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菊芋渣蛋白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选出最显著的因素,即底物质量浓度、酶解时间、pH值,再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其进行考察,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优化菊芋渣抗氧化肽酶解工艺。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加酶量8 000 U/g、酶解温度50 ℃、pH 5.0、酶解时间3.5 h、底物质量浓度0.16 g/mL,在此条件下DPPH自由基清除率实测平均值达88.10%,与预测值88.08%相近。  相似文献   

2.
以海洋微藻饵料微拟球藻蛋白为原料,采用胃蛋白酶酶解制备微拟球藻抗氧化肽。以酶解产物的水解度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活性为评价指标,研究酶底比(质量百分比)、底物质量浓度、酶解温度和pH值对酶解产物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制备高抗氧化活性抗氧化肽的工艺条件,确定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5.0?mg/mL、酶解温度32?℃、pH?1.36、酶底比6%。在最佳酶解条件下实际测得微拟球藻抗氧化肽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51.85%。  相似文献   

3.
小黄鱼抗氧化肽制备条件的响应面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胰蛋白酶(PTN 6.0S)酶解小黄鱼制备抗氧化肽的条件。方法:以酶解产物对1,1-二苯基苦基苯肼 (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曲面法优化酶解条件。结果:酶解条件在pH7.0、温度52℃、时间19h、底物质量浓度4.2g/100mL,酶与底物比6‰时,产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最大值(46.90±0.3)%。响应面分析表明,酶解时间对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有显著影响;温度与酶与底物比、时间与底物质量浓度、酶与底物比与底物质量浓度在酶解工艺中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酶解产物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dical 2,2-diphenyl-1-(2,4,6-trinitrophen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酶解温度、pH值、底物质量浓度、加酶量4 个因素,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酶解受精蛋蛋清制备抗氧化肽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酶解温度46 ℃、pH 9.1、底物质量浓度4.28 g/100 mL、加酶量21 000 U/g条件下,所得酶解产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活性最强,达到84.97%。碱性蛋白酶酶解得到的产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优化工艺条件与理论预测拟合度高。  相似文献   

5.
屠瀚超 《中国油脂》2020,45(6):36-40
以岩豆为原料,分别以盐提法和水提法提取蛋白,通过比较盐溶蛋白和水溶蛋白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得出盐溶蛋白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较高。以岩豆盐溶蛋白为原料,采用响应面优化酶解法制备岩豆抗氧化肽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筛选出胃蛋白酶为最优酶制剂。酶解法制备岩豆抗氧化肽最优工艺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0. 8 mg/mL、酶解温度34℃、酶添加量1 100 U/g、酶解时间36 min、酶解pH 2. 0,此条件下岩豆抗氧化肽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0. 41%,多肽得率为53. 63%。  相似文献   

6.
于慧  李明艳  张典  崔明晓 《食品科学》2017,38(6):96-103
运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裙带菜蛋白酶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经单酶筛选,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亚铁离子螯合率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主要指标,水解度为辅助指标,研究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 H值、底物质量浓度、加酶量对裙带菜蛋白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和水解度的影响,并比较优化条件下的酶解液与常用天然抗氧化剂抗坏血酸、合成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utyl hydroxyanisole,BHA)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复合蛋白酶是裙带菜蛋白酶解的最适用酶,酶解液螯合亚铁离子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的最优条件为酶解时间8.1 h、酶解温度50℃、p H 7.0、底物质量浓度15 g/L、加酶量0.2%(0.3 AU/g裙带菜粉末)。在此条件下,酶解液的亚铁离子螯合率为88.58%,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59.22%,水解度为29.72%。对比常用抗氧化剂,在亚铁离子螯合能力方面,酶解液显著高于0.01%抗坏血酸和0.01%BHA(P0.05),而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方面,酶解液低于0.01%抗坏血酸和0.01%BHA(P0.05)。  相似文献   

