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周少敏 《湖南化工》1999,29(1):34-35,38
用全反射红外技术对聚氯乙烯薄膜及其胶带进行了增塑剂迁移性能研究,增塑剂迁移经一定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出聚氯乙烯薄膜中增塑剂迁移的扩散系数约为0.1nm^2/min,实验证明:影响其增塑剂迁移性能的因素是催化剂的类型,用量及胶粘剂的种类。  相似文献   

2.
聚氯乙烯薄膜增塑剂迁移速率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富里叶红外光谱(FTIR)法,研究了聚氯乙烯薄膜增塑剂的迁移速率规律,研究结果表明,PVC增塑剂的迁移是有时间性的,在迁移初期,迁移速率较快,其迁移浓度与迁移时间的平方根成线性关系,随的迁移速率逐渐减慢,最后趋于平衡。温度对增塑剂的迁移速率有较大影响,温度升高,迁移速度加快,其迁移系数与热力学经对温度成正比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中氯离子迁移特征的表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混凝土中氯离子的迁移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一般将测量和计算硬化水泥浆体和混凝土中氯离子的迁移的方法分为非稳态和稳态两大类.对混凝土中氯离子迁移的测试方法进行了评述,并分析了其优点和缺点.北欧标准NTBuild492是目前非稳态条件下快速测试氯离子扩散性最好的方法,但实际的氯离子浓度分布与其计算公式用的模型的模拟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北欧标准NT Build 355是目前稳态条件下快速测试氯离子扩散性最好的方法,但理论基础过于简化.尽管ASTM C1202或AASHTO T277在世界上被广泛应用,但实际上它是一个测量混凝土电导的方法,它可用于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如其结果没有与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试验结果建立相关性时,不能直接用于评价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  相似文献   

4.
用全反射红外技术对聚乙烯薄膜及其胶带进行了增塑剂迁移性能的研究。增塑剂的迁移经一定时间后达到平稳。对聚乙烯薄膜来说,增塑剂迁移的扩散系数约为1×10-7mm2/min而对不同配方的聚氯乙烯胶带,影响增塑剂迁移性能的因素是催化剂的类型及用量,及胶粘剂的类型。  相似文献   

5.
用全反射红外技术对聚氯乙烯薄膜及其胶带进行了增塑剂迁移性能研究。增塑剂迁移经一定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出聚氯乙烯薄膜中增塑剂迁移的扩散系数约为01nm2/min。实验证明:影响其增塑剂迁移性能的因素是催化剂的类型、用量及胶粘剂的种类。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聚氯乙烯耐热改性的主要途径,如添加热稳定剂、交联、共混、共聚以及氯化等,指出了其今后研究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崔小明 《杭州化工》2010,40(2):8-12,22
介绍了聚氯乙烯耐热改性的主要途径,如添加热稳定剂、交联、共混、共聚以及氯化等,指出了其今后研究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PVC薄膜中增塑剂在水环境中迁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PVC中的增塑剂在水中的迁移情况及时间、温度等因素对迁移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增塑剂迁移对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聚氯乙烯耐热改性的主要途径,如添加热稳定剂、交联、共混、共聚以及氯化等,指出了其今后研究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铅盐由PVC制品向水中迁移的机理及其动力学,以及铅含量的四种测定方法与其特点。指出铅盐迁移速度初期急剧增高,而后恒定,在一般条件下,迁移时间将延续2.5年,直至制品中残留铅量为初始量的4.7%。还用具体数据说明了铅盐的迁移速度与迁移时间受其初始浓度以及水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软聚氯乙烯热可逆交联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Diels-Alder热可逆反应,合成了含有端环戊二烯基(CPD)的硫醇盐,作为具有热可逆性的交联剂,并将其应用于软聚氯乙烯中。研究了交联剂用量、时间及温度对交联程度的影响。采用DTA差热分析对此交联剂的热可逆特性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刚果红法和转矩流变仪测试了热可逆共价交联软聚氯乙烯的热稳定性以及加工流动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精制氯乙烯气化挥发后经过纯水吸收其中的金属离子,使用ICP发射光谱检测金属离子含量,用于指导聚合配方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降低氯化钕溶液中铝离子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肃  白立忠  于化琴 《无机盐工业》2007,39(11):34-35,43
由于采购的稀土精矿品位的下降,稀土精矿中铝含量的增加影响了稀土产品的质量,稀土氯化钕溶液中铝离子的增幅高达5-7倍。为了降低稀土产品中铝的含量,通过正交实验,对影响氯化钕溶液中铝离子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出3个控制因素,即氯化钕溶液的温度、絮凝剂的加入量、碳酸氢铵的加入量。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将氯化钕溶液的温度控制在55-60℃,絮凝剂加入量控制在0.1 g/L,碳酸氢铵的加入量(碳酸氢铵相对于沉淀出的稀土氧化物的质量分数)控制在5%左右。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的沉淀物为胶状的白色沉淀氢氧化铝,氯化钕溶液经陈化、过滤可除去氢氧化铝。此工艺生产出的氧化钕中三氧化二铝质量分数〈0.0005%,达到了氧化钕产品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4.
Kathryn M. McGinty 《Polymer》2008,49(20):4350-4357
The grafting of hydrophilic monomers from the surface of PVC films and complex geometries, such as tubing, was executed by a novel two-step process: physisorption of a hydrophobic free radical initiator onto a polymer surface followed by radical polymerization with hydrophilic monomers. The key step is creating a hydrophobic/hydrophilic diffusional barrier that promotes radical generation upon heating at the polymer surface. Transmission infrared spectroscop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surface wettability and capillary rise, gravimetric analysis, UV-vis spectroscopy and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were utilized to prove successful covalent grafting of poly(hydroxyethylmethacrylate), poly(dimethylacrylamide), poly(hydroxyethylacrylate), poly(dimethylaminoethylmethacrylate), poly(acrylic acid), and poly(4-vinyl pyridine).  相似文献   

