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分析了复吹转炉脱磷的热力学与动力学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延长吹炼前期温度在1 400~1 500℃的冶炼时间,实现钢—渣充分脱磷、前期双渣后进行少渣冶炼、出钢碳按0.15%~0.40%控制,实现了复吹转炉吹炼前期高效脱磷,为82B系列产品批量生产提供了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2.
曾建华  何为  陈永 《钢铁钒钛》2012,33(4):68-72
针对攀钢转炉半钢炼钢存在的成渣慢,脱磷率低,炉后回磷大的问题,通过对造渣工艺、供氧、复吹底部供气、终点控制等多方面技术的优化,提高了转炉脱磷率。生产实践表明,采用转炉单渣法冶炼平均脱磷率达到了90%以上,转炉终点磷可稳定控制在0.007%以下,炉后回磷在0.003%以下,满足了成品[P]≤0.010%的低磷钢的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控制82B钢水氮含量,在转炉终点、氩站精炼、钢包炉精炼、VD真空处理和连铸中包等工序进行取样,得到氮含量变化数据,研究了各工序操作对钢水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除VD真空处理外,其他工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氮。通过采取转炉终点氮含量控制、氩站弱吹、减少钢包炉精炼补加合金以及全保护浇铸等措施,可有效控制82B钢增氮。  相似文献   

4.
转炉脱磷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首钢京唐公司300 t脱磷转炉冶炼生产数据分析研究,从热力学上分析了脱磷转炉终点渣钢间磷分配比分布情况,同时给出了降低终点磷含量的终点温度及终点成分调整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在现有复吹模式下,转炉终渣lgγ_(P_2O_5)降波动范围为-18. 1~-19. 4,平均为-18. 7,控制半钢碳含量在3. 09%(质量百分数)以下或脱磷终点温度在1 323℃以内,可以控制半钢磷含量小于0. 02%(质量百分数);同时,保证半钢终点碳含量保持在3. 20%(质量百分数),终点温度控制在1 340℃的半钢条件,控制终渣碱度大于1. 75,终渣FeO在14%~20%,可将终渣lgγ_(P_2O_5)控制在-18. 8以下,半钢终点磷含量控制在小于0. 02%(质量百分数)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利用副枪在吹炼过程取样测温的方法研究本钢转炉脱磷的工艺特点。根据脱磷的工艺特点,针对不同的铁水条件,我们通过优化工艺操作,达到稳定、有效的脱磷,满足钢种要求。  相似文献   

7.
8.
转炉脱磷工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用转炉脱磷工艺进行铁水预处理的发展情况及其特点,介绍了其发展趋势,并简要介绍了转炉脱磷工艺在我国的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9.
崔怀周  陈伟庆 《特殊钢》2011,32(6):25-27
研究了拉速(2.8~3.0 m/min)、二冷比水量(0.83~1.8 L/kg)和末端电磁搅拌(0~400 A,6 Hz)对82B钢(/%:0.79~0.81 C、0.21~0.24Si、0.81~0.83Mn、0.012~0.016P、0.005~0.008S、0.25~0.30Cr)130 mm×130mm铸坯断面P偏析的影响结果表明,磷在铸坯中的最大偏析点不在凝固中心,而是在柱状晶与等轴晶交界处;随着二冷比水量的增大、拉速的降低及末端电磁搅拌强度的增大,P元素的最大偏析率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低磷钢批量生产,通过控制冶炼过程工艺参数并采取双渣法脱磷,使倒渣温度控制在1 350~1 400℃;冶炼时间控制在350 s;炉渣碱度控制在1.7~2.0,使前期脱磷率控制在70%以上。转炉终点平均出钢P含量由0.012%降低至0.009%,出钢温度由1 642℃提升至1 649℃,取得了良好的脱磷效果。  相似文献   

