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31)I在核医学领域中,尤其是在我国有较重要的地位。它主要应用于诊断和治疗甲状腺疾病。~(131)I的许多标记化合物亦可用于诊断体内某些脏器的疾病和治疗某些肿瘤。随着核医学的发展,从七十年代起~(131)I的生产量逐年递增,排入大气中的~(131)I的量也随之增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少U—M_o微球在混料和成型过程中发生偏聚的现象,改善(U-M_o)-Al弥散燃料铀分布的均匀性,研究了多种U-M_o微球物理包覆工艺及建立的包覆工艺对微球流动性的影响。本文采用相近尺寸(直径约100μm)的不锈钢微球代替U-M_o微球。结果表明:直接添加黏结介质包覆工艺和自由落体包覆工艺不适合微球的包覆;采用溶剂挥发法在每颗微球表面都包覆了一层基体粉末颗粒,微球表面的粗糙度明显增大,流动时颗粒间产生机械咬合力,降低了微球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3.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事故后,造成大量的放射性物质释放。为准确评估事故的释放量,本文根据美国公布的航测137Cs地面沉积浓度图和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后观测的气象数据,利用拉格朗日烟团模式反推137Cs的释放量,并通过计算估算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事故向大气释放的131I当量,约为1.07×1018Bq,估算结果与日本政府公布的估算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4.
聚苯乙烯塑料微球高压充氢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要介绍了微球高压充氢原理及聚苯乙烯塑料微球高压充氢系统.该系统充入压力高达1×108 Pa,并利用调节液氦流速来控制系统温度.利用该系统,实验研究了高压氢气在低温下的相变行为及球壳材料的低温形变.  相似文献   

5.
聚合物空心微球密度匹配法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聚苯乙烯(PS)为成球材料,研究了聚合物空心微球密度匹配法制备工艺中的油相(O相)有机溶剂各及配比、O相固化温度及时间、各相溶液中固体颗粒杂质、球内封装水(W1相)的置换等因素对产品微球质量的影响。制得了直径100-500μm、壁厚2-20μm、球形度≥99%、同心度相对偏差≤5%、表面粗糙度≤20nm的PS空心微球。  相似文献   