15.
杨卫国 《化工时刊》1997,11(7):22-26
简述不同相态类别,不同活性类别和不同结构类别的聚氯乙烯引发剂的一般特点,对国内聚氯乙类引发剂的开发与应用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建强 《胶体与聚合物》2011,(3):123-124,134
采用活性碳酸钙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接枝共聚物(MBS)对PVC进行改性,研究了二者对改性PVC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碳酸钙和MBS的加入,改性PVC的抗冲击性能可提高17.3%,改性PVC管在低温下的抗冲击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沉淀法去除废水中氯离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沉淀法去除含氯废水中的Cl-。选用CaO和NaAlO2作为处理剂,处理模拟含氯废水,并研究工艺参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aO/NaAlO2=5∶2、温度35℃、溶液初始p H值为10,搅拌反应2hCl-去除率最高。该条件下,二次除氯后Cl-浓度从2847.86mg·L-1降低到254.93mg·L-1,去除率为93.12%。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硫铵结晶系统中氯离子的来源以及对硫铵结晶系统的影响,并制定了控制氯离子含量的对策。硫铵结晶系统由于氯离子进出严重不平衡,导致母液中的氯离子含量高,造成设备腐蚀,影响产品质量和系统安全,因而必须控制氯离子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Penetration profile of chloride ion in cracked reinforced concrete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A detailed observation on the penetration profile of chloride ions through and around a crack in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was carried out.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 (EPMA) and colorimetric tests were conducted on cracked specimens, which were exposed to NaCl solution at a temperature of 20 °C and a humidity of 60% RH, after being conditioned in the same condition for 2 months. Research parameters included water to cement ratio (w/c), single and multicracks, exposed direction, crack width, NaCl solution concentration and cover thickness. Increasing w/c led to a higher ingression rate of Cl ions, not only from the exposed surface but also around the cracks. It was found that the penetration depth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cracks was equal to or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from the exposed surface for higher w/c mixes of 0.45 and 0.65. The transportation of Cl ion wa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 bulk movement of the solution inside the concrete.  相似文献   

20.
聚氯乙烯/聚丙烯酸共混体系增容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聚氯乙烯的化学反应制备了丙烯酸代聚氯乙烯,用此与丙烯酸共聚,合成了聚氯乙烯接枝聚丙烯酸接枝共聚物;利用红外光谱仪表征了它们的化学结构,用此接枝共聚物作为PVC/PAA供混体系的增容剂;利用DSC等实验方法研究了PVC/PAA增容体系的热性能及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接枝共聚物能够显著提高聚氯乙烯与聚丙烯酸的相容性,当接枝率为0.57时,增容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