7.
为了优化牦牛乳酪蛋白酶解工艺,研究其产物抗氧化活性,选用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在其最适条件下酶解牦牛乳酪蛋白,以水解度(DH)、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超氧阴离子清除率为评价指标,筛选出2种效果最优的单酶进行复配,采用单因素试验及L9(34)正交试验确定最优酶解工艺。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比例为1:2效果最佳,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5%(w/v),温度42.5℃,p H值7.5,复合酶添加量3%,作用时间150 min,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最高,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了64.26%±0.18%,超氧阴离子清除率达到40.34%±0.92%。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型抗氧化五肽的纯化、鉴定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鲨鱼皮为原料,利用蛋白酶酶解制备和分离纯化抗氧化多肽,并探究其抗氧化机理。以1,1-二苯基-2-苦肼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主要指标,以水解度为辅助指标,优化酶解工艺条件。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和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分离纯化和鉴定氨基酸序列并探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最佳水解蛋白酶为碱性蛋白酶,最优酶解工艺为pH 8.0、酶添加量311 U/mL、底物质量分数3%、酶解温度45 ℃、酶解时间4.9 h,所得的酶解液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7.61%,水解度为14.21%。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组分F19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经鉴定,选择抗氧化活性高的总离子流色谱峰(保留时间为10.02 min左右)进行一级质谱和二级质谱分析,获得纯化的新型抗氧化五肽,其分子质量为461 Da,氨基酸序列结构为Pro-Gly-Gly-Thr-Met,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5.01%(1.0 mg/mL),氧自由基吸收能力(以Trolox当量计)为2490.01 μmol/g。新型五肽的Pro和Met在抗氧化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本研究为黑鲨鱼皮抗氧化五肽的抗氧化机理及其构效关系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黄鳝鱼骨多肽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韶千  李艳霞 《食品科学》2016,37(1):133-138
以黄鳝鱼骨为原料,选用不同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得到了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的黄鳝鱼骨多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优化得到酶解黄鳝鱼骨制备多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选用木瓜蛋白酶,底物质量浓度40 mg/mL、酶添加量8 000 U/g、酶解温度59.2 ℃、pH 5.8、酶解时间4.1 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黄鳝鱼骨多肽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0.85%。通过不同的体外抗氧化指标对黄鳝鱼骨多肽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发现黄鳝鱼骨多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随着多肽质量浓度的升高,其抗氧化活性不断增强,表现出良好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以曲拉干酪素为原料、水解度为指标,在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值、曲拉干酪素质量浓度、酶添加量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对碱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酶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2 种酶解液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率,Fe2+、Cu2+螯合能力和还原力等抗氧化性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分别在酶解时间3.8、2.5 h,酶解温度49.8、47.8 ℃,曲拉干酪素质量浓度60、35 g/L,pH 8.5、7.5,酶添加量140、2 900 U/g时水解度最大,为24.25%和13.57%。碱性蛋白酶解液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Fe2+螯合能力显著低于胰蛋白酶解液(P<0.01);羟自由基清除能力高于胰蛋白酶解液(P>0.05);2 种蛋白酶酶解液在酶解液质量浓度1~5 mg/mL时,Cu2+螯合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随质量浓度均呈上升趋势,Cu2+螯合能力低于Fe2+螯合能力(P>0.05),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二者差异显著(P<0.01)。2 种蛋白酶对酶解物抗氧化性指标影响不同,碱性蛋白酶酶解物抗氧化性相对较优。  相似文献   

11.
以冰鲜石斑鱼肉为原料,采用碱性蛋白酶酶解的方法制备蛋白肽。以水解度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肽的制备工艺;利用DPPH自由基法、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 azoline-6-sulfonic acid)ammonium salt,ABTS)自由基法、羟自由基(·OH)法和铁氰化钾还原法评价酶解物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石斑鱼肉肽的最佳制备条件为:酶解温度55 ℃、酶解pH 9、酶用量5 000 U/g、底物质量浓度8 g/100 mL、酶解时间5 h;石斑鱼肉肽酶解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ABTS+·能力、·OH能力和总还原力均随酶解物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酶解物清除DPPH自由基、ABTS+·、·OH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1.18±0.26)、(0.89±0.05) mg/mL和(0.35±0.02) mg/mL。  相似文献   

12.
探究酶法辅助对紫苏叶中迷迭香酸提取的最佳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温度、时间和pH值对迷迭香酸提取得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纤维素酶法提取迷迭香酸的最佳工艺参数,并通过迷迭香酸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来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发现,紫苏叶迷迭香酸最佳提取工艺为纤维素酶添加量3%、酶解温度45 ℃、酶解时间12 min、酶解pH 4,此工艺条件下,迷迭香酸提取得率为0.617%,实际值与理论值0.621%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合理可靠,可作为紫苏叶迷迭香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紫苏叶迷迭香酸对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迷迭香酸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微波对酶解合浦珠母贝蛋白的影响,以水游离氨态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为指标,选择较好的作用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料液比、加酶量(E/S)、微波温度、微波功率及时间和后续水浴时间等因素水平,以水解度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响应值,响应面法优化酶解合浦珠母贝蛋白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蛋白酶酶解合浦珠母贝蛋白工艺条件为微波温度58 ℃、微波功率300 W、微波时间17 min、加酶量5 000 U/g,后续在58 ℃条件下再水浴1.5 h。预测响应值为0.224 4,水解度达到26.15%,验证实验证明与响应优化模型预测值误差不大,二次多元拟合度较好。  相似文献   

