、装饰精微、构思巧妙,称得上是我国民间建筑艺术的珍宝。大院建筑保留了大量有关传统民俗文化的第一手材料。作为建筑师,了解历史,了解各时期各类型建筑的形态特色,具有重要的意义。懂得借鉴、创新,会有利于做设计。本文从多个角度介绍了晋商大院的建筑形态特色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民居建筑,向有"北在山西,南在安徽"之说。山西民居中,最富庶、最华丽的民居要数汾河一带的民居最为出名。元明清时期的民居现存有近300处。其中晋商豪宅大院成为了山西民居的典范。它们见证了晋商500年的兴衰史,大院里一砖一瓦每个细节局部都有着晋商文化交织其中。  相似文献   

5.
正1.古村概况喜村位于平遥古城东南7km处,南依麓台山,西傍惠济河,地形丰富。喜村初建于战国时期,现存仰韶文化遗址,2006年被列入"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也是著名的"晋商文化名村"。作为平遥城郊古商贸繁荣的村落,喜村保存有明代以来商贸活动的历史记录。作为明清时期晋中与晋东南地区晋商古商道的重要节点,以及晋商毛氏家族的故地,古村内明清古商道与晋商古街相连,商贸街区与晋商大院相融,旧堡与新堡相依,古村格局  相似文献   

6.
季斌 《山西建筑》2010,36(25):242-243
以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及常家大院为例,对山西晋商大院传统建筑的装饰风格和特点进行了介绍,具体阐述了晋商院落中祠堂、大门、厅堂等部分的装饰手法,并对传统建筑的装饰艺术进行了总结归纳,以期指导当代建筑装饰。  相似文献   

7.
王金平  靳松 《山西建筑》2005,31(22):3-4
针对山西古建筑文化遗产——晋商大院的结构布局特征作了分析探讨,阐述了其中所反映的民俗、伦理、风水等方面的内容,指出晋商大院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含蓄、自制的内向形态,是封建社会等级秩序的缩影,值得去体会.  相似文献   

8.
晋商荣耀和财富,已随历史远去,但晋商大院却因旅游开发而焕发出新的活力.沿着大运公路走进晋商大院,便是走进了晋商文化的脉络,在晋商大院里转进转出,就像是翻开了一本本关于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晋商历史的大书.透过那精致富丽的天井,似乎就能一窥晋商五百年的兴衰.从此只能感慨:山西归来不看院!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是我国现存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建筑类型。明清时期晋商最为兴盛繁荣,大量营建住宅,使得晋商民居发展至巅峰。这一时期现存实例数量最多,完整性与真实性较高,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本研究选取晋商发源地且商业最为兴盛的晋中地区之王家大院乐善堂、渠家大院牌楼院两处典型晋商民居宅院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简述其空间格局,再运用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depth map软件分析案例空间构型,采用凸空间法、视线分析法两种分析方法进行空间分割与拓扑计算,并对深度值、集成度、可视化聚类系数的变量值计算结果展开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晋商民居的建筑空间形态中蕴含着儒家礼制与宗族文化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以山西晋商大院建筑为例,对晋商民居建筑装饰中的木雕、砖雕、石雕等雕刻形态进行论述,体现了北方民居建筑装饰的精华所在,从而使得人们对晋商民居建筑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并对我们研究晋商文化提供了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1.
薛雷 《城市建筑》2014,(14):284-284
明清时期,在晋商文化的影响下,商业街逐渐兴盛繁荣,本文从山西传统商业街的空间形态、铺面装饰艺术等方面浅析晋商文化与晋商精神,以期对现代商业建筑发展趋势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山西晋中平遥地区清末民初时期普通古民居建筑有关平面布局、组合方式、院墙开口方式、内部空间序列四方面的现状描述,并对古民居建筑的功用性、公共性、封闭性等特征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3.
书斋是传统私家园林中书房、山斋的统称,而其功能又不止于文艺活动。书斋随着中国古代士大夫文人的人格和艺术体系的发展和完善而变迁,经历了汉魏六朝在私家园林中无特定选址、唐宋作为宅园的中心,以及明清蜷于园内一隅这3个主要演变阶段。至明清,书斋往往自成一处独立的小院,除了书房的基本功能以外,还可以独立承载园主人的日常起居、爱好雅嗜等,是明清文人宇宙观日益狭小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4.
符英  杨豪中  赵强 《华中建筑》2010,28(4):172-174
传统的庭院式住宅在西安所在的陕西关中地区相沿数千年,但是在近代的西安,却有西方的独立式住宅形态的传入,打破了城市中庭院式住宅一统天下的局面。该文以明清时西安传统庭院住宅和近代独立式公馆住宅为比较研究对象,对两种住宅体系的整体空间形态、功能组织、建筑造型、建筑技术、室内装修与设备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比较研究,其比较结果不仅能够全面展示两种住宅体系的特征,并有助于揭示西安近代居住建筑由古至今的嬗变过程和近代建筑发展过程中中西建筑文化碰撞交融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王磊 《中外建筑》2012,(1):85-87
中国古建筑体系发展到明清时期,单体建筑的技术及造型已经日趋定型,建筑风格稳重严谨,建筑形式精炼,具有十分明显的符号性,是中国封建专制集权的最后体现。本设计方案融合了明清建筑风格与宁夏当地的建筑特征,用一座近80m高的建筑将传统风格与现代技术紧密结合,使古建筑设计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自贡西秦会馆是川渝地区会馆戏场的典型代表,兼有同乡会馆和行帮会馆性质,是清朝雍正年间在自贡经营盐业运销和开设钱庄票号的陕西商人为其行帮组织“西秦大会”而修建。西秦会馆规模宏大,戏楼雄奇,仪式空间完整,会馆主供武神关羽,盐商们用拜祭关公的繁杂仪式传达着对神灵的虔诚、对信义的渴望和对福禄的祈盼。但目前研究多围绕其建筑实体形制,忽略了其仪式活动与建筑空间的关系。文章应用田野调查、文献阅读等方法,对西秦会馆的主要活动与功能以及总体布局与单体建筑进行了梳理总结,试图通过其在年节举行的祭祀活动,结合其建筑实体空间特征,来探讨行业神信仰影响下会馆戏场内祭祀仪式与建筑空间两者之间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7.
梁洁  郑炘 《建筑师》2018,(5):107-114
无锡愚公谷,是晚明江南盛极一时的一座名园,却在园主去世后不久,未及入清,即为他人占据,析作多个祠堂。该园现存史料相当丰富,而现有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尚难以与之匹配。本文将澄清已有研究中与园主邹迪光生平及园林文献《愚公谷乘》相关的一些误会,随后通过检阅园林、祠堂相关文献记载,对照园址现存遗迹,展开晚明时期的愚公谷布局推测复原。  相似文献   

18.
李欢  张斌  何佳钰 《华中建筑》2011,29(9):150-153
鄂西南明清寺观是土家族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到民族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其理景艺术拥有自身独特的风格.该文从择址理念、建筑情境和庭院空间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鄂西南明清寺观理景艺术.  相似文献   

19.
梁雪 《建筑师》2008,(1):93-96
在明清两代,传统民居的建造一直受到封建住宅制度的影响和制约,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府建筑——作为民居建筑中的较高等级能够保留下来的十分有限,对其研究有着特殊的典型意义。本文以天津市文保单位——李纯祠堂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北京庄王府在天津的重建和现状,阐述了作者对民居整体性搬迁与保护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