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梅芳  刘欣  佘琼蕾  钱玮 《印染》2007,33(17):37-40
服装在穿着和洗涤后,织物表面会产生起毛起球现象,尤其是经常摩擦的部位,这种现象更为突出。毛球附着在服装表面,不仅严重影响服装的外观和使用性能,织物手感也会变得粗糙。这对于高档面料来讲,是一大遗憾。  相似文献   

2.
金敏 《印染》2007,33(18):38-41
从纤维性能和纱线结构、织物的组织结构等方面分析不同织物起毛起球的原因,系统介绍了有关织物起毛起球的测试方法(如马丁代尔法,箱式法,随机乱翻法,圆轨迹法)及其适用范围,并就如何改善织物起毛起球性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建平  丁玉梅  蔡露阳 《印染》2007,33(20):41-44
对各种新型和传统纺织纤维材料的结构、性能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对新型纺织纤维材料进行鉴别的思路和方法,包括纤维素纤维、动物蛋白质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相似文献   

4.
丁玉梅 《印染》2007,33(19):45-47
阐述了织物风格的客观评定体系及其计算方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KES-F和FAST织物风格仪;分析比较了当前研究织物风格的几种重要方法:基于神经网络的织物风格识别系统、灰度关联分析法和物理仿真技术等。  相似文献   

5.
谢雪琴  陈如 《印染》2007,33(3):42-45,52
简述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技术适用的波长范围,测定方法的理论依据,朗伯-比尔定律的意义及其应用条件,紫外-可见光光度计的结构与主要部件,并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技术在纺织工业上的应用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6.
陈如  苏红伟 《印染》2007,33(4):42-45
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分析法检测限低、灵敏度高。文章中介绍了该技术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特点,及其在测定纺织产品中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致敏性分散染料、杀虫剂、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和阻燃剂等化合物含量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郑娟  苏红伟  陈如 《印染》2007,33(7):40-43
介绍了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气质联用分析技术可有效地用于测定纺织品中的禁用偶氮染料分解的芳香胺化合物、含氯酚类、邻苯二甲酸酯、有机锡化合物、农药残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其检测限低、灵敏度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高志祥  马洁 《印染》2007,33(12):39-41
简要回顾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分析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ICP技术的原理,包括ICP设备的作用原理、ICP光源的激发机理、ICP温度分布的不均匀性,ICP的环形结构和趋肤效应等。目前纺织品检测中常用的ICP分析仪器有ICP-OES(光谱仪)和ICP-MS(质谱仪)两大类,介绍了这两类系统中的高频发生器和样品引入系统,以及ICP应用中的干扰问题。采用ICP技术测定纺织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具有操作简单、测试精度高和重现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张晓红 《印染》2007,33(8):36-40
阐述了新型电子强力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以及影响电子强力机测试结果的主要因素,并与传统强力机进行了比较;对机织物中纱线抗滑移性的两种测试方法,即定长测力法和定力测长法进行了对比试验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红外吸收光谱的表示法及分析技术的优缺点。红外吸收光谱主要与分子振动和分子结构有关。目前生产和使用的红外光谱仪主要有色散型和傅里叶变换两大类。文中详细介绍了这两类仪器的结构、检测原理、制样方法,以及在纺织印染行业的应用,包括混纺产品中纤维的初步定性,涂层织物中材料的分析,各类表面活性剂的定性分析和部分化学油剂含量的定量分析等。  相似文献   

11.
谢雪琴  李青 《印染》2007,33(9):39-42
简要介绍了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红外吸收光谱的表示法及分析技术的优缺点。红外吸收光谱主要与分子振动和分子结构有关。目前生产和使用的红外光谱仪主要有色散型和傅里叶变换两大类。文中详细介绍了这两类仪器的结构、检测原理、制样方法,以及在纺织印染行业的应用,包括混纺产品中纤维的初步定性,涂层织物中材料的分析,各类表面活性剂的定性分析和部分化学油剂含量的定量分析等。  相似文献   

12.
陈如  王建平 《印染》2007,33(14):41-45
介绍了REACH法规所涉及化学品的毒性测试要求,分析了纺织行业中常用的致癌染料、致敏染料、有机氯载体等16类有害化学物质的毒性,阐述了致癌、致畸、致突变和过敏性作用及其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3.
吴浩  黄晓华 《印染》2007,33(6):41-44
从电子测色仪的工作原理、仪器测色的几何条件、配色的理论基础和配色方法等方面,介绍了电子测色配色的基本原理;结合实践工作中的经验,探讨了电子测色配色在纺织、印染工业中的应用,指出了影响测色配色的各项因素,以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谢雪琴  李青 《印染》2007,33(11):42-45
5.2.2液体试样 液相试样的光谱是最可靠的,且光谱图质量较高。液相光谱试样可分为液体试样和溶液试样。为避免带入溶剂的吸收干扰,一般尽量不用溶液试样。只有当试样的吸收很强,液膜法无法制成很薄的吸收层,或为了避免发生试样分子问的相互缔合时,才采用溶液法测试。  相似文献   

15.
谢雪琴  李青 《印染》2007,33(10):38-40
基团的吸收频率主要由基团中的原子质量及原子间的化学键力常数决定,此外,分子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的改变均会对其产生影响。因而,相同基团在不同分子或不同外界环境中,其吸收频率可能会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波动。因此,了解影响基团吸收频率的因素,对解析红外光谱和推断分子结构是十分有用的。  相似文献   

16.
高志祥  马洁 《印染》2007,33(13):40-44
3.4样品引入系统 样品的引入可分为三类:液体气溶胶引入、固态直接引入和气态氢化物引入。液体气溶胶引入方式是最典型的方式,几乎所有的商业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都采用这种标准配置。从实际分析过程来说,将分析物质转化成溶液相进行液体气溶胶进样具有诸多优势,因溶液分析又积累了大量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17.
徐新宇  杨璐源 《印染》2007,33(5):39-42
简述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二次电子成像原理;举例重点介绍利用SEM对已知的特种动物纤维和羊毛样品鳞片厚度、径高比和鳞片密度进行测量,得出常见特种动物纤维的鳞片结构参数。利用这些参数可以较有效地鉴别特种动物纤维和羊毛纤维。  相似文献   

18.
王建平 《印染》2007,33(22):43-45,56
1.7核磁共振波谱定性分析的依据 原子核的化学位移8是核磁共振波谱用于化合物定性分析的主要依据。在不同类型的化合物中,处于各种不同基团或连接环境的原子核具有特定的化学位移δ,根据核磁共振图谱中的出峰位置(δ)和峰的裂分情况,可以准确地“组装”出被分析物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19.
陈如  王建平 《印染》2007,33(15):42-44
在妊娠关键阶段,对胚胎或胎儿产生毒性作用造成先天畸形的化学品称为致畸剂,相应的作用称致畴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建平 《印染》2007,33(21):44-46
介绍了核磁共振渡谱(NMR)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原子核的磁性质、自旋核的进动和共振、弛豫、化学位移、偶合裂分等概念)、发展历程,以及该技术在纺织材料、染料、纺织助剂和表面活性剂剖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