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丹  王蕾 《中国能源》2022,(11):8-15
全球新能源发展进入加速期,未来新能源将是国际能源市场的主角,成为重构全球能源市场的重要驱动力。与此同时,当前国际油气市场受乌克兰危机的影响,进入50年来最动荡的调整期,市场供需格局将在博弈中重构。长期来看,能源安全风险不再局限在油气供给、能源价格等传统安全领域,与新能源相关的核心技术、矿产资源都有可能成为决定一些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因素。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赢得未来能源市场的国际竞争,中国需在加快能源转型步伐,加强能源领域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能源治理,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基础上,承担大国责任,共同维护全球能源市场的稳定,积极构建国际新能源市场新秩序。  相似文献   

2.
新冠疫情的暴发给全球能源产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同时也推动了全球能源格局的演进和重塑.新冠疫情加速了全球能源结构调整,推动世界能源结构向天然气和新能源等低碳能源为主的新格局演进.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准备把新能源投资作为经济绿色复苏的重要手段,传统化石能源投资将受到较大冲击,新能源投资会更快地恢复和逆市增长.受...  相似文献   

3.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俄罗斯与北约的地缘冲突演化为乌克兰危机,美西方对俄罗斯能源制裁、博弈公开化,美国凭借能源独立地位,迅速抢占欧洲能源市场。能源供需格局重构,能源安全再次成为全球焦点。从中长期视角来看,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新能源革命的主导力量,在确保油气供应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新能源革命实现长久的能源供应安全。  相似文献   

4.
《太阳能》2007,(11):2-4
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作为清洁、可持续利用的能源,为解决人类未来能源供应问题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和手段。为提升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在中国和全球的发展和应用技术水平,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约能源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世界,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可再生能源与新  相似文献   

5.
《新能源产业振兴和发展规划》被业界奉为“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包括核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也包括煤化工等传统能源体系的变革,规划期限是2009年至2020年。预计到2020年,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总投资将超过3×10^12元。  相似文献   

6.
《浙江节能》2009,(4):48-48
7月28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二00九)》正式发布,蓝皮书认为,中国能源供应前景堪忧,寻找替代能源,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成为中国的必然选择。蓝皮书指出,能源资源总量少,人均占有量低是中国能源供应前景堪虞的主要表现之一。另一个表现则是优质资源少,保证程度低。在传统能源不能满足中国经济发展的情况下,蓝皮书提出,中国必须要寻找替代能源,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7.
由于日益严峻的传统能源压力,世界各国普遍加快了新能源投资额度,同时拓宽了新能源的投资领域。据有关专家介绍,2008年全球新能源领域投资将超过1000亿关元,增长幅度接近30%。  相似文献   

8.
唐黎标 《节能》2004,(11):48-50
德国是一个能源紧缺的国家,能源供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为了摆脱对进口和传统能源的长期依赖,近年来德国把能源政策的重点放在了节约传统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型能源两个方面,以期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热力透平》2009,38(3):196-196
据2009年8月10日《新华社》报道,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孙勤8月9日在广州举行的首届亚洲能源论坛上表示,作为亚洲和世界重要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始终依靠自身保证能源供应,并高度重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预计将在年内制定完成新兴能源的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0.
<正>国际能源署(IEA)在伦敦发布报告称,到2035年,全球能源领域投资要达到48万亿美元才能满足世界能源需求.报告中提到,2013年1.6万亿美元投资在全球能源供应方面.由此计算,在未来需要每年2万亿美元投资才能满足全球能源需求.48万亿美元投资中,40万亿美元是能源供应领域的投资,用  相似文献   

11.
钱伯章 《节能》2006,25(2):60-60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导致了一批可再生能源新技术的产生,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已经步入了新的阶段。国际能源机构的研究资料表明,在大力鼓励可再生能源进入能源市场的条件下,到2020年,新的可再生能源(不包括传统生物质能和大水电)将占全球能源消费的20%,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总的比例将达30%,无论从能源安全还是环境要求来看,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新能源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韩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风 《太阳能》1995,(2):24-25
韩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海风韩国由于缺乏能源,主要依靠进口石油,在70年代,受到石油危机的冲击。为了保证能源供应,韩国在70年代末开始寻找可替代能源,制订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计划。在80年代初,韩国开发可替代能源主要集中在核能、清洁煤和液...  相似文献   

13.
世界大部分国家能源供应不足,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利用会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污染环境。这一系列问题都使得可再生能源利用在全球范围内升温。从世界各国目前既定能源战略来看,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未来世界各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20年,  相似文献   

14.
《能源工程》2009,(4):67-69
1.风光互补离网发电系统项目背景1.1能源危机和全球环境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传统能源大量消耗且逐渐枯竭不仅对世界范围内造成能源供应紧张,而且煤和石油等原料燃烧释放的有害气体、温室气体引发的全球环境恶化及变暖等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推广使用新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可有效缓解这些问题,这也成为全世界在能源开发领域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政策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一、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动力 1.社会和环境对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期待 近100年来,全球能源消耗平均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专家预测,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生活的进步,全世界能源消耗仍将以3%的速度增长.大量能源的消耗不仅大大加快了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耗速度,同时排放出大量的SO2、CO2、NOx和烟尘,给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从而使得整个地球遭受损失,严重制约着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发展.因此,许多权威预测表明,发展可再生能源在21世纪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全球都需要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16.
《山西能源与节能》2012,(9):117-117
在中国现有能源供给的约束条件下,发展替代能源,实现传统能源之间、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之间的替代是解决中国能源供需瓶颈,供需结构性矛盾以及减轻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在中国未来的能源消费格局中,决定不同形式能源的应用及发展前景的决定因素有两点,即能源使用过程中的内外部成本和后继储量以及是否可再生。《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可再生能源在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达到16%。  相似文献   

17.
近20年来,世界石油产量增长缓慢,难以满足全球对液体燃料需求的快速增长,石油安全问题凸显。美国作为世界上能源消费量最大的国家,正积极寻求能源安全的新途径。奥巴马上台后推出了新能源战略,其发展重点落在了清洁替代能源和新能源上,期望通过能源产业拉动美国新一轮的经济发展。本文将奥巴马能源战略概括为:增加国内石油产量、发展替代清洁能源、改善交通系统、节约能源和发展新能源等五个方面,并总结出三大特点:一是美国正在逐步实现"能源独立";二是美国将"能源武器"纳入能源外交中;三是绿色能源将成为美国经济的主力引擎。此外,本文还分析了奥巴马政府新能源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五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能源保障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小康社会,按照保守的估计人均能源消费量将达到2toe,全国将达到近30亿toe。综观国内能源资源条件,国内能源供应将面临潜在的总量短缺,尤其是石油、天然气供应将面临结构性短缺。为应对挑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建立可持续能源保障体系;发展洁净煤技术,减少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优先发展水电,提高水电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大力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给核能发电应有的地位,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10;坚持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多元化利用国际油气资源,规避能源风险;建立以石油储备为主的能源战略储备体系,保障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19.
《中外能源》2013,(1):71-71
2012年.我国能源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能源供应能力显著增强,能源服务水平普遍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迅猛,能源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能源领域“十二五”规划相继发布。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我国能源工业走过了辉煌的10年,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此期间,我国能源供应能力显著增强,能源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能源科技装备水平明显提高,能源国际互利合作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