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输电线路跳闸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贵州电网公司六盘水供电局线路跳闸统计,阐述线路跳闸的现状及线路悬式绝缘子的优劣、线路杆塔接地电阻、线路避雷器、线路抗冰措施和线路外绝缘爬电比距对线路跳闸的几种可能影响,提出降低输电线路跳闸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卢永平 《江西电力》2004,28(2):24-25
通过对江西省输电线路跳闸统计分析,阐述线路跳闸的现状及线路悬式绝缘子的优劣、线路杆塔接地电阻、线路避雷器、线路外绝缘爬电比距和鸟粪对线路跳闸的几种可能影响,提出降低输电线路跳闸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特高压线路云南至广东±800kV直流输电线路铁塔与普通超高压线路铁塔相比,具有高、大、重、导线横担较长的特点,根据±800kV直流输电线路云南至广东线路铁塔内悬浮外拉线桅杆纽立的线路铁塔实际情况,文章介绍和探讨了线路铁塔组立的施工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GIS技术引入输电线路管理系统,使线路信息与地理信息相融合,并结合输电工区的需求,建立了输电线路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对于输电线路信息化、输电线路检修和抢修故障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衡量短距离不换位同塔多回输电线路三相不平衡度需要准确测量正弦稳态下正序、负序和零序电流,这在潮流不断变化且电磁耦合复杂的实际线路中是很难实现的。为此,引入概率统计中衡量数据离散度的变异系数来衡量输电线路的三相不平衡度,直接计算线路阻抗的变异系数,计算简单、准确。同时,考虑架空地线、大地电阻、无功补偿装置和串联电抗器对线路阻抗的影响,基于输电线路分布参数模型,建立了短距离不换位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的分析模型。分析了计算江西某220 kV实际双回输电线路。结果表明,线路电流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误差小于1%,并提出了该线路不平衡度最小的相序排列方式为ABC-CBA。为减小短距离不换位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的不平衡度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由于各种原因,一些高压线路退出了运行。但是由于拆除这些线路有时在经济上划不来,或是因为想保留一条宝贵的线路走廊,或是工作忙顾不上,使得一些退役的线路长期无人过问,在风雨中锈蚀、风化或可能受到外力(偷盗扳线、螺丝、撞击)破坏等,随时都有发生倒杆断线造成事故的危险。笔者认为,退役高压线路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应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①为保留高压线路走廊而未拆的线路,应该象正常运行的线路一样进行小修、维护,维护周期可以适当延长;②想拆除但在经济上划不来(线路残值小于工资、运输费、青苗赔偿费之和)的线路…  相似文献   

7.
在确定输电线路的防雷方式时,应全面考虑线路的重要程度、系统运行方式、线路经过地区雷电活动的强弱、地形地貌的特点、土壤电阻率的高低等条件,结合当地原有线路的运行经验,根据技术经济比较的结果,因地制宜,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了能快速准确地发现线路故障点,及时消除故障,恢复送电,必须掌握线路的各类故障特点,设备特性,运行环境,并对保护知识,气象特点有所了解,线路跳闸后,应根据保护动作、测距情况、故障相别,结合线路特点初步判断出故障类型,再通过对线路运行环境、设备特性的了解,大致判断出故障位置,才能迅速,准确地找出故障点。  相似文献   

9.
电网中存在线路无功功率状态估计结果与实际量测值差异较大现象,严重影响电网在线分析与正常调控运行。线路参数作为一种静态基础数据,其准确度直接影响状态估计结果。针对电厂直接接入电网的短距离不换位同塔双回输电线路无功功率状态估计准确率较低现象,通过PSCAD仿真线路并网运行,对线路进行分相建模,提出线路参数修正方法,得到能够准确反映同塔双回线路运行状态的线路参数,并分析不同相序排列对导线自感、互感影响及线路无功功率准确率较低原因。  相似文献   

