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卢铁柱 《包装工程》2021,42(16):364-368
目的 研究古老的大漆在新时代背景下于现代产品设计中所呈现的应用价值和应当具有的结合方式.方法 着重从大漆的材料特性、实用价值和表现出的艺术气息等方面逐层展开,分析大漆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同时从继承传统工艺,开发不同层次的市场以及结合时尚和人文思想等方面探索创新的途径,寻找大漆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式.结论 针对优秀的现代大漆产品(日韩和中国台湾)设计案例进行探讨,总结归纳了大漆的特性和设计创新方式,得出虽然现代工业革命以来,大漆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渐行渐远,许多工艺慢慢被边缘化,有些甚至处于失传的危险境地,但是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人们对低碳生活的追求,大漆会以其特有的面貌在现代产品设计中呈现愈加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交互式产品美学特征一直是人机界面研究中容易忽视的方面和研究难点。本文回顾了国外研究者近年来在交互式产品美学特征领域研究取得的成果,具体介绍了美学特征的界定、维度、感知特征及其与可用性、总体品质之间关系。同时,文章对目前交互式产品美观性与可用性之间关系的争议以及今后交互式产品美学特征研究的开展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在动画影像中,所蕴含的美学意蕴的体现与社会思潮的变化是紧密相连的。以城市景观场景为背景的动画影像,在情节叙事和画面处理上具有独特的个性特点,常常通过对城市精神的渗透,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现实世界进行描摹和反映,透露出对于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的传递。运用城市景观场景作为动画影像的载体,能更有效地表达动画影像本身深刻的主题内涵和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艺术体操是以美为特征的体育项目。根据艺术体操运动的特点,对艺术体操美的表现形式进行探讨,并对艺术体操的美学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新技术冲击传统技术的发展阶段,高校漆艺教育成为传统工艺传承的重要基地.本文强调以大漆为漆画课程主媒材教育的重要性,并对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有“视觉文章”之称的电视新闻就是一种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贯穿着美学原则、具有美学内外特质的新闻作品。新闻的美学特质启示我们,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记者充分借助美学的素养和思维来进行新闻报道。违背了“美的规律”,就很难做出真正具有真、善、美的、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好新闻来。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美是生活。”那么新闻不仅反映生活,而且介入生活,干预生活,所以才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这种审美愉悦是不可否认地存在于收看电视新闻的过程之中的。在我国,人们常说的,新闻是党的喉舌和工具。因此,在党的领导下发挥新闻干预生活、介入生活的作用是十分必和大有可为的。  相似文献   

7.
卢铁柱  王立德 《包装工程》2021,42(20):355-360
目的 研究大漆文创产品在现代社会中如何走出困境,展现自我特色与卓越品质,实现在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价值,从而促进其产品研发,以此更好地进行应用和推广.方法 从当代大漆文创面临的矛盾入手,分析得到出现种种问题的根源在于自身所秉持的理念过于保守,没有真正地认识到大漆文创产品的核心要义,在研发方式上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同时利用调研,结合国内著名品牌——故宫文创以及台湾和日本在此方面的成功经验,探究大漆文创在产品开发和设计方面应当采取的策略,寻求突破之道.结论 要面向市场更新不合时宜的思维习惯,采用现代设计手法强化材料的独特魅力,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提升产品的艺术品质和感染力,展现丰富的当代创意,呈现厚重的历史文脉.  相似文献   

