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阶段,传统的变电站逐渐被智能变电站所取代,但是,智能变电站在设计方面却严重忽视了设计和配置之间存在的联系,最终使得一、二次当中的资源无法实现共享,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相比较于传统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在设计的过程中,虚端子配置和通信组网的工作量相对较大,所以,一定程度上对设计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对智能变电站的设计配置一体化进行了全面并且详细地分析,特别是工作的原理与设计的方案,旨在更好地为研究工作人员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体化监控系统是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各种功能优化及其辅助应用的高度集成。通过分析一体化监控系统的架构、功能、结构,对一体化监控系统的配置、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方案进行了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3.
从智能变电站一体化信息平台与调度一体化功能协调的角度分析了智能变电站站控层一体化信息平台的功能需求与技术特征,总结了一体化信息平台当前研究和建设现状,提出了一种未来智能变电站一体化信息平台的构建方案。  相似文献   

4.
张茜  张阳  罗志乔  代焕利 《硅谷》2014,(2):130-130,124
智能变电站信息的传输基于以太网实现,这样,交换机就成为实现信息传输的关键环节。文章对交换机技术在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主变交换机配置、交换机配置原则。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了智能变电站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的必要性,针对目前智能变电站的系统结构和技术特点提出了详细的平台建设方案,分析了信息一体化平台功能设计、数据处理技术和智能变电站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在电力行业中越来越广泛,智能电网的建设必然会成为一种趋势。当然,要想完成智能电网的建设,需要以智能变电站信息一体化为基础。因此,在今时今日加强智能变电站信息一体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科学地进行智能变电站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何祥 《中国科技博览》2014,(46):358-35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力工业也开始了新的改革,各种新型能源的大力发展,对变电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稳定性、安全性、环保性等,智能变电站由此而生。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不同的就是其二次系统的相关结构。在进行二次结构的系统设计时,需要对其数据采集、监控系统等进行优化设置。本文对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设计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且结合其工程应用进行了分析,为我国的智能变电站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武剑 《硅谷》2014,(19):110-110
伴随智能变电站的大量投运,相关部门为了达到智能变电站的正常运行,设计、开发了220 kV的智能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220 kV智能变电站中的仿真培训系统主要是利用纯软件将智能变电站呈现在计算机上,且在常规的变电仿真系统功能基础上对智能设施的监测功能、网络数据的传输、工作原理进行模拟。本文主要对220 kV智能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进行研究分析,为该系统的有效运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包海兵 《硅谷》2014,(24):4-4
智能变电站保护测控平台为实现保护测控装置的通用性进行研究开发,采用多板多核的通用式分布设计法作为新型测控平台。在原有设计中加入了多核CPU主板、SV板和GOOSE板等,实现了智能变电站新型通用保护测控平台的稳定、灵活、方便。本文将针对智能变电站新型通用保护测控平台的设计进行探讨,分析其工作原理和工作需要,设计出符合智能变电站的新型通用保护测控平台。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全面实现智能变电站的基本功能,我们急需对变电站内部设备的访问方式、信息描述以及通信网络布局进行统一地规范,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访问规范和信息描述的能力,由于智能电子设备的生产厂家不同,设备之间的相互操作性还不是很强,而在我国已经建成的智能变电站中,大都采用了IEC61850标准,该标准对变电站内部的网络结构进行了抽象描述,将变电站分成了三个基本层次。基于以上观点,本文将着重对智能变电站保护配置方案的设计与实现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1.
智能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其可靠性及稳定性影响着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当前我国华东电网建立第一座500kV的纯数字化智能变电站吴宁变电站,其对合并大内配置情况进行了变革,改变了设备的而运行工作环境。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复杂程度很高,需要综合实际运行维护和管理经验。本文对500kV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提出的“四网合一”技术方案,分析在MMS、GOOSE、SV、1588共网传输方式下,对变电站网络报文流量进行探讨,为新一代智能变电站设备配置及设计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黄深 《中国科技博览》2012,(36):524-524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智能变电站的应用越来越频繁,他的继电保护设备是智能电网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简单分析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的应用现状,提出了一种保护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分析了常规变电站中继电保护配置的通用方案,并对其存在的固有缺陷进行了研究和讨论;然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变电站站域集中式保护配置方案。集中式保护配置方案采用前置NICT数据采集环节的技术方法,利用过程层网络来实现全站同间隔数据共享,从而减少了CT的二次绕组数量。过程层用以太网通信代替了铜芯电缆从而实现了GOOSE信息网络化传输,使得全部二次接线的规模大幅降低。本文提出的新型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方案利用了智能变电站的高度信息共享的巨大优势,结合集中式配置方案,提升了保护系统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5.
陈珑 《中国科技博览》2014,(44):317-317
随着我国变电技术的不断发展,继电保护工作也相应的加强。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设计是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基础,运行维护能够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下文从50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设计、设备设蚤的特殊求、继电保护运行的具体维护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模式背景下,实现经济的高效、快速以及稳定发展是目前我国研究的重要课题,电力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的基础,在常规变电站以及数字变电站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变电站的改革对电网的进一步发展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电子继电保护技术是整个智能变电站建设 的重点环节,本文主要从110kv智能变电站中智能继电保护系统的配置、过程层的继电保护以及变电站层继电保护等三个方面来具体探讨分析,总结继电保护方式和方法,促进智能变电站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会永 《硅谷》2014,(20):185+182-185
如今,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已经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我国电网技术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智能电网。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第一道防护,其作用非常重要。为了适应智能电力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将智能变电站的保护配置进行提升,以对电网形成全面且智能化的保护。本文对数字化智能变电站的结构作了介绍,并阐述了其总体配置原则,结合当前的智能电网改进以及继电保护的经验,对继电保护的配置方案做了探讨思考。  相似文献   

18.
霍康  尹娜  余月强  姚慧霞 《包装工程》2016,37(16):22-26
目的研究在家居一体化的形势下实现家居整体软装设计的有效途径。方法解析目前软装行业的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以服务设计为导向,从用户需求出发,对产品标准化和设计模块化的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并且对影响整体软装模块化设计的产品结构、模块组合、资源配置和用户体验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基于家居一体化的整体软装模块化的设计原则与应用策略。结论运用模块化设计原理,通过对产品平台建设和模块组合配置的研究,提出家居整体软装模块化设计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变电站支撑主站新业务应用能力,研究微网核心算法,建立基于分布式能源接入的面向广域分布式架构的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应用体系,提出变电站应用功能的分布式和集中式配置策略,重新规划和补充站内数据需求及存储、实时性等技术要求,促进智能电网新业务快速地融入变电站,全面提升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即插即用"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配置,阐述了继电保护的配置运行状况,进一步分析了关于继电保护配置的保护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