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树脂传递模塑(RTM)成型过程中不同工艺参数对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构件质量和性能有极大影响.为了精准设计RTM成型参数,降低最终构件的孔隙缺陷含量,分析充模过程中两种尺度孔隙率的变化及在构件中的分布规律,基于PAM-RTM软件对CFRP平板模型RTM成型的充模及双尺度孔隙形成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了不同树脂黏度、浇注压力对填充时间及宏观和微观孔隙分布、孔隙率的影响规律;在构件中选取了不同位置的横向轴线并对比轴上宏观/微观孔隙的含量及分布特征,分析随着距离浇注口位置变化孔隙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恒压浇注条件下,浇注压力越大,树脂黏度越小,填充时间越短;树脂黏度为0.1 Pa·s、浇注压力为1.5 MPa时,充模时间最小,为13.11 s.宏观孔隙率随浇注压力升高而减小,微观孔隙率则相反.宏观孔隙在开始填充一段时间后形成,孔隙率最终在出胶口达到最大值;微观孔隙则在填充初始阶段开始形成,孔隙率随着填充距离增加逐渐减小.3条横向轴上两种尺度孔隙率的变化趋势相近;浇注压力影响宏观孔隙开始形成的位置及微观孔隙结束形成的位置,并影响填充结束时的最大宏观孔隙率和填充开始时的最大微观孔隙率. 相似文献
3.
RTM工艺中气泡形成及消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关于RTM(树脂压铸)工艺中气泡缺陷的文献报道,对RTM中气泡缺陷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及各研究者提出的消泡方法、理论和模型进行了概述,同时对RTM工艺中气泡缺陷的研究现状给予充分关注,并对RTM缺陷研究的未来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5.
利用CFD冲蚀计算模型,对弯径比为2的两种不同口径弯管在不同的压力、温度和流速工况下展开冲蚀仿真研究。研究发现温度对冲蚀结果影响较大,原油输送温度为60℃,输送速度为4m/s时,弯管的弯头平均冲蚀率达到较低值。DN50弯管的冲蚀位置分布在45°~75°位置,DN100弯管的冲蚀位置分布在60°~75°位置,研究结果为原油输送管路安全防护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亚硝酸钠用量、乙醚相与水相体积比等单项因素对苯酚两相硝化反应的影响,优化条件下可以使硝基苯酚收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11.
多相混输技术在油气田集输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压降计算的准确性对于管网设计有着绝定性的作用。为了研究某油田油气两相流压降的影响因素,结合多相流理论建立了管道的两相流压降模型,并应用PIPEPHASE模拟软件进行计算。利用该模型,计算出该管道的压力参数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不同算法的压降变化规律。研究表明:BBM、DR、DUKLER、GRAY、GRYM、XIAO这几种算法的计算误差均≦15%,且BBM算法在产气量增加到一定值后误差会迅速增大,所以该算法需要修正后才可以在大流量情况下使用。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本文研究了气液两相流常温输送压降计算。它主要应用了李氏算法借助C语言程序来计算大庆油田70口井的压降,并与实测生产数据进行比较、检验、评价了气液两相管流的压差计算方法。采用常温输送是利用井口余热、余压对油气进行不加热输送,不但节省了能源和资源,而且是实现全密闭输送工艺的关键环节。这对油田生产有很大的意义。在探讨油、气、水混合物水平管流的压降计算的同时,本文还涉及到油、气、水混合物的性质和产量、管长、油管尺寸与压强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6.
加热炉是各种加氢装置中的主要热源设备,其进出口管道具有高温、临氢、厚壁及相连设备管嘴受力严苛等特点.本文以某汽油加氢改造装置为例,结合标准规范阐述了炼油装置中加热炉平面布置的基本要求,对反应加热炉因基础承载问题而引起平面位置调整做了说明.通过不同管道布置方案的对比,从对称布置、管道柔性以及加热炉管嘴允许受力等方面对两相... 相似文献
17.
以气/液两相流互相关测量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MATLAB建模仿真方法,研究由电容传感嚣构成的基于离散相浓度的电容互相关流速测量机理.并针对电容传感器的"软场"特性,利用ANSYS软件分析电容传感器与离散相浓度的关系,采用Monte-Carlo方法建立气/液两相流流动模型,研究"凝固流动图型"、"非凝固流动图型"以及速度... 相似文献
18.
19.
研究了镍铁冶炼矿热炉烟道中气固两相流动特性,建立了气固两相流的传质模型,揭示了气固两相流的传质机理。本研究采用了DPM离散模型和DNV冲蚀模型,结合用户自定义函数(UDF)的宏(DEFINE_DPM_BC)对Grant和Tabakoff颗粒壁面反弹模型进行编译,分析了颗粒的运动轨迹对烟道壁的冲蚀影响,研究了烟气黏度和密度对颗粒冲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气黏度增大,颗粒受到烟气的影响增大,颗粒对壁面影响减小,冲蚀区域发散;烟气密度增大,颗粒受到的曳力减小,从而减弱了颗粒对壁面的冲蚀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基于单相流组合仪表和数据挖掘技术,提出了一种液液两相流参数测量的新方法.单相流组合仪表由文丘里管和椭圆齿轮流量计组成.所采用的数据挖掘技术包括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 ).为克服相含率对液液两相流参数测量的影响,基于16电极阵列式电导传感器和数据挖掘技术设计两相流主导相判别器,以提供文丘里管仪表系数的选择依据.实际测量过程中,文丘里管和椭圆齿轮流量计分别获得油水两相流差压和总体积流量,主导相判别器识别两相流中起主导作用的相,然后根据判别结果选择文丘里管仪表系数,最终获得油水两相流的总体积流量、混合密度和总质量流量.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油水两相流测量新方法是有效的,总体积流量、混合密度和总质量流量的最大测量误差分别小于1.0%、4.6%和4.5%. 相似文献