14.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was used to optimise the hydrolysis parameters of Acetes chinensis by Alcalase 2.4L in order to obtain a hydrolysate with potent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The parameters were temperature, pH and enzyme concentration/substrate concentration (E/S) ratio with degree of hydrolysis (DH) being the respons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condition was: temperature at 57 °C, pH at 8.0, E/S ratio at 2.6AU 100 g−1 shrimp, hydrolysis time 3 h. The DH was 26.32%, the hydroxyl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was up to 88.12% and the 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was 35.61%. The gel column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 by a Sephadex G-25 column yielded five fractions.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most potent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fraction ranged from 915 to 207 Da, its IC50 for hydroxyl radical was 0.03 mg mL−1, and IC50 for DPPH radical was 8.86 mg mL−1.  相似文献   

15.
王璐莎  陈玉连  黄明  周光宏 《食品科学》2015,36(17):146-151
为了解酶解时间、蛋白酶种类对鸭肉蛋白酶解产物抗氧化特性的影响,分别用复合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和胰酶对鸭肉进行单酶酶解和双酶分步酶解(胰酶+复合蛋白酶、胰酶+风味蛋白酶),制备不同时间段的酶解产物,并对其自由基清除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hydroxyl radical,·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superoxide radical,O2-·))和总还原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鸭肉蛋白酶解产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OH和O2-·清除率及总还原力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降低(P<0.05)。在5 种鸭肉蛋白酶解产物中,复合蛋白酶酶解物表现出最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75.70±1.54)%、·OH清除能力(59.41±1.24)%和O2-·清除能力(98.50±4.51)%,但用双酶分步酶解得到的酶解产物表现出最强的总还原力(0.330±0.017)。因此鸭肉蛋白酶解产物的抗氧化特性受酶解时间和蛋白酶种类的影响,复合蛋白酶是制备鸭肉蛋白源抗氧化肽的最适蛋白酶。  相似文献   

16.
水牛奶乳清蛋白制备抗氧化活性肽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是以水牛奶为原料,分离纯化后得到乳清蛋白。利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5种不同的蛋白酶对水牛奶乳清蛋白酶解以制备抗氧化活性多肽。酶筛选结果显示,中性蛋白酶是最适宜酶解水牛奶乳清蛋白制备抗氧化活性肽,其酶解液的还原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较其他4种酶高。探讨酶解反应时pH、温度、时间、酶浓度对酶解反应的水解度、酶解液的还原能力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酶解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酶解乳清蛋白的最佳工艺参数为:pH为7.4,温度为50.5℃,酶与底物浓度比为2.1%,酶解时间5.0h,此时2mg/mL酶解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32.58%。实测结果与预测值吻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利用响应面法和超滤法对中华绿螂中抗氧化肽的木瓜蛋白酶水解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分析建立二次回归模型。以酶与底物浓度比值([E]/[S])、酶解温度、酶解p H和酶解时间为自变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响应值,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根据响应曲面图及其等高线图,确认木瓜蛋白酶水解中华绿螂制备抗氧化肽的最优工艺条件:底物浓度6%、pH 4.11、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3.09 h。在此条件下,中华绿螂抗氧化肽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7.64%。所得回归模型高度显著(p<0.0001),与理论预测值基本吻合。根据超滤试验可知,超滤膜截留分子质量3000~1000 Da时抗氧化性最佳,超滤所得可溶性蛋白酶解物的抗氧化性为94.96%。  相似文献   

18.
研究复合酶提取芦荟多糖的工艺,并测定其抗氧化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复合酶提取芦荟多糖的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测定芦荟多糖的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其抗氧化性。结果显示,当料液比1∶30(g/mL)、果胶酶与纤维素酶配比1∶3、pH 4.5时,优化最佳提取条件为加酶量0.3%、酶解温度48 ℃、酶解时间40 min,此条件下芦荟多糖的提取率为5.65%,和超声波辅助法相比提取率提高了4.2%。芦荟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其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逐渐增强,在25 mg/mL时其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到75%和90%。复合酶法是一种新的、有效的芦荟多糖提取方法;芦荟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