8.
张颖泉  吴智慧  陈晨  王玲燕 《包装工程》2021,42(16):280-285
目的 中国家具设计史中关于民国金属家具设计部分尚待补充,为此以金属床具为例分析西方工业美学影响下的民国金属床具设计特征,从而为打造当代金属床具的文化特色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工业美学理论和影像资料搜索法,从造型美学特征、装饰美学特征、功能美学特征这三个角度,对民国不同档次的金属床具进行分析.结论 民国金属床具是一种非常简单纯粹的家具类别,材质和做工都是金属家具制法,设计特征体现出纯粹的工业美学风格.其具体的设计有如下特征:装饰极为简单、精炼、内敛;材质单一、坚实;体积小,可折叠,便于移动;只能用来睡觉和睡觉前的休闲活动,不能满足多功能的、更为舒适和多样化的生活需求.由此可见,民国金属床具符合现代设计的功能与装饰的统一原则,符合当代人对便携等功能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虚拟美学是传统美学思想在数字化时代的延续和发展,作为新生事物,尚未有自身的理论体系,而传统的美学思想又难以完全诠释这一视觉审美新领域.鉴于此,文中对虚拟现实的审美特征进行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招幌是宋代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当时的民间艺人通过对行业和商品元素进行提炼、概括,以富有生活气息的造型和色彩、丰富深刻的寓意与各种自然材质相结合,使招幌呈现出淳朴、率真的艺术特征。其在以下方面给现代广告设计提供了启示:鲜明直观地传递信息,含蓄清新地搭配颜色,装饰元素融入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1.
蒲江 《包装工程》2008,29(6):133-135
从漆的发展历史背景和现状入手,通过质材美、工艺美、精神美几个角度来阐释漆质在包装设计中的美学表现,以实现漆质在包装设计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今平面设计中大量运用同构图形,它能在有效传递信息的同时,具有更为强烈的视觉效果,产生无穷的魅力。平面设计中同构图形超越了传统审美特征,具有简约性、诡异性、情趣性、混沌性和通俗性等多元化的审美特征。同构图形的运用为设计师提供了创造个性化空间的新天地,使视觉空间更具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孙红阳 《包装工程》2014,35(8):5-8,13
目的研究汉字在艺术设计中的审美特性。方法对汉字的产生、发展及成熟的过程进行分析,并从设计学的角度对汉字的审美特性加以阐述。同时,结合传统文化、艺术理论,以经典的艺术设计作品来对这些特性进行印证。结论汉字在艺术设计中具有形象性与结构美、艺术性与律动美、设计性与情感美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傅兴  董雅 《包装工程》2016,37(16):149-152
目的研究传统漆器包装与现代化妆品包装在精神和审美方面的联系与传承。方法分析传统漆器和现代化妆品"后"包装设计在精神与审美等多层面之间的联系。结果传统漆器包装与现代化妆品包装有着诸多的审美趋同性,可以为现代化妆品包装设计提供借鉴。结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针对特定品牌与目标人群展开设计,是提升现代化妆品包装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先秦时期楚国漆豆中的礼仪特征。方法漆器流行于青铜器衰退,陶向瓷演变的过渡时期,它可贵可贱、可繁可简,具有很强的弹性空间和广泛的民意基础。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楚国漆豆可以用来调和君与臣、官与民、神与人之间尊卑有序的关系。结论漆豆是楚国漆器的典型代表,与楚国民众"饭稻羹鱼"的生活方式紧密相关,从上层贵族到下层庶民,均能从漆制漆豆中找到各自的身份认同与精神共鸣;体现出3个层面的礼仪特征,即漆豆的修养之礼,漆豆的阶级之礼,漆豆的祭祀之礼,具有"协于上下,以承天体"的造物目的。  相似文献   

16.
刘翠莲 《包装学报》2015,7(4):66-71
海报设计中的汉字图形化设计具有可传播性特征、形式美感特征和装饰性特征。海报中的汉字图形化设计可采用直接汉字图形化和间接汉字图形化两种表现手法,前者是把主题汉字作为图形元素运用到海报中,并对文字的形式进行提炼,使之以图形的形式呈现,能更直观地传递海报内容,表现艺术美感;后者是对汉字进行变形、夸张、繁化,或者对汉字的某些点、线等笔画进行变形设计,或与其他设计元素进行拼接设计,把汉字的构成形式与所要传达的图形内容结合在一起,使字图融为一体,给人带来突变的视觉感受,以吸引受众。  相似文献   

17.
王开明  施源明 《包装工程》2022,43(24):255-261
目的 通过对设计审美时效性的分析,探索现代产品设计审美的构建类型及设计方式。方法 针对现代产品设计审美时效性的构成要素及结构进行分析,总结出现代产品设计审美时效的3种表达形式——短暂型审美、持久型审美、回归型审美,并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对其概念及特征进行分类解析,总结出对应产品设计审美时效类型的设计方法及思路。结论 通过对现代产品审美主流形式及消费时代个性化需求细分趋势进行结合分析,得出短暂型审美产品设计需侧重以发掘热点需求及颜值驱动为导向驱动的动态设计方法;提出持久型审美产品设计应明晰产品设计审美理性内涵、强化产品理念叙事构建、厘清设计审美文化立场;总结出回归型审美产品设计以符号化、情感化、文化性为核心的设计审美编码路径。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对中国人审美潜意识的影响入手,提出"中国风"造型味道的体现不仅是那些外在的,对某些元素符号的抽象变形或再应用,更是构建在"和谐"与"适度"基础之上,由"中国传统审美观念"所引发并隐藏于"审美潜意识"之中的,对某些特定的形态、比例、色彩、材质等喜好的描述.  相似文献   

19.
黄本亮 《包装工程》2012,33(6):5-7,19
分析了虚拟包装的基本概念以及虚拟包装与传统包装的差异性,并结合网络文化与新媒体语境,论述了交互审美方式的兴起,进而分析了虚拟包装设计元素的多媒体综合性特征带给交互审美主体的多感官体验,提出了虚拟包装交互审美主体、客体关系的自主转换性拓展了大众的审美空间和体验方式,以及虚拟包装的交互审美技术特征带给欣赏者的沉浸感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