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朱媛  张祖耀 《包装工程》2019,40(22):153-159
目的研究服务场景及其组成要素,探索服务场景在智能产品交互设计中的应用流程与方法,从而进一步优化智能养老产品的交互设计质量。方法以当下基于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养老趋势和服务设计理念为背景,通过服务场景的定义,以及服务场景中的人物关系、时空环境、叙事情节、目标体验4个因素的分析,结合智能养老产品需求以及交互设计流程,构建起基于服务场景的智能产品交互设计流程与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智能养老手表产品的服药提醒界面的交互设计中进行评估与验证。结论借助基于服务场景的智能产品交互设计方法,通过对服务场景因素的分析和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智能养老产品交互设计的质量与效率,提升智能养老产品的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2.
易军  汪默 《包装工程》2018,39(2):107-112
目的从交互方式角度分析智能产品的设计特点,研究基于实体交互的创新设计方法。方法在综合运用智能产品设计和实体交互理论研究的成果基础上,提出了以资源库为核心的基于实体交互的智能产品设计方法,制作了设计原型,并对其用户体验实施了初步测试。结论通过智能计时器的创意设计实践,验证了基于实体交互的设计方法可用性,能够有效地激发设计创意和改善用户体验,是智能产品设计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智能手机APP用户界面设计的行为逻辑思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洁 《包装工程》2018,39(22):241-245
目的 研究用户行为逻辑对智能手机APP用户界面设计的影响,以实现用户界面设计思维和结果的优化。方法 首先分析智能手机APP用户界面设计的基本流程,再重点从用户体验的角度,结合实例分析用户界面设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信息架构不能匹配用户的惯性思维与行为习惯,交互流程不够方便造成用户误操作,视觉隐喻不能及时地给予用户操作指引。从而论证得出从用户行为逻辑入手是优化用户界面设计的重要设计思维。结论 总结出智能手机APP用户的行为逻辑特征和APP用户界面设计的行为逻辑应用,包括以用户行为逻辑为优先优化信息架构、以用户行为逻辑为指导简化任务交互流程、用户行为逻辑分析与视觉设计同步展开。  相似文献   

4.
程彬  王鹤 《包装工程》2017,38(22):161-166
目的通过优化智能交互产品的服务设计,消除或减弱由信息过载现象引起的使用效率低,用户情绪焦虑的现象。方法分析智能交互产品的服务设计目标、实现途径以及信息过载现象,对智能交互产品的用户、服务流程和服务接触点进行研究,提出基于任务的智能交互产品优化过程,并通过智能冰箱服务设计优化的例子进行阐释。结果研究得出的具体优化方法是以任务模式为主脉络,在树形服务设计蓝图的基础上,针对任务进行信息优化,绘制各任务专用的独立服务设计蓝图,设计任务模式下的产品交互界面。结论智能交互产品界面的信息得到优化能够提高用户完成具体任务的效率,提供轻松的使用体验。  相似文献   

5.
毕强  赵锋  陈金亮 《包装工程》2018,39(8):80-83
目的研究基于场景理论的交互设计一般流程,并探究情绪调节理论与用户场景理论在交互设计中的应用,探索新的交互设计原则和方法。方法详细阐述交互设计场景理论中客观场景、设计场景和测试场景的概念和使用方法,通过构建各阶段用户场景获取用户的真实需求;在此基础上,引入情绪这一重要元素,洞悉用户的情感需求,并以Gross的情绪调节理论为设计准则,在产品中为用户设计不同的情绪调节触发条件,使用户的情绪处于中等唤醒水平,以保证用户与产品交互的流畅性。结论以Carroll的场景理论为基础,丰富了基于场景理论的交互设计流程,并提出了一套基于情绪调节理论的用户场景理论的交互设计框架,为交互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交互设计方法的分类及可视化视角出发,探索交互设计方法在设计流程、研究范式与概念关注点上的态势,探讨未来交互设计方法可能的发展趋势。方法通过梳理交互设计的发展脉络与技术、行为、社会三种定义视角,以交互设计经典定义的概念关注点比较分析作为研究基点,选取九十三种交互设计常用方法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分类可视化方法,从“双钻设计程序模型”设计流程、“量化-质化”研究范式和交互设计UACM(用户-行为-语境-媒介)概念要素三个维度进行单维度分析、双维度比较与多维度综合。结果探讨交互设计方法可能的发展趋势。结论根据研究结果得出三个结论,即交互设计的概念要素将逐渐完善;交互方式的创造方法将逐渐多元;交互设计方法更适用于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智能设计背景下的交互设计与体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随先  刘行  康慧  李晴 《包装工程》2019,40(16):1-13
目的 随着智能技术不断发展,用户对使用体验的要求不断提高,交互设计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探索智能互联网+智能设计对交互设计与体验的影响,分析现阶段的各种交互形式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希望对交互设计学科的未来发展和相关智能产品的交互设计、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总结互联网+智能设计背景下的交互设计主要研究方向的最新成果和研究动态,从产品应用层面和技术层面出发,针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结论 归纳、整理出现代交互设计的主要研究领域,推导出交互设计与交互设计研究前沿的问题与趋势。基于触摸、智能语音、体感、眼动和生理信号五种交互形式的现状进行研究,总结出影响可用性及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基于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自然、人性化、结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的交互形式,多通道融合的人机交互,以及关注服务与体验的交互设计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解决当前综采工作面虚拟监测系统功能分区混乱,色彩、布局、交互流程等方面都缺乏人性化研究,所导致的用户体验差的问题。方法 将情境设计理论和用户体验层次模型相结合,提出构建综采工作面虚拟监测系统界面的交互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综采工作面虚拟监测系统进行了需求定义和功能分析,并对系统功能进行了优先级排序;接着在“概念—原型—视觉”的情境求解过程中,设计了交互逻辑和视觉元素,提出了高效的、符合用户认知的交互设计模型;最后运用Unity3d开发引擎,对上述虚拟监测系统设计方案进行了开发。结论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实验验证了设计方案具有很好的用户体验感,也为虚拟系统界面交互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指出“支持人在环路混合智能的交互设计”这一类设计问题,研究人在环路混合智能系统中交互设计的问题,为相关设计、技术与应用研究提供索引和参考。方法 从人在环路混合智能的概念和架构出发,引出人在环路混合智能的交互设计;基于对相关文献的整理,总结常见界面构成和交互方式;总结整理人在环路混合智能的生命周期。结论 指明了人在环路混合智能是需要用户交互的智能模型,介绍了由用户、人工智能算法、用户接口构成的系统架构;总结了针对不同数据类型的现有工作可能的交互方式;分析了人在环路混合智能完整生命周期中的设计挑战,根据现有文献提取关键界面构成,提出了人在环路混合智能系统的设计建议;提出了从智能系统、用户、设计师三方面建立设计方法论,完善设计工具,更有效地支持和推动人在环路混合智能系统的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旨在提出智能卫浴镜的交互设计方案,为用户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多便利。方法:基于卫浴空间环境及用户对智能镜的功能需求分析,定义智能卫浴镜的交互设计原则,指导智能卫浴镜交互设计。结果:根据实用性、易用性、隐私性、适应性的交互设计原则进行了智能卫浴镜设计实践,包括智能镜的交互模式设计和数字界面设计。结论:该智能卫浴镜可融入用户日常生活,提升用户居家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