10.
高磊  邓冶强  王羽  文习山 《宁夏电力》2023,(6):41-46,54
随着特高压线路的兴建,由于输电走廊的空间限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特高压线路与500 kV交流线路交叉跨越的情况,且在穿越处下方500 kV输电线路的绕击性能与一般非跨越区段情况输电线路具有较大差异。本文基于电气几何模型法,对上方鼓形双回1 000 kV交流线路输电通道对穿越下方500 kV干字型线路的情况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下方钻越线路避雷线架设方式对各相绕击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下方线路穿越中心点200 m范围内具有雷电屏蔽作用,且距离中心点越近,屏蔽作用越强。避雷线架设方式对各相绕击率影响的计算结果表明,被穿越的下方线路穿越点附近1基以内杆塔线路可以不架设避雷线。研究结果对特高压线路跨越的500 kV交流线路防雷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Web GIS在配电网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配电管理系统中GIS的特点,指出传统的GIS系统已不能满足现在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要求,而Web GIS能很好地满足这一要求。比较了Web GIS和传统GIS的不同,分析了几种Web GIS的实现技术,并对Web GIS在配电网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浅析Web技术在配网GIS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勤勤 《江西电力》2004,28(3):41-43
针对传统配电管理系统中GIS的特点,提出原有的GIS系统已不能满足现在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要求,而Web GIS在这方面已获得了成功,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要求。比较Web GIS和传统GIS的不同,分析Web GIS的实现技术,并以实例分析了Web GIS在生产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地理信息系统在配网自动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在配电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阐述了GIS的基本应用,并结合配电系统的特点介绍了GIS在配电网络综合信息系统、变压器负荷管理和在事故负荷转移中的应用,以及GIS与SCADA系统的集成。  相似文献   

14.
高翔  尹凡 《华东电力》2006,34(8):57-59
华东电网500 kV输电线路GIS管理系统以GIS为基础平台,是对华东区域内500 kV交、直流输电线路进行多方位管理的高效工具,其功能主要包括设备管理、运行管理及高级功能管理.该系统的投运为华东电网的运行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方便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构建配电网拓扑关系的方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配电管理系统所需的静态数据通常以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数据为来源,但由于GIS空间数据模型的局限性,以及电力系统的拓扑描述方式与通常意义上的GIS对拓扑关系的描述方式不一致,当前GIS不能提供满足配电网应用所需要的网络拓扑。文中结合扬州供电局配电网GIS项目,在分析GIS数据模型和配电网电气逻辑模型特点的基础上,根据配电GIS的数据菅理方式和配电网应用对于电网拓扑数据的具体需求,详细阐述了如何基于GIS空间数据构建满足配电管理应用所需的拓扑关系,并给出了具体的数据结构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6.
郑州供电公司应用国产GIS平台建设配电网GIS,实现了电网管理的数字化、设备管理的精细化、专题分析的智能化及业务管理的协同化。介绍了该系统的建设过程、体系结构和主要功能,叙述了具体应用情况及效果。该系统功能覆盖了设计、设备管理、运营维护、专业分析、工程管理、监理审计、用电营销、辅助决策等业务,全面提高了配电网管理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文章简要介绍了浙江电网GIS整体情况,对GIS在浙江电网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对一体化电网GIS平台的目标、特点、体系架构以及功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系统主要功能包括电网设备精益化管理、配电业务管理、低压台区管理、通信网络管理、工程设计管理、三维实景GIS应用、离线分析功能、智能停电计划等。通过基于GIS的企业级一体化智能平台建设,实现了对电网资源和网架结构的综合展现和集成管理。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电网基础性建设对高压电力电缆的需求,说明了电缆管理任务的重要性,结合因电缆资料的非科学化管理,导致对电缆安全可靠运行造成隐患的现实困难,在分析传统电缆管理弊端的基础上,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电缆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并通过对电缆管理GIS系统的原理及功能实现的具体说明,展示了GIS系统对提高电缆管理水平所发挥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三维可视地理信息系统在禹州电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维技术通常应用于电厂的设计阶段。将三维可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电厂的设计与管理中,有利于提高电厂设备及其信息的可视化程度和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文中针对禹州电厂的应用,阐述了禹州电厂三维可视化管理的解决方案、网络三维的解决方案以及所采用的关键技术。三维可视地理信息系统在禹州电厂的营运管理、安全生产及企业扩建工作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GIS技术在电力通信网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对电力通信网中网络资源的管理变得尤为重要,同时,GIS技术的发展为将其引入电力系统通信网络资源的管理提供了契机。文章介绍了GIS技术的相关概念,讨论了电力通信网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构成,并对GIS技术在资源管理系统中的相关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