6.
用全胶凝工艺控制UO_2微球的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胶凝工艺已经发展成为制造10MW高温气冷堆燃料芯核,UO2微球的优选工艺;本文通过批量试验和工艺参数的控制,实现产品质量和产率的控制。批量试验结果表明:藉助于分散频率和胶凝条件的控制,实现了微球尺寸和球形的控制:藉助于烧结参数,其中包括氢气氛、温度和时间等的控制,能够实现微球密度和O/U比的控制。在批量试验中微球产品的产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7.
哈萨克斯坦KUMKOL SOUTH油田已进入开发后期阶段,部分油井因产水率过高而关停,评价油层的水淹及动用程度、寻找高剩余油饱和度层,是油田开发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大庆测井公司于2003年研制成功的过油管碳氧比能谱测井仪,是一种可以实现过油管测量,在套管井中确定储层剩余油饱和度的脉冲中子测井仪器。2007年4月-7月应用该测井方法在KUMKOL SOUTH油田推广了13口井,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8.
陶瓷UO2微球尺寸与球度的控制问题,不仅是溶胶-凝胶工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也是高温气冷堆燃料元件生产中的重要课题。因此,近几年来通过批量试验对全胶凝工艺控制包覆芯核尺寸与球度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为10MW高温堆燃料芯核的生产奠定了基础。结果表明:UO2芯核尺寸与球度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控制溶胶分散参数来实现的。对单一振动喷嘴而言,其分散参数应当同时满足均匀分散流量方程和振动频率方程的要求;另一方面为了控制芯核的球度,还必须对喷嘴的振动加速度、3区高度及气相氨的分布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9.
比较了在测-渗-测工艺中,中子伽马与中子寿命测井在确定产层剩余油饱和度和水淹层的异同点以及解释结果方面的一致性。结果表明,中子伽马测井能够代替中子寿命测井,并显示出仪器结构简单、稳定性好、造价和测井费用低、易于推广应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11.
将薄层测井技术应用于胜利油田,其在薄层测井项目上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B2-斜334井S3下14个厚度不超过1 m的小薄层由常规解释的油水同层综合解释为油层,有3层厚度在0.5 m左右的小层由常规解释的干层提升为油层;精细划分了水淹级别,为找出水淹推进的通道提供了大量可靠的信息.因此薄层测井可以提高薄互层参数的计算精度,达到精细解释的目的.这对于正确认识和评价薄层,避免漏掉有价值的产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郭宏利  潘群  翟丽娜 《同位素》2019,32(2):115-120
采用人工裂缝纵向剖面测试技术监测评价大庆油田水力压裂效果,并首次实现了该技术的产业化。在水力压裂过程中,利用示踪诊断测试方法,通过检测井眼周围46Sc、124Sb和192Ir标记支撑剂分布情况,同时结合该井完井资料以及油藏地质构造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解释出近井筒支撑裂缝高度、各层具体的等效缝宽,并对压裂效果进行评价。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满足对该井压裂效果评价的需要。应用人工裂缝纵向剖面测试技术进行压裂裂缝检测,促进了压裂设计和压裂工艺技术的完善,提高了压裂的成功率,节约了油田成本,对油田的增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将油藏监测技术(Reservoir Monitor Tool,RMT)应用于华北油田水驱油藏,评价剩余油饱和度,并为挖潜增效提供依据。该技术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的方法并结合其他测井资料,对油井储层进行综合分析,给出合理的解释结论。实际应用表明,RMT测井采用碳氧比模式测量,在识别流体性质、判断水淹层、确定剩余油饱和度、识别常规测井资料漏失的油气层方面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4.
我国脉冲中子测井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锋 《原子能科学技术》2009,43(Z1):116-123
脉冲中子测井是以脉冲中子源产生快中子,与井眼和地层物质元素原子核发生作用,通过记录γ射线或热中子,从而进行含油饱和度、孔隙度及水流量等地质和工程参数确定的测井技术。概述了国外几种饱和度测井和氧活化水流测井技术及国内对仪器的引进和应用情况,总结了国内中子寿命和碳氧比能谱测井仪的研发历程,并对我国脉冲中子测井技术的发展前景和突破口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同位素中子源测井技术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锋  袁超  黄隆基 《同位素》2011,24(1):12-19
同位素中子源测井技术是以同位素中子源产生的中子与井眼和地层物质元素原子核发生作用,通过探测中子或伽马射线,从而进行孔隙度、含油饱和度和元素含量等地质和工程参数确定的测井技术。本文概述了同位素中子源测井技术,回顾了我国同位素中子源测井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现状及应用,并展望了同位素中子源测井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同位素井间示踪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喆  陈玉华  程柏青  张培信  高媛 《同位素》2008,21(2):117-122
从示踪剂流动机理,产出模型特征和现场应用出发,研究了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砂岩及碳酸岩缝洞型油藏中的不同表征,为油田开发提供了更好的指导作用。关键词:同位素示踪剂;砂岩;碳酸岩;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塔里木东河油田注水井组的动、静态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地质模型,利用半解析示踪解释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得到测试综合解释结果。示踪解释结果与生产动态吻合较好,为地质上的油藏描述提供了详尽的依据;定量化解释结果的应用,对油田注水调整、控水稳油发挥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锦富  王刚  高媛  张新红  潘群 《同位素》2009,22(2):106-109
研究了同位素示踪剂^35S-KSCN在油田井间示踪测试中的分析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矿场进行示范试验。条件实验结果显示,油田水溶液中的微量^35S-KSCN在0.5~2.0mol/L的HCl体系中与Zn^2+配合可被磷酸三丁酯(TBP)定量萃取。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测量^35S产生的β射线,最小探测下限为0.02Bq/L,该法回收率〉90%,0.02~5Bq/L线性良好,R^2=0.9995。通过矿场示范试验得到完整数据,验证了^35S-KSCN示踪剂是一种稳定的水驱示踪剂;同时也表明了该法简便、快速,适用于油田井间示踪测试。  相似文献   

19.
离子印迹技术(ion-imprinting technology,ⅡT)是以某一目标离子为模板,制备对该离子具有强结合能力和高选择性的功能聚合物,即离子印迹聚合物(ion-imprinted polymers,ⅡPs)的过程。ⅡPs在复杂体系中分离、富集特定金属离子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放射化学领域涉及许多金属离子分离、富集的问题,其特点是目标离子浓度非常低、样品成分复杂且带有放射性,ⅡPs的特点使其在放射化学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在简述ⅡT的基本原理和ⅡPs制备方法的基础上,综述了ⅡT在放化分析、海水提铀、低放废液处理等放射化学领域所取得的进展,涉及的离子有UO_2~(2+)、Th~(4+)、Sr~(2+)、Cs~+、ZrO~(2+)和镧系金属离子。最后,本文还对ⅡT在放射化学领域更广泛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20.
虚拟现实技术在辐射防护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现实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模拟现实环境,使用虚拟现实系统可以进行人员培训、各种虚拟的实验操作以及数据实时计算与显示等.国外一些机构已将虚拟现实技术成功应用到辐射防护领域,如进行工作人员培训、ALARA设计分析、辐射场/剂量的分布计算与显示等.实践表明,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剂量,同时也控制了运行成本.虚拟现实技术在我国辐射防护领域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一些特定技术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