11.
高碳钢82B精炼过程夹杂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覃之光  桂美文  周新龙 《炼钢》2004,20(3):37-38
通过对82B钢在吹氩站、LF、Ⅷ等精炼过程取钢样,并对钢样中夹杂物进行全面的检验分析,调查了各精炼工序的冶金效果,提出了下一步工艺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转炉脱磷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氧气顶吹转炉脱磷的热力学分析入手,探讨了冶炼过程中温度、炉渣碱度、(FeO)对磷含量的影响,回磷的原因、影响因素及防止措施等,指出应控制炉渣碱度、终点温度、(FeO)在合理范围内,应重视钢水回磷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82B盘条质量的分析与讨论,弄清了钢丝及钢绞线生产企业对盘条质量的要求,知晓了国内盘条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为了满足用户使用要求,水钢研究开发了成分合理、钢质洁净、性能稳定的82B盘条。  相似文献   

14.
采用加入示踪剂、对铸坯进行系统取样与实验室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LD-LF-CC工艺生产的82B钢铸坯中T[O]、显微夹杂物和大型夹杂物数量和粒径分布以及成分类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铸坯中T[O]和显微夹杂物数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8.42×10-6和17.78个/mm2,铸坯中0-4μm和4-10μm的夹杂物分别占显微夹杂物总数的87.21%和12.22%,显微夹杂物的类型主要为复合氧化物类和由复合氧化物和硫化钙构成的复合夹杂物。铸坯中大型夹杂物含量差别很大,大于300μm的夹杂物占大多数,大型夹杂物的形成与钢包耐火材料侵蚀和中间包卷渣有关。  相似文献   

15.
酒钢通过铁水脱硫→50 t转炉冶炼→LF精炼→150 mm方坯连铸→控轧控冷工艺,生产82B盘条。生产统计结果表明,82B钢中平均氧含量为30×10-6,氮含量45×10-6,氢含量1.4×10-6;该钢断面收缩率32%~41%,延伸率10%~16%,均达到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6.
洪军  石磊  朱志鹏  高岚  钱高伟 《钢铁研究》2014,(2):53-54,62
为了满足82B钢质量要求,通过对精炼处理后软吹过程中的钢水进行取样,并对钢样中的夹杂物进行全面检验分析,研究了不同软吹时间条件下钢中夹杂物数量及尺寸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夹杂物的去除效果和软吹过程的温降等因素,认为软吹时间控制在25~35min较为合理。生产统计数据表明,改善软吹工艺后,钢水的洁净度有了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7.
A solidification and heat transfer model of continuous casting billet was established and verified by surfac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for 82B high carbon steel with the section size of 150mm ?? 150mm in a domestic steel plant. Taking solidification ratio fs=0. 7-0. 8 of the billet as the reasonable installation position of final electromagnetic stirring (FEMS), the most suitable position of FEMS was determined at 6. 59-6. 79m distance from meniscus with the variation of superheat from 20?? to 40?? according to numerical result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the production site, the final- electromagnetic stirrer was installed at the position of 6. 73m distance from meniscus and industrial trials were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effect of FEM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quality of billet and wire rod is improved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FEMS. For billet, the average carbon segregation index decreases from 1. 05 to 0. 99, the maximum carbon segregation index decreases from 1. 12 to 1. 05, and the central equiaxed crystal ratio increases from 36% to 39%. For wire rod, the central segregation grade decreases from 2. 5 to 1. 5 and the network cementite grade decreases from 4 to 1.  相似文献   

18.
连铸坯的中心碳偏析是SWRH82B在拉拔过程中出现笔尖状断裂的最主要原因,通过在连铸过程中调整水量分配和优化结晶器电磁搅拌参数,可以减轻铸坯碳偏析程度,线材获得良好的拉拔性能。  相似文献   

19.
高碳钢82B精炼过程中的氮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8年8月份高碳钢82B两种不同精炼工艺路线的氮含量进行分析,调查各精炼工序氮的变化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在9月份的氮控制上获得比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